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2025年《离骚》预习学案(推荐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53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离骚》预习学案(推荐篇).docx

上传人:平平库 2025/5/3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离骚》预习学案(推荐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离骚》预习学案(推荐篇) 】是由【平平库】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离骚》预习学案(推荐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离骚》预习学案(推荐篇)
篇1:《离骚》预习学案
《离骚》预习学案
《离骚》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言被害的苦闷与矛盾心情,揭露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的政治现实。
《离骚》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语调和感情。
2、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
二、预习检查
,首先音读,读准字音;然后意读,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熟记关于屈原的基本文学常识。 二、学生自学、完成下列任务:
1、了解屈原生平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
2 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创作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哥白尼、莎士比亚、但丁、屈原)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2、了解“楚辞”










3 楚辞
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
4. 正音
苗裔 孟陬 庚寅 揽揆 肇锡 扈 芷 汩 搴 骐骥 申椒 昌被 惮 踵 荃 謇 羌
三、诵读感知,解字译句:
(一)学生“音读”。
1、对照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要利用工具书查对,注意古今读音不 同的字,注意近音字不要混淆,注意通假字的读音。
2、课文诵读。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3、指名学生朗读,点评。 4、全班齐读课文。
(二)学生“意读”。 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诗歌1-6节内容,注意实词的解释。
四、字词探究、巩固提升
1、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 来吾道夫先路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










2、请解释下列文句中画线的词语。
(1)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2)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3)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5)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五、作业布置。练习册的相关作业。
《离骚》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2、了解结构思路。
二、复习巩固
抽生翻译课文。
三、字词解释,翻译句子
学生自学、完成下列任务: 学生继续看注释理解全诗内容。
1、学习1、2节。 (1)翻译下列句子。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肇锡余以嘉名(特殊句式) (2)概括诗歌内容: -6节 (1)翻译下列句子。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恐年岁之不吾与(特殊句式)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2)概括诗歌内容: -12节 (1)翻译下列句子。 何桀纣之猖披兮 夫唯捷径以窘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 夫唯灵修之故也 。(2)概括诗歌内容:










四、探究练习
1、对下列句中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考:古时对亡父的尊称 捷径:能快捷地达到目的的道路 肇:始 ,纫秋兰以为佩 扈:披 纫:连缀,贯串
2、红色字意义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纫秋兰以为佩 ,肇锡余以嘉名。 ,羌中道而改路。 ,夫唯灵修之故也。
3、对句中红色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②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③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④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④相同,②与③不同 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五、知识拓展。写屈原的对联欣赏:
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董必武)
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 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唯有滩声似旧时。(汨罗江屈原祠)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长沙岳麓山的三闾大夫祠)
六、作业布置
1. 练习册的随堂作业;2. 课文后的全部作业。
拓展阅读:《离骚》赏析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九十字。这是一首浪漫主义杰作,在这首诗中,诗人的崇高理想和火热的感情,迸发出了異常灿烂的光采。










《离骚》的命名,司马迁解释为“犹离忧也”,汉代班固在《离骚赞序》里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这是汉代人从文字本义所得出的解释。诗里叙述了诗人的所以“遭忧”和反复曲折地表达了他的忧心之深,因此在这首抒情诗里,含有不少叙事的`成分。这首诗几乎可以看作诗人的“自叙传”,它曲折尽情地写出了诗人大半生的思想和行事。
这首诗可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他的家世、出生和他自幼的抱负;第二部分写他在政治上的遭遇;第三部分写他遭受迫害以后的心情,表示他坚持理想,至死不屈;第四部分写女媭劝他不必“博謇好修”,他就向传说中的古帝重华陈辞,正面地说出他的政治理想;第五部分写他在心情抑郁,无可告愬之下,幻想上天入地,寻求了解他的人;第六部分写他的矛盾心情;他问灵氛和巫咸;冀求得到指引,灵氛劝他离开楚国,巫咸劝他留下来再作打算,但环顾楚国政治情形,却又使他失望;第七部分写他幻想离开楚国远游,但终于依恋不舍;第八部分是“乱辞”,表示要以死来殉他的理想。
篇2:《离骚》学案
《离骚》学案
一、文学常识
关于屈原:名平,字原。丹阳人。战国末期楚国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诗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其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后人称为“楚辞”,又称为“骚体”。
1953年被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屈原(中国) 哥白尼(波兰)
莎士比亚(英) 但丁(意大利)
关于楚辞。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一批楚国作家在学习楚国民歌基础上,创造、发展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地”,故谓之“楚辞”的一种诗歌形式。《楚辞》则是由西汉刘向编辑的屈原、宋玉等楚国作家作品的总集名。
二、基础积累

苗裔( ) 孟陬( ) 辟芷( ) 宿( )莽 骐( )骥( ) 驰骋( )

孟陬 苗裔 嘉名 骐骥 皇舆 弃秽 险隘 幽昧 谗言 驰骋
三、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
,纫秋兰以为佩;










,来吾道夫先路。
四、词类活用
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3、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4、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五、特殊句式
1、恐年岁之不吾与
2、肇锡余以嘉名
六、夯实基础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该词语
⑴ 苗裔:
⑵ 孟陬:
⑶ 揆:
⑷ 肇:
⑸ 重:
⑹ 扈:
⑺ 辟芷:
⑻ 汩:
⑼ 搴:
⑽ 阰:
⑾ 骐骥:










2、辨析下列加横线的词的含义:
① 惟庚寅吾以降
② 肇锡余以嘉名
③ 又重之以修能
④ 纫秋兰以为佩
⑤ 乘骐骥以驰骋兮
⑥ 长太息以掩涕兮
① 帝高阳之苗裔兮
② 又重之以修能
③ 恐年岁之不吾与
④ 夕揽洲之宿莽
⑤ 恐美人之迟暮
3、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句式特点
① 惟庚寅吾以降
译文:
② 恐年岁之不吾与:
译文:
③ 又申之以揽茞
译文:
[阅读能力迁移训练]
1、朗读屈原《离骚》结尾“乱曰”部分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离骚(节选)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注解:彭咸:传说是殷代贤臣,因为讽谏君主不被听从,投水自尽。
(1)解释下列词语
已: 故都: 美政:
(2)“国无人莫我知兮”一句属什么句式类型,试解释这一诗句。
(3)翻译“既莫足与为美政兮”一句。
(4)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阅读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节选),完成文后各题。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汙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方正: 穷: 信 :
约: 微: 廉:

①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是:
②“离骚”的含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