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海事大学法学院经济法 】是由【ielbcztwz2438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海事大学法学院经济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01
经济法的产生
奴隶社会
02
观点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多数说)
03
第一章 经济法总论
客观上:社会在发展中出现了需要以不同于已往的法律原则、制度来规范某些社会关系,并有了相应的司法实践或成文法规
主观上:由法学家对业已出现的客观社会经济条件和法律规范进行总结、解释和归类,形成相应的理论或学说并被社会和学界所接受。
法律部门产生的条件
03
02
01
经济法产生的经济基础:
社会化大生产(自由资本主义⇒垄断、权利滥用、外部性、信息偏在等)国家的有形之手
经济法产生的法理基础:诸法合一⇒刑民分开,民法高度发达(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私法救济不力 ⇒以社会本位的经济法
1
公元前18世纪 《汉穆拉比法典》
3
《秦律》
2
公元前5世纪 《十二铜表法》
4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垄断资本主义前的经济法规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01
美国:1890年 《谢尔曼法》(保护贸易和商业不受非法限制和垄断侵害法案 ),1914年的《克莱顿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02
德国:1910年《钾矿业法》《关于限制契约最高价格的通知》(1915年)、《确保战时国民粮食措施令》(1916年)
03
日本:《有关战时工业原料出口取缔事宜》(1914年)《黄金出口禁止令》(1917年)、《国家总动员法》(1938年 )
战时经济法,法西斯经济法
危机对策经济法:1933年起,美国罗斯福总统在国会的支持下,为了对付经济危机,制定了《紧急银行法》、《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社会保险法》、《证券交易法》
70年代,滞胀现象的出现,凯恩斯主义受到批判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发展
1918年和1920年,先后颁布对大工业国有化和对小型工业国有化的命令(苏联)
《国家工业托拉斯条例》(1927年)
1964年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经济法典》
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节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概念
词源:摩莱里(Morelly)
1755年
1842年德萨米的《公有法典》
1
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法的范畴,属国内法
3
市场经济的产物
4
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01
一般涵义
02
社会关系:经济关系
03
意志关系
04
特定的经济关系
05
≠经济法律关系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