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节海水“晒盐”2
:
查一查:查一查课本第15页溶解度曲线,综观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会发现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其中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填一物质名称,下同);___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
试一试:将饱和食盐水滴在玻璃片上,等水蒸发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
将分别盛有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和热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冷水中,冷却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填:
(1)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__________。结晶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从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晶体,则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____结晶法,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___结晶法。
(2)由上图,在80℃时分别将A、B两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有关数据如图。
当由80℃降温到20℃时,析出晶体A的质量为,析出晶体B的质量为。
由此可知,溶解度曲线越陡,当降温时析出的晶体就越。(填多或少)
议一议:如图右图所示,当降低温度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其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没有晶体析出的是,其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评价要点:
,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不要求掌握气体溶解度概念)。
:结晶的概念。
:使溶质结晶的常用方法(蒸发、降温等)。并会在解决分离、提纯等时加以灵活运用。
方法指引: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以KNO3、NaCl、Ca(OH)2为例,其中KNO3变化最大,NaCl变化很小,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
,可以直观地选择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
过滤是将可溶物与不溶物分离的方法,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如粗盐的提纯等。
结晶是将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的两种固体加以分离的方法。要使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大量结晶出来,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适宜用降温结晶法,反之,则适宜用蒸发结晶法。
例如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分离步骤为:①制成热饱和溶液;②冷却结晶(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③过滤分离。
例如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硝酸钾,分离步骤为:①制成溶液;②蒸发结晶(大量氯化钠晶体析出);③趁热过滤。
蒸馏是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加以分离的方法,如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等。
典型例题:
例1:下图是甲、乙、丙3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请根据下图回答:
(1)t2℃时,将3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2)将3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