1 / 22
文档名称: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15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15篇).docx

上传人:1772186**** 2025/4/28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15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顶碗少年教学设计(15篇) 】是由【177218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顶碗少年教学设计(15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顶碗少年教学设计(15篇)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 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3o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 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 败到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观看录像: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老师给你 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杂技表演,想看吗?这是少儿电视台龙年春晚的 一个顶碗杂技。参加演出的可都是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孩子们。
师:谈谈你的感受。
师: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 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 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
③同学互背。
④看谁背得又多又对。
四、有感情通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对你今后做事有哪些启发?想一想用一两 句话说一说。
2、你还了解哪些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人物和事迹,给大家讲 一讲。
六、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白发老者,但正是这位老者的出 现,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句话,但他给 少年的也许是能启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请你按提示改写课文: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那位矮小结实的白发 老者,想起……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本课3个会认字,掌握“惊羡、歉疚、责怪、迷 惘、渺茫、座无虚席、不知所措〃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 要退缩,只有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 败到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出示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顶碗少年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3、这是作者赵丽宏回忆二十多年前的一件事。一个表演杂技的 顶碗少年那一夜的表演,为什么会使他常常想起?今天我们一起来阅 读《顶碗少年》这篇课文,就会找到答案。
二、自学生字词
(一)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词。
1O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找出生字词。
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
2。读词语,理解词语“迷惘、座无虚席〃
优雅惊羡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
(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三、品读语句,感悟精神。
(一)理清文章脉络。
Io默读课文,根据段意分段。
2o汇报交流。
(二)自读第一部分。
lo读第1——第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2o汇报交流:
(1)顶碗少年失败了两次,失败后他没有放弃,没有退却,而 是坚持演出。最后第三次的时候终于成功了。
(2)第一次失败后:台上,却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 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3)第二次失败后: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 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4)在第二次失败时,是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给了他成功 的信心。
(三)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问题:
lo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1)第一次失败后: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 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
(2)第二次失败后: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 观众们鞠了躬。
(3)第三次时: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 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
3O学生说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少年具有不怕失败,勇于拼搏,
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感受启迪,升华主题。
(一)指导学习第7自然段,体会激动和认识强者。
lo自读第7自然段,思考:
(1)为什么二十多年了,"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而且 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一是:"我〃认为他是一个强者,他在人生和艺术之路上不会颓 丧、退却;二是:“当我迷惘、消沉,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那一叠 金边红花白瓷碗打碎的声音变会突然在我尔畔响起〃是少年在挫折与 失败面前勇于拼搏的精神常常激励“我〃前进。)
(2)为什么说顶碗少年是一位强者?
(因为顶碗少年在面对失败的时候,没有颓丧或者退却,而是坚 持下去,他敢于拼搏,最后他获得了成功,他是一位强者。)
2。指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二)受到启迪。
lo默读第8自然段,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迪?
2o学生反馈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o小结:
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总会遇到这样 或者那样的困难、挫折和失败,但我们不能丢失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在失败面前不颓丧,不退却,要迎难而上,敢于拼搏,勇于坚持,最 后肯定会取得成功的。
五、拓展小练笔。
lo出示句子,指导把话写完整。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要喊了一 下,嘴里低声说。少年心想,于是他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 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2o指名汇报,表扬优秀。
六、说收获
说收获。
指名学生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lo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o完成同步练习册。
3o搜集名人在失败中坚持,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与同学交流。
19顶碗少年
第一次失败:不慌乱、歉疚玲沉着不颓丧、不退却
第二次失败:呆呆地、不知所措玲镇静敢于拼搏
第三次成功:轻轻、稳住坚持不懈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篇5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
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
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迪,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明确学习任务
1、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丽 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赵丽宏先生的了解。
2、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 文?
(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 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二、默读思考,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1、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少年的表演过程?
(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 说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小组讨论。
(3)交流。
①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
②从观众看表演时的反应可以表现表演难度大;
③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
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受到,
作者看到的的确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带着这样的感受,朗 读3、4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是一场充满关爱和宽容的表演。
这可以从姑娘的动作,老者的神态和动作及从少年前后表现的变 化感受到。
句子:
①〃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 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②"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③"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 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从姑娘和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
(1)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可是第 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如果 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么?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 低声说了什么?
体会有了姑娘两次扫起碎瓷片,对少年来的无声的支持和老者的 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我们要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关爱和鼓励。
(2)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三个句子。
三、感悟写话,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1、引导写话。
作者在开篇就说:一一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从这件事,从顶碗少 年身上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 段连起来读一读,想想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把你想到的 内容写下来。
2、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 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结:这惊心动魄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让我们获得人生的启示!
四、回归整体,领悟表达:
1、快速浏览,看看作者是怎样把顶碗少年这精彩的、惊心动魄 的、高难度的表演记叙得令人难忘的?
2、学生汇报:
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方式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这样首尾照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也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 出。
五、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出示题单:(要求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本文描写了顶碗少年()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着表演的()展 开,抓住了少年的()和()进行描写,还通过对()和()的侧面 描写,烘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同时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
2、读写结合:你看过这样精彩的表演没有?学习本课抓住人物
动作神态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它介绍给同学听听。
板书设计:
顶碗少年
第一次失败
惊心动魄的表演第二次失败
第三次成功
惊心动魄的拼搏: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篇6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过杂技表演吗?都看过哪些杂技表演呢?
2、师:同学们,我们看到的都是杂技演员在舞台上成功的表演。 但在这成功的背后,饱含着演员们多少汗水和泪水。正可谓“台上三 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 表演吧,让我们认识一位顶碗少年。
3、教师板书课题
二、提纲挈领,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效果,引导整本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