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网络系统用板载推拉快锁矩形连接器编制说明.doc

格式:doc   大小:125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网络系统用板载推拉快锁矩形连接器编制说明.doc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25/5/5 文件大小:1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网络系统用板载推拉快锁矩形连接器编制说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网络系统用板载推拉快锁矩形连接器编制说明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网络系统用板载推拉快锁矩形连接器编制说明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9
网络系统用板载推拉快锁矩形连接器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任务来源
本项目任务来源于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关于下达2020年第二批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计划编号为YX202004001,起草单位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沈阳兴华华亿轨道交通电器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浩亭(珠海)贸易有限公司、顺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编制团体标准《网络系统用板载推拉快锁矩形连接器》,计划要求编制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0年11月。
主要工作过程
本项目计划下达后,由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编制工作组,并制定工作计划,开始对标准编制要求与框架进行确定,标准编制小组进一步与国内外的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于2020年4月底完成了标准草案。
于2020年5月初组织编制工作组讨论会,在编制工作组内征求意见,标准草案经工作组内部讨论后统一意见,将工作组讨论稿转为征求意见稿,并于2020年5月14日提交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接插元件分会审查。
1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见下表:
序号
成员姓名
编制组成员单位
组内职务
职责
1
黄江泰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
负责人
负责完成标准各阶段文件的编写、修改,标准项目计划的进度控制,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沟通协调。
2
崔艳磊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组
成员
协助项目负责人完成标准各阶段文件的编写、修改,协助项目负责人完成相关方意见征集并反馈项目负责人,按期完成项目负责人分派的其它工作任务等。
3
魏德超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朱 茗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5
李维超
沈阳兴华华亿轨道交通电器有限公司
6
葛 威
沈阳兴华华亿轨道交通电器有限公司
7
黄跃飞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王 磊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8
钟 盛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9
周建红
浙江永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0
罗 娟
浙江永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1
冯聚萌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12
李世光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高 磊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
刘 勇
浩亭(珠海)贸易有限公司
15
邹太和
顺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16
王必阳
顺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标准编制原则
为保证本标准的技术内容能适应目前国内对网络系统用板载推拉快锁矩形连接器的需求,并且与国际上同类型产品标准相对应,体现出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国内该类型产品研制生产状况以及国内标准化工作导则的相关要求,编制中遵循下述原则:
2
a)标准编写中的内容和技术指标的准确性,主要内容和技术指标的确定主要结合上游客户要求和国际先进企业要求制定和补充;试验分组按照电性能、机械性能、环境性能进行分组;
b)本标准为产品标准,编写中切实注意标准的可执行性,同时在编写中注意用字用词的统一性、规范性;
c)本标准编制符合GB/T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按标准制定的程序进行工作,广泛征求行业内有关意见,保证技术内容的正确性;
d)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主要指标和确定依据
总则
网络系统用板载推拉快锁矩形连接器由插头、插座两部分组成;插座利用螺钉安装固定到面板上,适用于最小尺寸为3U4HP的面板安装;插头与插座采用推拉的连接方式,锁紧结构应具有防误操作功能;连接器采用多对防误差导销导套,可以实现多种防误差组合;连接器插头线缆出线方向可选择上下各45°的斜出线方向;连接器接触件采用线簧插孔接触件,采用金属定位爪固定插孔。
接触件分离力
性能指标依据行业内通用指标,考虑到通用性,确定指标如下:
序号
接触件规格
mm
单孔分离力
N
1
Φ1
~1N
试验方法:GB/T -1997中试验16e条规定的方法A对单独的插孔进行试验。
连接器插合力和分离力
性能指标依据行业内通用指标,考虑到通用性,确定指标如下:
连接器的插合力和分离力不大于单孔拔力上限总和的2倍;分离力不小于单孔拔力下限总和的2倍。
试验方法:连接器按GB/T -1997中试验13b的规定程序进行测量。
接触电阻
性能指标依据行业内通用指标,考虑到通用性,确定指标如下:
3
序号
接触件规格
mm
接触电阻

1
Φ1
≤5
注:环境试验后接触电阻上升不超过5mΩ,机械寿命后不应超过试验前2倍。
试验方法:按照GB/T -1997的试验2a对插合好的连接器进行试验。
绝缘电阻
国外同行类似产品绝缘电阻不大于5000MΩ。结合摸底试验,确定指标如下:
序号
工作环境
绝缘电阻

1
常温状态
≥5000
2
高温、低温、温度冲击试验
≥400
3
稳态试验
≥40
试验方法:按照GB/T -1997中试验3a条规定的方法对插合好的连接器进行试验。
介质耐电压
国外同行类似产品介质耐电压1260 V。结合摸底试验,确定指标如下:。
序号
环境条件
试验电压(50Hz,AC有效值)
V
试验时间
min
1
常温状态
1500
1
2
高温、低温、温度冲击试验
750
3
稳态试验
200
稳态湿热
本产品摸底试验后,连接器无影响正常操作的损坏,、、。
指标如下:插头和插座插合后,经受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的恒定湿热作用48h后,用吹风机去除水分,恢复1~2h后(或自然恢复去除水分后),分别测量接触电阻、绝缘电阻、介质耐电压。
试验方法:连接器按GB/T -1997试验11c规定进行试验。
机械寿命
本产品摸底试验后,,连接器应无机械损伤,但金属零件磨擦表面允许有轻微磨损;插针、插孔接触表面不允许镀层大块脱落。试验时应保证插头中解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
4
指标如下:插拔速率不超过10mm/s。插拔不少于500次,测试需解除锁紧机构,试验后测量接触电阻。
试验方法:连接器按GB/T -1997试验9a规定进行试验。
温度冲击
本产品摸底试验后,连接器零件应无变形、裂纹、保护层起泡、脱落等损伤,、、。
指标如下:试验条件-40℃~105℃,转换时间2~3min,保持时间30min,5个循环;恢复2h后,分别测量绝缘电阻、介质耐电压。
试验方法:连接器按GB/T -2012试验Na规定进行试验。
低温
本产品摸底试验后,连接器零件应无变形、裂纹、保护层起泡、脱落等损伤,、、。
指标如下:插头和插座插合后放入试验箱内,降温至-40℃±2℃并保持2h后,分别测量绝缘电阻、介质耐电压,恢复2h后,测量接触电阻。
试验方法:连接器按GB/T -1997试验11j规定进行试验。
高温
本产品摸底试验后,连接器零件应无变形、裂纹、保护层起泡、脱落等损伤,、、。
指标如下:插头和插座插合后放入试验箱内,升温至105℃±2℃并保持2h后,分别测量绝缘电阻、介质耐电压,恢复2h后,测量接触电阻。
试验方法:连接器按GB/T -1997试验11i规定进行试验。
加大随机振动级下的模拟长使用寿命试验
本指标与GB/T 21563-2018保持一致。本产品摸底试验,试验过程中无大于1μs的电连接断开,试验后连接器无影响正常操作的损坏。
指标如下:
方向定义根据产品实际使用环境确定;
随机振动频率范围为:5Hz~150Hz;
持续时间:横向、纵向、垂向均为5h,;
./(m/s²):,,;
ASD/[(m/s²)² /Hz]:,,;
5
振动过程中无大于1μs 的电连接断开。
试验方法:连接器按GB/T21563-2018试验条件Ⅰ类B级规定进行试验。
功能随机振动
本指标与GB/T 21563-2018保持一致。本产品摸底试验,试验过程中无大于1μs的电连接断开,试验后连接器无影响正常操作的损坏。
指标如下:
方向定义根据产品实际使用环境确定;
随机振动频率范围为:5Hz~150Hz;
持续时间:垂向、横向、纵向均不少于10min;
./(m/s²):,,;
ASD/[(m/s²)²/Hz]:,,;
振动过程中无大于1μs 的电连接断开。
试验方法:连接器按GB/T21563-2018试验条件Ⅰ类B级规定进行试验。
6
1类B级车体安装ASD频谱
冲击
本指标与GB/T 21563-2018保持一致。本产品摸底试验,试验过程中无大于1μs的电连接断开,试验后连接器无影响正常操作的损坏。
指标如下:
方向定义根据产品实际使用环境确定;
半正弦波,峰值加速度A为垂向30±2 m/s²,横向30±2 m/s²,纵向50±2 m/s²,正规取向D均为30ms,冲击波形及试验容差范围见图2;
三个正交平面上正向、反向各三次,共施加18次冲击;
冲击过程中无大于1μs 的电连接断开。
试验方法:连接器按GB/T21563-2018试验条件Ⅰ类B级规定进行试验。
冲击试验容差范围-半正弦脉冲
盐雾
本产品摸底试验后,连接器无影响正常操作的损坏,。金属防护层腐蚀面积不应超过防护层总面积的30%,非金属材料应无明显泛白、膨胀、起泡、皱裂及麻坑等缺陷。
指标如下:试验时试验样品(插合后的连接器)在试验箱中至少保持20mm的间隔距离,不允许与其他金属相碰,试验时间48h,试验后用不超过35℃的蒸馏水漂洗,用吹风机去除水分,恢复1~2h后(或自然恢复去除水分后)检测接触电阻;金属防护层腐蚀面积不应超过防护层总面积的30%,非金属材料应无明显泛白、膨胀、起泡、皱裂及麻坑等缺陷。
试验方法:连接器按GB/T -1997试验方法11f规定进行试验。
8
温升
本产品摸底试验,环境温度70℃,通过额定电流5A(下降率见下表),当温度达到热平衡24h后,连接器无影响正常操作的损坏,~。
接触件数目
1~10
11~20
21~30
31~62
额定工作电流下降率%
0
10
20
30
指标如下:连接器应在环境温度70℃时,通过额定电流5A(下降率见上表),当温度达到热平衡24h后,接触对最高工作温升不超过55K;外壳无变形、裂纹等损伤。
试验方法:连接器按GB/T -1997试验方法5a规定进行试验。
接触件保持力
结合摸底试验,指标如下:沿接触件轴向施加190N的负荷力。
试验方法:连接器按GB/T -1997 的试验15a规定进行试验。
3、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标准规范了网络系统用板载推拉快锁矩形连接器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要求,为网络系统用板载推拉快锁矩形连接器的设计、制造和交收提供了指导。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产品在摸底试验过程中暂未发现问题。
四、知识产权情况说明
本标准中的产品涉及到附录A中与连接器锁紧结构相关的专利的使用,。本专利保护该推拉锁紧结构。
对网络系统用板载推拉快锁矩形连接器团体标准,进行专利情况检索,具体如下:
锁紧机构相关检索,检索式为:TIABC=(连接器 AND(锁定OR锁紧OR双重锁紧OR三重锁紧OR误解锁OR限制移动));
线缆固定相关检索,检索式为:TIABC=(连接器AND(固定OR紧固OR夹持OR 限制移动OR捆扎OR 45度OR引出)AND(压板OR导线OR线缆OR电缆));
编码键相关检索,检索式为:TIABC=(连接器 AND(引导OR导向键OR误连接OR防错OR编码OR保护触点OR保护端子OR围住OR异物OR附着));
面板和基板固定相关检索,检索式为:TIABC=((连接器OR插座)AND(面板OR
8
基板OR螺丝固定OR波峰焊OR焊脚OR牢固)AND(减轻OR应力OR倾斜OR外力OR负荷OR施加));
EMC/EMI相关检索,检索式为:TIABC=((连接器)AND(屏蔽OR EMC OR EMI))
发明人检索,检索式为:APNOR=(广濑电机-C) AND IN=(小玉晃弘 OR 籠谷浩一 OR AKIHIRO KODAMA OR KOICHIRO KAGOTANI)。
共检索出2条专利与本规范相关,但均与本规范无冲突,具体如下;
CN103311739B专利所述连接器为三次锁紧结构,本规范产品为二次锁紧结构,且二次锁紧实现方式不同,根据专利侵权判定的全面覆盖原则,该专利仅部分覆盖本规范产品技术特征,不构成侵权;
JP2013187044A专利为CN103311739B专利对应的日本专利,分析过程同上。
五、产业化情况
轨道交通领域(包括动车、机车、地铁等)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车载网络系统、列控系统。车载网络系统包括:牵引控制单元(TCU)、制动控制单元(EBCU)、列车远程输入输出单元(RIOM)、中央控制单元(CCU)、列车数据记录仪(EBCU)、车地无线传输装置等。列控系统包括: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O)、列控中心、计算机联锁系统、调度中心、无线闭塞中心等。
车载网络系统、列控系统相关设备根据功能均需要增加一些网络接口如I/O接口、以太网接口、CAN总线、MVB总线等,需要通过连接器实现外部信息和内部印制板器件的连接。由此需要一种能够满足以上连接功能的快速连接矩形连接器(适配标准3U4HP面板尺寸)。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本标准相关指标主要参考国内外轨道交通领域连接器相关标准。
七、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其他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按照GB/T -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制》格式进行编制;本标准中的试验方法采用GB/T 5095-1997与现行标准相协调。
经标准编制组查询,没有同类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
9
九、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由于本标准中的连接器广泛应用于轨交、工业、通讯等领域,建议本标准早日发布实施。本标准颁布实施后,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必要的修订,以更好地满足各方的实际使用需求。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网络系统用板载推拉快锁矩形连接器标准名称》标准编制组
2020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