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2019选择性必修1试题2.2血糖平衡的调节(原卷版)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2019选择性必修1试题2.2血糖平衡的调节(原卷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血糖平衡的调节
一、单选题
1.人体内的激素都是由内分泌腺(或细胞)分泌的,经体液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而发挥作用。下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激素
靶器官或靶细胞
靶器官或靶细胞的响应
A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促进重吸收水
B
促胰液素
小肠黏膜
促进胰液的分泌
C
甲状腺激素
垂体
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D
胰高血糖素
肝细胞
促进肝糖原分解
A.A B.B C.C D.D
2.旅美中国学者章蓓和美国、瑞典、西班牙的科学家们联合发现了一种功能类似于胰岛素的真菌化合物。这一发现为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之门”,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将来,只通过服药而不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关于上述资料中的“真菌化合物”的推测,肯定是错误的一项是( )
A.该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
B.该化合物应该不是蛋白质
C.该化合物应该是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
D.该化合物应该是蛋白质
3.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细胞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构成有被小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该过程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且消耗能量
C.上图说明细胞摄取大分子不需要借助载体蛋白
D.胰岛素也是与受体结合然后进入细胞起作用
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
B.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水平调节上相互对抗
D.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不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5.某同学在炎热的中午打篮球,大汗淋漓,运动后感觉口渴和饥饿,喝了一瓶含有葡萄糖的冰镇饮料,休息一会儿后,渴感和饥饿感都消失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主要依靠骨骼肌产热
B.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主要依靠汗腺来散热
C.下丘脑的渗透压调节中枢会产生渴觉
D.运动中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会增加
6.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7.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能够通过分级调节控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肝脏的细胞膜上有肾上腺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都能促进组织细胞葡萄糖的氧化利用
D..胰岛素与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
8.经常处于焦虑等应激状态,会引起人体内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下降,这种生理现象称为胰岛素抵抗。如图是胰岛素抵抗与Ⅱ型糖尿病形成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适量注射胰岛素可缓解胰岛素抵抗
B.应激状态下血糖升高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C.长期血糖升高会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
D.调整心态、积极锻炼有利于预防Ⅱ型糖尿病
9.中国女排是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她们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砥砺奋进。下列有关女排队员在激烈比赛过程中的稳态调节,说法错误的是一项(       )
① 细胞呼吸增强,产生更多CO2经体液传送调节呼吸中枢活动维持pH平衡
②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旺盛维持体温平衡
④.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垂体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调节水平衡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为证明下丘脑参与了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研究者将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注射至大鼠的下丘脑进行探究。叙述错误的是(
       )
A.需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进行对照
B.本实验过程中最好使大鼠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高的水平
C.实验中需要测定加试剂前后大鼠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
D.预期结果是胰岛素处理组大鼠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明显
二、综合题
1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糖尿病在我国古医籍中称为消渴症,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如图所示为某些激素对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作用于肌肉及脂肪细胞膜受体发生A过程,A过程表示_________,使血糖浓度下降。
(2)饥饿时血糖浓度下降,据图所示B过程为____________,作用到肝细胞中使____________,最终血糖浓度升高。
(3)从稳态与调节的角度分析有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有的糖尿病患者是因为胰岛素受体缺陷造成的,患者产生了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讲,这种病属于____________病。
12.Ⅱ型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基因遗传病。下图1是胰岛素的作用机制,图2是胰岛素受体突变的可能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受体由α、β亚单位通过_________键相连形成的跨膜蛋白,该受体的合成和加工离不开核糖体、_________、线粒体等细胞器。
(2)胰岛素的作用是通过一系列信号蛋白活化和信号转导过程,从而产生降血糖效应。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_________亚单位结合,进而胰岛素体β亚单位上的酪氨酸激酶被激活,引起酶(含IRS)的_________,再经过相关途径,最终引起生物学效应,包括生长激素基因表达、合成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等。
(3)胰岛素受体I型基因突变会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例如胰岛素受体基因的突变发生于121或133或372位点对应的碱基序列,引起所编码的胰岛素受体只有正常的_________亚单位,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胰岛素受体。
(4)为探讨薯粥改善Ⅱ型糖尿病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可能作用机制,科研工作者利用40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雄性大鼠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薯粥能有效改善Ⅱ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糖代谢及胰岛素功能,薯蓣粥联合二甲双胍的效果更佳。下表为部分实验步骤,请完成表格。
(注:Ⅱ型糖尿病往往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二甲双胍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与胰岛素合用,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实验步骤的目的
简要操作过程
随机选择32只大鼠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给予_________饲料喂养6周获得造模组。
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分组
造模成功的3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_________、二甲双胍组、联合用药组,每组8只。
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实验处理(右栏只列出部分实验组)
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片100mg/(kg·d)灌胃,空白组、_________给予10mL/(kg·d)生理盐水灌胃。
观察记录实验数据
干预6周后各组大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记录相关数据。
三、实验题
13.血糖含量主要受激素的调节。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出现“不安、呼吸急促、痉挛、甚至休克”等低血糖症状,肾上腺素可使血糖浓度升高。为验证上述结论,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进行分析与讨论,并对改进实验的结果进行预测。
实验器材:生长状况相同的实验兔若干只、胰岛素溶液、肾上腺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在实验开始前观察各实验兔活动状况,确认无异常。②实验分组与处理: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实验兔均分成4组。
甲组:注射胰岛素溶液,待实验兔出现低血糖症状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乙组:______________;
丙组:______________;
丁组:______________。
③持续观察各组实验兔活动状况,并记录。
(2)实验分析:
①甲组中,注射胰岛素溶液与注射葡萄糖溶液顺序不能互换,理由是注射葡萄糖后______________也能使血糖降低,且实验兔在血糖高于正常范围时的活动状况变化不明显。
②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组织中的__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激素与肾上腺素具有相似的作用,其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3)若以血糖浓度的持续变化作为指标重新设计实验,可适当减少实验分组,且每组实验兔只需注射一次药物。请用曲线图预测此实验结果,并注明注射药物时间
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