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2023届湖南省祁阳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六)化学试题.docx

格式:docx   大小:5,201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3届湖南省祁阳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六)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红色的种子 2025/5/5 文件大小:5.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3届湖南省祁阳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六)化学试题.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3届湖南省祁阳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六)化学试题 】是由【红色的种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届湖南省祁阳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六)化学试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湖南省祁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六)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柏对银子质亚:H~1 C~12 N~14 O~16 Cl~ Ca~40 Sc~45 Fe~56 Sb~122 La~139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由于使用的渔网多为麻纤维,遇水易发生膨胀破损,所以需要晾晒保持干燥
B. 泥瓦匠用消石灰刷墙时,常在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粗盐,目的是使墙面尽快固化
C. 谷子、玉米、高粱、大豆都是常见的酿酒原料
D. 人类能够冶炼金属的时间先后与金属的活动性相关,一般越活泼的金属,越晚被冶炼出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A.麻为天然纤维,渔网多为麻纤维,遇水易发生膨胀破损,则使用后需要晾晒以延长渔网寿命,A正确;
B.泥瓦匠在刷墙时加入粗盐的目的是利用粗盐中的吸水,使墙面保持湿润,有利于溶液与空气中的充分反应,转化为坚硬的,B正确;
C.谷子、玉米、高粱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水解后产生葡萄糖,可用于酿酒,而大豆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不能用于酿酒,C错误;
D.金属越活泼,冶炼方法越困难,如需高温、电解等,D正确;
故选C。
2. 有机物a、b、c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有机物a、b、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种类数目相同
B. a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使a转化为b
C. c的沸点低于邻氨基苯甲酸
D. b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有机物a、 b、c的苯环中均含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均为2种,A项正确;
B.a→b是甲基被氧化为羧基的过程,属于氧化反应,可以通过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实现,B项正确;
C.邻氨基苯甲酸能形成分子内氢键,而c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故c的沸点更高,C项错误;
D.b分子中,苯环上碳原子及羧基碳原子均采取杂化,D项正确;
故选C。
3. 镁单质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某镁硼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如图所示。B原子占据独立一层且具有类似石墨的结构。正六棱柱底边边长为,高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镁硼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B. 如图所示晶体结构单元是该镁硼化合物的晶胞
C. 每个B原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的B原子数为2
D. B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均摊法,该晶体结构单元中含有个Mg原子,含有6个B原子,故化学式为MgBr2,A正确;
B.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常规的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镁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B错误;
C.B原子占据独立一层且具有类似石墨的结构,所以B原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的B原子数为3,C错误;
D.B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虽然2p能级只填充了一个电子,有两个空轨道,但书写时空轨道不可省略,D错误;
故选:A。
4. 已知联氨()为二元弱碱,常温下联氨的水溶液中存在平衡:。常温下将盐酸滴加到联氨()的水溶液中,混合溶液中微粒的分布分数随pO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布分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B. 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C. a点溶液的
D. b点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当与浓度相等时,溶液,由可得,A项正确;
B.与浓度相等时,,则,常温下的水解常数为,则的水解程度大于的电离程度,B项正确;
C.点溶液中,将两步电离方程式叠加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故,C项错误;
D.点,溶液呈酸性,,存在电荷守恒,则,D项正确;
答案选C。
5. 某种离子液体的阴离子结构如图,Q、W、X、Y、Z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基态Q原子的电子填充了3个能级,有4对成对电子,Z与其他元素不在同一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与氢气反应剧烈程度:X>Q
B. Q和W形成的化合物中W为最高正价
C. 除Z外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 氢化物沸点:W>Q>X>Y
【答案】C
【解析】
【分析】Q、W、X、Y、Z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基态Q原子的电子填充了3个能级,有4对成对电子,因此Q是F,Z与其他元素不在同一周期,原子半径最大,能形成6条共价键,因此Z是S,Y能形成4条共价键,Y是C,W能形成2条共价键,W是O,则X是N,据此解答。
【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F>N,则单质与氢气反应剧烈程度为F>N,A错误;
B.氧元素无最高正价,B错误;
C.根据结构简式可知结构中所有原子除S外,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正确;
D.碳的氢化物种类很多,如高碳烃的沸点很高,无法比较氢化物沸点,D错误;
答案选C。
6.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
B.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
C. 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
D. 向稀硝酸中滴加少量亚硫酸钠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与先反应生成,然后再与反应,在冷的稀溶液中生成,最后与反应生成,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与的化学计量数相同,A正确;
B.加入HI溶液后,溶液被酸化,氧化性:先与反应生成NO气体和,过量的再与反应:,因此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氯气、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稀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还原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A。
7. 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根据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溶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B. 由“价-类”二维图推测可能具有强氧化性,能水解生成两种酸
C. 工业上常用制备消毒剂,该反应n(氧化产物):n(还原产物)=4:5
D. 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均为1的和NaClO溶液的pH,可比较和HClO酸性的相对强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溶于水充分反应,发生可逆反应,转移电子数无法确定,选项A错误;
B.由“价-类”二维图推测中Cl为+1价,N为+5价,可能具有强氧化性,能水解生成两种酸HClO和HNO3,选项B正确;
C.工业上常用制备消毒剂,该反应n(氧化产物):n(还原产物)= n():n(NaCl)=4:1,选项C错误;
D.和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利用pH试纸测定pH,应利用pH计测定pH比较酸性强弱,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8.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实验室制取少量 B. 测量少量氯气的体积
C. 检验生成的乙烯 D.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答案】C
【解析】
【详解】A.是淡黄色粉末状固体,会从带有小孔的隔板中漏下去,且反应放出大量热,因此不能使用该装置,A不符合题意;
B.氯气可溶于水,测量少量氯气的体积时不能用蒸馏水,B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副产物及挥发出的都会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可以使用NaOH溶液排除其干扰,C符合题意;
D.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收集装置中装的应是饱和碳酸钠溶液,而不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 已知。室温下,·LCHCOOH溶液溶液中逐滴滴加溶液,溶液的pH与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水的电离程度:
C. 当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
D. mL NaOH溶液时:
【答案】C
【解析】
【详解】A.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则,根据题图时,,即,求得。pH=7时,,A错误;
B.由得滴加NaOH溶液体积在0~20mL时,横坐标越大,溶液pH越大,溶液中越大,水电离程度越大,则水电离程度:,B错误;
C.由上述分析知,则,说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如果加入溶液,得到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的混合溶液,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导致溶液中,要使混合溶液中,则,因此加入的NaOH应该少一些,即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应小于,C正确;
D. NaOH溶液时,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的混合溶液,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存在物料守恒:,将代入电荷守恒等式得,D错误;
故选C。
10. 常温下, mol/L mol/L CH3COOH溶液(CH3COOH电离常数为Ka),绘制图象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滴定曲线与横坐标交点a对应溶液的
B. 滴定过程中一定存在:
C. mL时,溶液中存在:
D. mL且达到平衡时,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滴定纵坐标表示lg,滴定曲线与横坐标交点a点lg=0,则=1,此时c(CH3COO-)=c(CH3COOH),醋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电离平衡常数Ka=,则pH=-lgc(H+)=-lgKa,A正确;
B.在加入NaOH溶液为V mL时,溶液为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c(Na+)=,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c(CH3COO-)+c(CH3COOH)=,则c(Na+)+c(CH3COO-)+c(CH3COOH)= mol/L,B正确;
C. mL时,溶液为CH3COOH与CH3COONa按1:1混合得到的混合溶液,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2c(Na+)=c(CH3COO-)+c(CH3COOH),第一个式子带入第二个式子,整理可得:,C正确;
D. mL时,二者恰好发生中和反应产生CH3COONa,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CH3COO-发生水解反应:CH3COO-+H2OCH3COOH+OH-,Kh=,则 c(CH3COOH)=,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1. 关于下列图示仪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①所示仪器可用来盛装高锰酸钾溶液,精确度为
B. 图②所示装置可作为收集、洗气装置或安全瓶使用
C. 图③所示仪器使用前只需检查下端活塞是否漏液
D. 图④所示仪器可用于蒸馏或分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①所示仪器为酸式滴定管,精确度为,A项错误;
B.图②可作为收集装置[长进短出(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或短进长出(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洗气装置(长进短出)或安全瓶(短进长出)使用,B项正确;
C.图③所示仪器为分液漏斗,使用前上端的塞子也要检查是否漏液,C项错误;
D.图④所示仪器为球形冷凝管,若用于蒸馏或分馏,冷凝下来的液体会聚集在球泡部位,不利于收集,D项错误;
故选B。
12.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溶液的性质。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pH约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