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粘接-刷镀复合技术在刨边机导轨修复中的应用.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粘接-刷镀复合技术在刨边机导轨修复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xyb333199 2015/5/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粘接-刷镀复合技术在刨边机导轨修复中的应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9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粘接—刷镀复合技术在刨边机导轨修复中的应用

粘接—刷镀复合技术在刨边机导轨修复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粘接—刷镀复合技术的原理,并采用该技术对刨边机导轨进行修复,结果表明,该方案可缩短修复周期,节约修理费用,且提高导轨的耐磨性和硬度,延长了机床导轨使用寿命,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刨边机粘接刷镀导轨工艺
一、背景:B81120A刨边机是我校从茂名石化机械厂购进的一大型旧设备,该设备原主要应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中对各类金属钢板焊接前的坡口加工、斜边、直边、U型边的刨削成形。但该设备从1975年开始使用至今已服役多年,导轨磨损严重,表面有多次拉伤,遭到淘汰。为了做到物尽其用,便于教学,我们决定对该设备进行维修。
该设备导轨材质为灰铸铁HT300,导轨长12m,分两段与床身整体铸成,㎜,且有多条拉伤的凹槽,,~2㎜,㎜左右。如果采用粘接方法修复导轨,其强度可满足要求,但抗冲击性能和润滑效果差,易出现二次拉伤。若采用刷镀修复,由于导轨磨损量大,镀层过厚,易产生起泡、脱壳等问题。考虑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从满足实际需要和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出发,我们决定采用粘接—刷镀复合技术,即先用粘接方法修复拉伤的凹槽,再用刷镀技术修复磨损部位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导轨的耐磨性和硬度。
二、粘接工艺
1、粘接原理:粘接剂粘接工艺是利用粘接剂在两个被联接件的中间,靠粘接已被联接中间化学的物理的和机械的力量粘接起来,并且获得一定的强度。
2、粘接剂的选择:由于粘接与刷镀同时应用,在选择粘接剂时,既要考虑粘接强度,又要考虑粘接剂的可刷镀性。为此我们选择JL2205导电型钛合金属粘接剂,该粘胶采用纯金属钛、硅合成,主要适用于粘接—刷镀复合工艺中凹坑的填补及导电材料的粘接,涂层抗拉压强度、耐磨性、结合度都较好。
工艺流程为:表面预处理→粘接剂配制→涂胶→固化。
3、导轨表面预处理:
⑴表面清理:采用香蕉水清除油污、锈迹;
⑵去毛刺及疲劳层:采用手提砂轮和刮刀进行;
⑶机械处理:将导轨用砂纸打磨出金属光泽,表面粗糙度达到Ra50,处理后再用丙酮清洗。
4、涂敷涂层:JL2205导电型钛合金属粘接剂为双组份,按说明书要求,严格按比例进行配制并反复调和均匀,立即涂敷。涂敷时,先将少量胶敷于拉伤处,用油灰刀反复按压,使其充分浸润基体,再涂大量胶,把所有拉伤的凹槽填平。
5、涂层固化:涂层采用室温固化,24小时后可进行刷镀。
三、刷镀工艺
1、刷镀原理:刷镀(又名“接触电镀”)是一种不把工件放在镀槽中的电镀方法。在国标GB3138—82中是这样定义的:“刷镀为依靠一个与阳极接触的垫或刷提供电镀需要的电解液的电镀方法。”
刷镀原理如图1所示,电镀时零件为负极,要镀的金属为正极。正极外面包有吸水纤维材料(玻璃布、尼龙布或海绵等,其厚度约2~3㎜),以便沾吸或滴入电解液。通电后,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不断地透过纤维材料,当正极不断在工件表面上移动时,析出的金属就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镀层,并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加厚。镀层的均匀性可由电流密度、电镀时间和阳极移动速度来控制。其特点是:不用镀槽,重型机械可就地修复或不解体修复,刷镀后一般不需要进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