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商用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第1部分:汽油发动机.pdf

格式:pdf   大小:31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商用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第1部分:汽油发动机.pdf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25/4/28 文件大小:3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商用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第1部分:汽油发动机.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商用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第1部分:汽油发动机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商用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第1部分:汽油发动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ICS ICS
R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XXXX
代替 GB/T —2005


商用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第 1 部分:汽油发动机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mpletion and acceptance of commercial vehicle engines
overhaul—Part 1: Gasoline engines

(征求意见稿)

20XX - XX - XX 发布 20XX - XX - XX 实施

: .
GB/T —XXXX
商用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第 1 部分:汽油发动机
1 范围
GB/T 3799的本部分规定了商用汽车汽油发动机总成修理的基本要求、主要零部件要求、装配要求、
检验方法和质量保证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商用汽车汽油发动机(往复活塞式)总成的修理和检验。燃用其他类型燃料的点燃式
发动机总成的修理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624 汽车维修术语
GB/T 18276 汽车动力性台架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
GB/T 18297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566 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评价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56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原技术文件 original technical document
发动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的或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改造、改装及维修的技术文件。
注1:改写 JT/T 795—2011,定义 。
注2:原技术文件可从发动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或全国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服务网获取。

总成修理 unit repair
恢复发动机总成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和寿命进行的作业。
注:改写GB/T 5624—2019,。
4 基本要求
修理前应检查发动机异响、气缸表面、活塞顶面、气缸压缩压力及进气管真空度,判断发动机技
术状况。
发动机拆解应按原技术文件要求进行,应避免造成二次损坏。
主轴承盖、轴承瓦、连杆轴承盖应在拆卸前进行标记,不应混装。
1 : .
GB/T —XXXX
拆解零部件应进行清洗,无油污、积碳、水垢、锈蚀物等。
缸体、缸盖、曲轴、连杆等内部的油道、水套、通风孔等应无污物、无堵塞。
零部件几何尺寸和形状偏差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的应留用,具有修复价值的零部件应进行修复,
无修复价值的零部件应使用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的新件替换,螺栓、螺母、弹簧垫片等锁止件应按原技
术文件要求进行检查、必要时更换。
气缸垫、衬垫、开口销、锁片、垫片、密封圈、油封等应按原技术文件要求更换。
曲轴、连杆、凸轮轴、缸体、缸盖、气门、活塞销等零部件应无隐蔽缺陷,宜采用染色、磁力探
伤等方法进行检验。
5 主要零部件要求
气缸体
气缸体上平面应平整,平面度误差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气缸直径、圆度、圆柱度和表面光洁度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采用镶缸套工艺的,缸套与气缸体上平面高度差、缸套外径与承孔内径过盈量应符合原技术文
件要求。
气缸盖
气缸盖下平面应平整,平面度误差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燃烧室表面应清洁、平滑,应无明显烧蚀、脱落。
气门座应无烧蚀、开裂、松动、变形,气门座角度和工作面宽度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气门导管的结构尺寸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曲轴飞轮
曲轴、主轴承盖、轴瓦、飞轮、飞轮齿圈、扭转减震器等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应符合原技术文件
要求。
曲轴的弯曲和扭曲变形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曲轴主轴颈和连杆轴颈表面应无裂纹、拉伤、烧蚀,曲轴轴颈和连杆轴颈的直径、圆度、圆柱
度和圆跳动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飞轮表面应无严重磨损,飞轮齿圈应无异常缺齿、无扭曲变形和异常磨损。
活塞连杆
活塞、连杆、连杆轴承盖等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活塞应无刮伤、烧蚀、脱落、积碳等,活塞销孔和活塞裙部应无异常磨损。
活塞销表面应无锈蚀、斑点,活塞销直径、圆度 和圆柱度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连杆的弯曲和扭曲变形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配气机构
凸轮轴、气门摇臂、进排气门、气门弹簧、气门挺柱、正时齿轮、正时皮带轮或链轮、可变气
门正时、正时链条、涨紧轮等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凸轮应无表面磨损、擦伤、点蚀和剥落;凸轮轴直径、径向圆跳动量和凸轮高度应符合原技术
文件要求。
2 : .
GB/T —XXXX
气门挺杆底面应无凹形磨损和偏磨损。
气门工作面宽度应均匀,无烧蚀、开裂、斑点、凹坑、起槽等;气门杆应无弯曲、磨损。
气门弹簧应无裂纹、断裂。在自由状态下,气门弹簧的自由长度和弹簧支撑面对中心线的垂直
度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正时链条应无过度磨损,链条长度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其他
水泵泵壳应无裂纹、变形,叶轮、泵轴、水封、轴承等应无松脱、磨损、变形。
节温器开启和关闭温度、全开启时升程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机油限压阀、旁通阀、泄压阀、曲轴箱通风阀等应无卡滞。
增压器油路应畅通,应无漏油、漏气,叶轮扇叶和喷嘴表面应无积碳,叶轮应转动灵活、无异
常振动。
电控系统相关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型号规格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发动机线束应无破损、短路、断路,插接件端子应无弯曲、折断、缺失。
6 装配要求
一般要求
装配前应对零部件、装配工具、工作台等进行清洁,装配过程应保持清洁。
装配应按原技术文件规定的标记、顺序进行,螺栓的紧固方法、顺序和紧固力矩应符合原技术
文件要求。
曲轴飞轮组
对留用的轴瓦应按拆卸标记成对安装,轴瓦不能互换;对更新的轴瓦应按曲轴主轴颈的直径分
级选配。
曲轴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对留用的连杆轴瓦应按拆卸标记成对安装,轴瓦不能互换;对更换的连杆轴瓦应根据连杆轴颈
的尺寸分级选用。
飞轮应正确安装,点火正时标记应清晰对正,飞轮端面圆跳动量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使用扭力扳手沿曲轴旋转方向旋转曲轴,旋转过程中的最大扭矩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活塞连杆组
对留用的活塞应按拆卸标记安装,对更新的活塞和活塞环应按气缸尺寸级别选用,活塞环的端
隙、侧隙、背隙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更换的活塞应选用同一厂牌的同组活塞,同组活塞的尺寸和质量误差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活塞更换时,应更换标准直径活塞销,活塞销的尺寸级别应与活塞销孔直径一致。
连杆衬套应活塞销直径和连杆承孔的尺寸来选配或加工。
活塞环的安装顺序、安装方向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活塞连杆组的安装顺序、安装方向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配气机构
凸轮轴的安装位置、顺序和轴向间隙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3 : .
GB/T —XXXX
进排气门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的配合间隙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气门挺柱与导管的配合间隙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进排气气门间隙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气缸盖应在冷态下安装,缸盖螺栓的拧紧顺序和拧紧方法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正时齿轮、传动机构上的正时标记应对正,配气相位应正确。
正时齿轮啮合间隙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使用齿形带张紧力调节专用工具调整正时皮带张紧力。
传动皮带的张紧力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整机
外观应整洁,无油污,涂漆应无起泡、剥落。
各系统部件应安装正确、牢固,不应互相干涉。
电控系统部件应齐全且安装正确,电气线路应正确固定,不应与其他部件干涉。
润滑油、冷却液应按原技术文件要求加注。
各部位应密封良好,应无漏液、漏气。
在加压状态下,冷却系统压力应无下降,应无冷却液泄漏。
气缸压缩压力和各缸压差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对配置有 OBD 车载诊断系统的发动机,发动机与诊断仪之间的通讯应正常,应无与发动机相关
的故障信息。
使用 OBD 诊断仪读取电控系统的数据流,数据状态及波形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使用 OBD 诊断仪的诊断程序测试电控系统执行器的动作,执行动作应正确。
发动机暖机起动和热机起动均应顺利起动,各允许起动三次,成功起动次数不少于两次。
在暖机怠速和热机怠速下,发动机应符合下列条件:
a) 转速平稳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b) 发动机冷却风扇应工作正常,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c) 进气管真空度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进行加、减速工况时,发动机转速应过渡平稳,无抖动、爆燃、回火、放炮。
在额定转速工况下,发动机运转应平稳,无过热、异响。
机油压力应符合原技术文件要求。
曲轴箱内的压力不应超过测量时的大气压。
动力性应符合 GB/T 18276 的要求。
燃料经济性应符合 GB/T 18566 的要求。
7 检验方法
装配检验方法
荧光探伤
在待测零件表面喷涂渗透性良好的荧光渗透液,30分钟后清洗掉表面的荧光物质,再利用氧化镁干
粉清理,用紫外灯照射待检零件,荧光物质发光显示出裂纹。
缸体和缸盖的平面度
4 : .
GB/T —XXXX
沿对角线方向使用精密直尺贴紧被检平面,用厚薄规测量精密直尺与被检平面之间的间隙,最大间
隙即为被检平面的平面度。
气缸的圆度和圆柱度
在气缸顶部、气缸底部和气缸中间的位置,沿曲轴轴向和垂直轴向的方向分别测量气缸直径,同一
位置两个方向上尺寸差值的一半为该位置的圆度,3个位置上圆度的最大值为气缸的圆度,6个气缸直径
中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值的一半为气缸的圆柱度。
圆跳动
用V形架将被测轴架起,缓慢转动被测轴,用百分表分别测量各被测轴轴颈的最大跳动量。
曲轴轴向间隙
前后撬动曲轴,用百分表测量曲柄平面的活动间隙。
连杆的弯曲度和扭曲度
用连杆校验仪和厚薄规测量连杆弯曲度和扭曲度。从连杆主轴承孔用支撑轴将连杆固定在连杆校验
仪上,将芯轴装在连杆活塞销孔上,将三点规紧贴芯轴,测量三个测点与平板间的间隙:
a) 两个下测点与平板接触,上测点与平板间的间隙为连杆弯曲度;
d) 只有一个下测点与平板接触,另一下测点与平板间隙为上测点与平板间隙的两倍,下测点与平
板的间隙即为连杆扭曲度;
e) 一个下测点与平板接触,但另一个下测点的间隙不等于上测点间隙的两倍,下测点与平板的间
隙为连杆扭曲度,上测点与平板的间隙同下测点与平板间隙的一半的差值为连杆弯曲度。
活塞环间隙
端隙
用活塞顶部平面将活塞环推入气缸内适当深度,用厚薄规测量活塞环的开口间隙。
侧隙
将活塞环放入相应的环槽内,用厚薄规测量活塞环上平面与活塞环槽下平面之间的间隙。
背隙
将活塞环压到环槽底,用深度尺测出活塞环外圆柱面沉入环岸的深度。
紧固力矩
把螺栓按原技术文件要求的预紧扭矩拧紧之后,再将螺栓相对链接件扭转一定角度。
气门间隙
在发动机冷态下,用厚薄规测量气门完全关闭时凸轮与气门挺柱之间的间隙。
冷却系统压力
连接散热器盖检测仪,将冷却系统加压至180kPa,5min内压力应保持稳定。
气缸压缩压力
5 : .
GB/T —XXXX
将气缸压力表插入火花塞孔,节气门设置在全开位置,拖动发动机到250r/min以上转速,依次测量
气缸压缩压力。
整机性能检验 方法
起动
依据GB/T 18297进行发动机暖机起动和热机起动,各允许起动三次,成功起动次数不少于两次。
怠速运转
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发动机怠速运转性能检验:
a) 发动机暖机起动后,立即开始暖机怠速运转 检验;
b) 发动机热机起动后,在40%~80%额定转速下运转,待发动机冷却液或润滑油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时,开始热机怠速运转 检验;
c) 发动机暖机怠速和热机怠速性能应符合 的要求 。
进气管真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