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产前超声检查指南解读精品医学课件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产前超声检查指南解读精品医学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产前超声检查指南解读
产前超声诊断分类
(一)产前超声检查的分类
1、早孕期超声检查: (1)早孕期一般超声检查 (2)11-13+6周 NT 超声检查
2、中晚孕期超声检查:(1)Ⅰ级产科超声检查 (2)Ⅱ级产科超声检查 (3)Ⅲ级产科超声检查
3、会诊或专家级别产科超声检查
(二)产前超声筛查与诊断
1、产前超声筛查:包括Ⅰ级产科超声检查、Ⅱ级产科超声检查及Ⅲ级产科超声检查。
Ⅰ级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大小, 胎位, 胎盘等进行筛查,不对胎儿构造畸形进行筛查。
Ⅱ级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大小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六大类致死性畸形进行筛查,包括无脑儿、严重脑膨 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
Ⅲ级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重要解剖构造进行系统观测以及对严重构造畸形进行系统筛查,包括:严重 颅脑畸形(无脑儿、重度脑积水、水脑症、严重脑膨出、无叶型前脑无裂畸形)、严重淋巴水囊瘤、单腔心、严重胸腹壁缺失内脏外翻、严重脐膨出、直径超过 5cm 畸胎瘤、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严重开放性脊柱裂、股骨、胫骨、腓骨、肱骨、尺骨、桡骨的严重缺失。
2、会诊或专家级别产科超声检查(诊断):在具有产前诊断资格的医疗机构、由具有产前超声诊断资质的医生开展。重要对产前超声筛查发现或怀疑的胎儿异常以及具有胎儿异常高危原因的孕妇进行诊断。
产科超声检查的时机
筛查胎儿构造异常重要推荐 3 次超声检查,该 3 次超声检查的内容各异,但都非常重要,每一次超声检查是后一阶段超声检查无法替代的,其中孕 20~24 周是筛查胎儿构造畸形的最佳时期,其他时间产科超声检查不推荐进行以胎儿构造畸形筛查为目的的超声检查。有产科检查指征及多种急症(如阴道流血、腹痛、外伤、胎动消失等)者,推荐进行Ⅰ级或Ⅱ级产科超声检查加以针对急诊特点的检查。
以筛查胎儿构造异常为重要目的 3 次超声检查时机是:
1、11~13+6周 NT 超声检查,于孕 11~13+6周进行,重要用于测量 NT,结合孕妇年龄和试验室检查,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2、孕 18~24 周,Ⅱ级产科超声检查内容同上;Ⅲ级产科超声检查内容同上。
3、30~34 周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重要解剖构造进行生长对比观测、胎儿附属物的动态观测(如胎盘、脐带、羊水等)及筛查晚发畸形(肢体短缩、脑积水等)。
(一) 产前超声诊断医师的条件: 产前超声诊断医师重要从事Ⅲ级及Ⅲ级以上产科超声检查,与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措施》中超声产前诊断人员规定一致。必须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专以上学历,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纯熟掌握胎儿脏器各阶段发育的正常与异常超声图像,能识别常见的胎儿严重体表畸形和内脏畸形。
2、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 5 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纯熟掌握胎儿脏器各阶段发育的正常与异常超声图像,能鉴别常见的胎儿严重体表畸形和内脏畸形。
(二)产前超声筛查医师条件:产前超声筛查医师重要从事Ⅱ级及Ⅱ级如下产科超声检查、筛查卫生部规定的六大类致死性畸形,必须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专以上学历,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 2 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筛查或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2、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 3 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筛查或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产前检查的人员规定
各类超声检查的检查内容
及规定存留图像
早孕期一般超声检查
检查内容
▲妊娠囊,规定观测妊娠囊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
注:ⅰ应全面扫查子宫及双附件区,理解妊娠囊的位置及数目,最大程度地减少多胎妊娠、宫角妊娠及异位妊娠的漏诊。
ⅱ 在妊娠囊的最大纵切面和横切面上测量妊娠囊的内径(不包括强回声环)。最大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之和除以 3 即为妊娠囊平均内径。
ⅲ 5-7 孕周时妊娠囊平均内径生长速度约 1mm/天。
ⅳ 假如是多胎妊娠,需明确是单绒或双绒毛膜、单或双羊膜腔。“Y”“T”
ⅴ 经腹超声检查妊娠囊平均内径>25mm 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妊娠囊平均内径>20mm,囊内未见卵黄囊及胚胎回声,应考虑胚胎停育。
ⅵ 经腹超声检查妊娠囊平均内径≤25mm 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妊娠囊平均内径≤20mm,囊内未见卵黄囊及胚胎回声,需 1-2 周后再次超声复查。
ⅶ宫内妊娠囊需与宫腔积液鉴别。宫腔积液无明显双环征,周围强回声为分离的子宫内膜,有宫腔积液且宫内无妊娠囊时需警惕宫外孕的发生,应详细检查双侧附件状况。
ⅷHCG 阳性,宫内未见妊娠囊回声,可以有三种状况:孕周太小或宫外孕或流产,应详细检查宫外状况,对高度怀疑宫外孕者需提议阴道超声检查。
Ix 超声不可以诊断所有宫外孕。
▲子宫及双附件
规定观测子宫形态、肌层回声、宫腔有无积液;双附件有无包块,如有包块需测量包块的大小并观测包块形态、边界、囊实性、血供,与卵巢、子宫的关系等,并评估包块的性质。
早孕期一般超声检查
汇报内容及存留的图像,提议存留如下 5 幅超声图
汇报内容:子宫位置、测径大小及肌层回声:胚囊位置、大小、形态,胚芽大小及心管搏动/胎儿头臀长及心率;双侧卵巢有无异常。
留图:妊娠囊最大纵切面测量妊娠囊最大长径及前后径、
妊娠囊最大横切面测量妊娠囊最大横径、
胚胎最大长轴切面/胎儿正中矢状切面测量头臀长、
左侧卵巢、右侧卵巢。
11-13+6周 NT 超声检查
检查内容
▲测量头臀长
注:ⅰ应在胎儿正中矢状切面上测量,胎儿应为自然伸展姿势,无过度后仰及前屈。ⅱ尽量放大图像至只显示胎儿。 ⅲ头顶部及臀部皮肤轮廓线要清晰显示。
▲测量 NT
注:ⅰ提议在头臀长为 45-84mm 时测量,相称于 11-13+6孕周。
ⅱ原则测量平面是胎儿正中矢状切面,此切面亦是测量头臀长的原则切面。
ⅲ应尽量放大图像至只显示胎儿头颈部及上胸部,令测量游标的轻微移动只能变化测量成果 。
ⅳ原则 NT 测量平面的特性:胎儿面部轮廓清晰显示,鼻骨表面皮肤线、鼻骨、鼻尖三者形成三条短强回声线;下颌骨仅显示为圆点状强回声;胎儿颅脑清晰显示丘脑、中脑、脑干、第四脑室及颅后窝池。颈背部皮下清晰显示长条形带状无回声即为颈后透明层。
ⅴ应清晰显示并确认胎儿背部皮肤及 NT 前后平行的两条高回声带,测量时应在NT 最宽处测量,且垂直于皮肤强回声带,测量游标的内缘应置于无回声的 NT 外缘测量。
ⅵ应测量多次,并记录测量所得的最大数值。 ⅶ有颈部脑脊膜膨出时,注意识别,防止误测。
ⅷ有脐带绕颈时,需测量脐带绕颈处上下 NT 厚度,并取其平均值。
Ⅸ NT 值随孕周的增大而增厚,但一般不超过 。NT 增厚,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大。
Ⅹ 应明确辨别皮肤和羊膜,防止将羊膜误认为皮肤而误测 NT。
▲脉冲多普勒检测静脉导管血流频谱
注:ⅰ在正中矢状切面上放大图像至只显示胎儿下胸和上腹部。
ⅱ调整声束与静脉导管血流之间的夹角,尽量使该夹角不不小于 60º。
ⅲ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应根据静脉导管血流信号进行调整,尽量不超越静脉导管大小。
11-13+6周 NT 超声检查
超声测值:CRL: cm, NT: cm,FHR: 次/分,羊水最大深度: cm,胎盘厚: cm
超声检查描述:
宫内可见(一种/两个)羊膜腔,(一种/两个)胎儿回声。
胎儿头颈部: 颅骨呈椭圆形强回声环,脑中线居中,侧脑室内几乎充斥强回声的脉络丛,左右对称,两侧丘脑可见。胎儿鼻骨可见。
胎儿腹部: 肝、胃、膀胱可见。腹壁回声持续,脐带腹壁入口可见,脐带根部未见明显
包块。
静脉导管频谱 a 波(未见/可见)缺失或反向。
胎盘: 着床于(前壁/后壁/左侧壁/右侧壁)。
超声诊断:宫内妊娠,(单活胎/双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活胎/单绒毛膜囊单羊膜囊双活胎/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活胎),(胎儿测值大小相称于 周 天。/胎儿测值大小分别相称于 / 周 / 天。)
胎儿颈部透明层(NT) cm。 胎儿鼻骨可见。
汇报内容及存留的图像,提议存留如下 3 幅超声图
留图:
胎儿正中矢状切面图测量头臀长、
胎儿头颈及上胸部正中矢状切面测量 NT、
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