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5感应同步器48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梅花书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5感应同步器48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二、感应同步器
sin
cos
节距2τ(2mm)
节距τ()
绝缘粘胶
铜箔
铝箔
耐切削液涂层
基板(钢、铜)
滑尺
定尺
⑴直线感应同步器构造
直线感应同步器由定尺和滑尺两部分构成,其构造如图5-14所示
定尺和滑尺上的电路绕组都是用印刷电路工艺制成的矩形绕组,定尺绕组为单相持续绕组,节距为W2,一般取W2=2mm。滑尺上有两组分开的绕组,两个绕组间的距离L1应满足关系:L1= (n/2+1/4)W2,其中n为正整数。由于两绕组相差90°相位角,故分别称为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两相绕组节距相似,均为W1,一般取W1 = W2= W。
感应同步器
⑴直线感应同步器构造
图5-15是直线感应同步器绕组构造示意图。图中上部为定尺绕组,下部为W型滑尺绕组。为了减小由于定尺和滑尺工作面不平行或气隙不均匀带来的误差,各正弦和余弦绕组交替排列。
感应同步器
具有较高的精度与辨别力。
测量长度范围不受限制。
抗干扰能力强。
使用寿命长,维护简单。
工艺性好,成本较低,便于复制和成批生产。
输出信号较弱,需要高放大倍数的前置放大器。
(4) 感应同步器的特点
感应同步器
感应同步器
构造与工作原理
感应同步器和旋转变压器均为电磁式检测装置,属模拟式测量,两者工作原理相似,其输出电压随被测直线位移或角位移而变化。
感应同步器按其构造特点一般分为直线式和旋转式两种:
直线式感应同步器由定尺和滑尺构成,用于直线位移测量。
旋转式感应同步器由转子和定子构成,用于角位移测量。
以直线式感应同步器为例,简介其构造和工作原理。
直线感应同步器相称于一种展开的多极旋转变压器,其构造如图5-16所示,定尺和滑尺的基板采用与机床热膨胀系数相近的钢板制成,钢板上用绝缘粘结剂贴有铜箔,并运用腐蚀的措施做成图示的印刷绕组。长尺叫定尺,安装在机床床身上,短尺为滑尺,安装于移动部件上,两者平行放置,~。
直线感应同步器构造
U2
定尺
滑尺
余弦绕组
正弦绕组
US
Uc
感应同步器两个单元绕组之间的距离为节距,滑尺和定尺的节距均为,这是衡量感应同步器精度的重要参数。原则感应同步器定尺长250mm,滑尺长100mm,节距为2mm。定尺上是单向、均匀、持续的感应绕组,滑尺有两组绕组,一组为正弦绕组,另一为余弦绕组。当正弦绕组与定尺绕组对齐时,余弦绕组与定尺绕组相差1/4节距。
U2
定尺
滑尺
余弦绕组
正弦绕组
US
Uc
2τ
当滑尺任意一绕组加交流激磁电压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在定尺绕组中必然产生感应电压,该感应电压取决于滑尺和定尺的相对位置。当只给滑尺上正弦绕组加励磁电压时,定尺感应电压与定、滑尺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定
尺
滑
A
尺
B
t
2
4
1
位
C
t
2
2
1
置
D
t
2
4
3
E
t
2
E
A
V
2
M
N
正弦绕组
余弦绕组
鑮
B
D
C
O
P
定
尺
滑
A
尺
B
t
2
4
1
位
C
t
2
2
1
置
D
t
2
4
3
E
t
2
假如滑尺处在A位置,即滑尺绕组与定尺绕组完全对应重叠,定尺绕组线圈中穿入的磁通最多,则定尺上的感应电压最大。伴随滑尺相对定尺做平行移动,穿入定尺的磁通逐渐减少,感应电压逐渐减小。当滑尺移到图中B点位置,与定尺绕组刚好错开1/4节距时,感应电压为零。再移动至1/2节距处,即图中C点位置时,定尺线圈中穿出的磁通最多,感应电压最大,但极性相反。再移至3/4节距,即图中D点位置时,感应电压又变为零,当移动一种节距位置如图中E点,又恢复到初始状态,与A点相似。显然,在定尺移动一种节距的过程中,感应电压近似于余弦函数变化了一种周期,如图5-17中ABCDE。
若设定尺绕组节距为2τ,它对应的感应电压以余弦函数变化了,当滑尺移动距离为时,则对应感应电压以余弦函数变化相位角。由比例关系
可得
设表达滑尺上一相绕组的激磁电压
则定尺绕组感应电压为
式中 K—耦合系数; Vm—激磁电压的幅值; ω —激磁电压的角频率; θ —与位移对应的角度。
Vmcos θ 为感应电压的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