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长江流域 绿色食品大棚芹菜生产操作规程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长江流域 绿色食品大棚芹菜生产操作规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NY/T ××××—××××
NY/T ××××—××××
I
长江流域
绿色食品 大棚芹菜生产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长江流域绿色食品塑料大棚芹菜的产地环境和设施要求、栽培季节、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生产废弃物的处理、生产档案等。
本规程适用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的绿色食品大棚芹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瓜菜作物种子 绿叶菜类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743 绿色食品 绿叶类蔬菜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3 产地环境和设施要求
产地环境
生产基地环境应符合 NY/T 391的规定;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地块,土壤酸碱度适宜范围为pH ~。
设施要求
推荐使用跨度为8m、、长度不超过45m的大棚和连栋大棚,6m跨度标准大棚、简易竹木大棚均可使用。
4 栽培季节
NY/T ××××—××××
元月上旬至2月下旬保护地育苗,3~4月定植,高温来临时采收。
最早可在6月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定植,9月中旬至10月下旬采收。
7月下旬至10月中旬播种育苗, 8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12月至翌年3月上市。
5 品种选择
芹菜主栽类型有中国芹菜和西芹两大类,生产者首先确定芹菜类型并选择品种。春夏茬口选择不易抽薹、较耐寒品种,如铁秆大芹菜、春丰等;早秋茬口选择抗热耐涝品种,如津南实芹1号、正大脆芹等;秋冬种植,选择选用耐寒,优质、高产和抽苔晚的品种,如开封玻璃脆、津南实芹3号等。。
6 播种育苗
芹菜大棚栽培,高温季节育苗应该适当加大播种量,中国芹菜夏秋育苗每亩栽培田用种量150g~180g,冬春育苗每亩栽培田需要100g~120g;西芹每亩栽培田需要20 g~25 g。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T 中一级良种以上的标准。
种子处理
播前将种子晾晒2~3天,用48℃温水浸种30min,进行种子消毒,浸种时不断搅拌,浸后立即投入冷水中降温10min,再用室温的清水浸种14h~18h,用清水冲洗并反复用手轻轻揉搓种子,搓开表皮,摊开晾种,待种子表面水分干湿适度时,用湿布包好进行催芽,催芽温度控制在15~20℃,当30~5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播前准备
育苗设施
NY/T ××××—××××
根据不同季节和条件选用大棚、阳畦、温床等育苗设施,夏秋季节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
苗床准备
育苗床要选择地势高、排灌通畅、防雨防涝、保肥保水性能好、土壤疏松肥沃,三年未种过伞形花科作物的地块。~,沟宽30cm~40cm,沟深15cm~20cm的高畦。将选好的苗床提前7d~15d翻耕炕晒,施腐熟的过筛农家肥1000kg/亩、三元复合肥(15-15-15)20kg/亩,所用肥料应符合NY/T 394 的要求,耕翻、耙细、整平,苗床的面积为移栽面积的l/10左右。
播种
播种时先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经过浸种或催芽的种子与细土拌匀后撒播,然后覆土,。冬春育苗,床面加盖地膜;夏秋育苗,床面覆草保湿。
育苗期管理
温度
温度苗期温度控制在20~25℃。冬春育苗,应在播种前20天扣膜闷棚,提高棚温和地温,播种后如棚温过低,要及时加盖小拱棚。后期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加大通风。夏秋育苗,采用遮阳网覆盖,出苗前浮面覆盖,出苗后搭凉棚遮荫,遮阳网揭盖的原则是盖晴天不盖阴天,盖白天不盖晚上,盖大雨不盖小雨,至定植前一周,撤除遮阳网。
水肥管理
水的管理原则是小水勤浇,夏秋育苗早晚浇水。冬春育苗在晴天上午浇水。追肥只能追少量速效化肥,%的尿素,以后视生长情况追施速效性氮肥,促进幼苗生长。
除草、间苗
视草害情况,及时人工除草。
当幼苗第一片真叶展开后,进行初次间苗,苗距lcm~,以后再进行1~2次间苗,苗距2cm~3cm为宜,间苗后及时浇水。
7 定植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杂物,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kg~4000kg、三元复合肥(15-15-15)50 kg,铺施均匀,深翻20cm,整细耙平,~2m宽的畦。肥料应符合NY/T 394的要求。
定植密度
当苗龄达到40d~50d,真叶4~5片,株高12cm~15cm时即可定植。移栽前3~4d停止浇水,带土取苗,单株定植。早秋季栽培,中国芹菜每亩定植25000~35000株为宜,秋冬和春夏栽培,每亩定植35000~45000株为宜。西芹一般每亩定植10000~12000株。
NY/T ××××—××××
定植方法
在畦内按苗距15cm左右挖穴,栽苗后覆土,定植深度以埋住根颈为度,不可过深。高温季节定植宜在下午15时后进行,定植前浇大水,以利起苗。栽培深度应与苗床上的入土深度相同,露出心叶,栽后浇水。
8 田间管理
大棚春夏栽培
大、中棚定植初期,要密闭保温,一般不放风,棚内白天温度可达25℃左右,心叶发绿时温度再降至20℃左右,棚内温度超过25℃要放风,随外界温度升高加大放风量,先揭开两端放风,再从两侧开口放风。在定植初期适当浇水,加强中耕保墒,提高地温,缓苗后,浇缓苗水,适时松土。植株高度33~35cm时应加强肥水管理,追肥时要将塑料薄膜揭开大放风,待叶片上露水散去后,每亩施尿素5kg-~15kg,追肥后浇水1次,以后每10天施肥一次,隔3d~4d浇1次水,保持畦面湿润至收获。生长旺盛期,可每亩喷施1~2 kg磷酸二氢钾, %浓度叶面喷施。
大棚早秋栽培
定植后立即在大棚膜上覆盖遮阳网遮阳降温,遮阳网应晴天盖、阴天揭,晴天早上盖、傍晚揭,后期天气转凉可揭去棚膜和遮阳网做露地栽培。管理上以浇水、除草为主,并及时追肥,在定植后15天,每亩追施尿素5kg~10kg,在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后每10d~15d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尿素5kg~~15kg,可随水冲施,以后隔3d~4d浇1次水,保持畦面湿润至收获。
大棚秋冬栽培
缓苗期覆盖遮阳网,昼盖夜揭,后期天气转凉,可揭去棚膜作露地栽培,到10月下旬-11月上旬及时扣棚,扣膜初期要经常通风,进入12月份,要注意防寒保温,遇到冰雪天气可覆盖草帘,雪天要清扫棚上积雪,当外界气温白天在18~20℃时,选无风晴天揭开塑料薄膜进行通风,保持白天温度22~25℃,夜间温度10~15℃。越冬栽培前期管理同早秋栽培,入冬前一般在当地夜间上冻,白天化冻的时期浇一次冻水,一次要浇透、浇足,追肥节点和追肥量同早秋栽培,当平均气温回升到5℃以上时,要去掉黄叶,浇水返青水,及时中耕培土。
9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软腐病、斑枯病、褐斑病、早疫病和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斜纹夜蛾等。
防治原则
NY/T ××××—××××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抗逆性、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拔除病株。带出地块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病虫基数;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在同一地块至少与非伞形科作物隔3年再进行栽培,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或夏季灌水闷棚。
物理防治
每棚安装一盏杀虫灯,诱杀甜菜夜蛾、小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等;采用无滴消雾膜,起垄盖地膜;放风口用40目防虫网封闭,夏季育苗和栽培应采用75%遮阳网和40目防虫网进行遮阴、防虫栽培;在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粉虱、蚜虫、斑潜蝇等害虫,30cm×20cm的黄板每亩放30~40块,悬挂高度与植株顶部持平或高出5cm~10cm,并在棚室入口处张挂银灰色反光膜避蚜;在夏季覆盖薄膜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闷棚,杀灭棚内及土壤表层的病、虫、菌、卵等。
生物防治
提倡利用自然天敌如瓢虫、草蛉、蚜小蜂等对蚜虫自然控制,使用植物源农药、生物农药等防治病虫。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 NY/T 393 的规定,具体参照附录A。
10 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和芹菜商品成熟度分批及时采收。产品应符合NY/T 743规定。包装应符合NY/T 658的规定。
11 生产废弃物的处理
生产过程中,农药、投入品等包装袋应集中收集并积极交售到收集点,严禁随意弃置、掩埋或者焚烧,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生产后期的芹菜外叶一般采用集中粉碎,堆沤有机肥料循环利用。
12 生产档案
生产者需建立生产档案,记录品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采收以及田间操作管理措施;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生产档案至少保存3年。
NY/T ××××—××××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长江流域 绿色食品大棚芹菜生产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农药使用方案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农药名称
使用量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天)
斑枯病
成株期至采收期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35-45克/亩
喷雾
5
蚜虫
于低龄若虫高峰期施药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4~8g
喷雾
10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在低龄幼虫发生期施药
1%苦皮藤素水乳剂
90-120毫升/亩
喷雾
10
注:农药使用以最新版本NY/T 393的规定为准。
NY/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