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说明文阅读复习
  一、教学目标:
    1、 复习有关说明文的一些知识。
    2、 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三、 教学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通过练习,探究,再练习,以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说明文基础知识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说明文阅读指导。首先,老师想先了解大家对说明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咱们来一个小型的知识竞答,不用举手,在你听到问题后,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声音把你的答案告诉大家,看谁回答的正确,声音宏亮,准备好了么?
    请听题  1、根据说明对象及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
    根据说明语言的风格,说明文可以分为:
    2、常见的说明顺序:
    3、请你说出常见的说明方法:
    4、说明文语言突出的特点是:
    大屏幕显示答案:1、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2、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引用
    4、准确科学,生动形象
    结合课文复习以上知识点。
    小评:
    过渡:大家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点,还要知道他们是如何体现在中招试题上的,老师通过对近年来中招试卷的分析,将说明文的命题角度大致上划分为六个方面:师读: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2、辨别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判断说明顺序5、理清文章结构6、综合素质的考查。(学生读)
    (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本节课,我们重点复习前三个方面的知识,先看第一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标志,这个命题点其实就是考查大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概括能力,表现在中考试题中,通常情况下,有以下几种出题形式:
    例如,在2005年河南中考试卷《钧瓷》中,是这样问的:从全文看,钧瓷与其他瓷器相比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什么?这个出题方式直接问你说明对象的特征,而在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试卷的说明文段《话说海淀》中换了问法,选文第一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无论怎么问,其实都是在考查你对说明对象及特征的把握,想要准确的答出这些题目,老师这里有两个技巧教给你: 1、 寻找中心句法2、 抓关键词概括法
    要想寻找到中心句,就必须知道什么是中心句。中心句就是能够较为全面的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怎么寻找中心句呢?我们可以通过位置来确定,一般说来,中心句的位置在段首或段末,阅读时要特别注意寻找这两处位置上的句子,看他们能否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过,中心句偶尔也会出现在中间,这种通过寻找中心句来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叫做寻找中心句法。有时,你通读了全文仍未发现这样的句子,此时,你可以寻找本段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将这些词语,重新排列组合,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这就是抓关键词概括法.
    大家看例题:
    (一)2005年河南中考试题《钧瓷》片段
    与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所产名瓷相比,钧瓷最大的特色就是“窑变”。别的瓷,描云是云,画竹是竹。而钧瓷不然,你想让它是什么,它 a  ;你不想让它是什么,它  b 。钧瓷烧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釉料的配方不同,所用燃料不同,窑内温度不同,窑炉结构、烧制程度不同,都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结果。有美艳绝伦的,也有根本不成器的。即便同用一种釉,同装一个窑,同烧一种燃料,同样三天出窑,烧出来的钧瓷也是境界各异。“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些色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世界。钧瓷周身还往往会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蟹爪纹或蚯蚓走泥纹等各不相同的窑变流纹。甲有的像春花烂漫,有的像冬雪裹枝,有的像高山流瀑,有的像繁星满天……这种流纹的变化是无法事先设计的,所以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说。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多端之美。一个小小的钧瓷窑,简直能烧出缤纷天下。
这个题目是这样设置的:从选文看,钧瓷与其他瓷器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快速阅读文段,说说你使用什么方法答题,答案是什么?
    (二)2005广东省中招试题            
    鼻行动物的另一个特征是什么?它们的四肢作为移动器官,早已失去了其本来功能,其四肢功能已由鼻子取而代之。鼻行动物的后腿有的退化成两条短小的赘物,有的干脆就没有后腿,前腿作为一种把握器官,依然存在,但很少使用。释题:从整个文段来看显然第一句话是中心句,以填空的形式让你概括鼻形动物的特征,看来必须用抓关键词概括法。读题,找关键词,概括,展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