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红外和拉曼光谱 】是由【43563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红外和拉曼光谱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Infrared and Raman Spectra, IR and Raman)
单击添加副标题
红外与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基本原理
1
仪器简介
2
影响振动频率的因素
3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光谱
4
红外光谱的解析和应用
5
*拉曼光谱的特征谱带和应用
6
本章主要内容
基本原理
红外光谱是测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物理方法之一。它可用于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鉴定,亦可进行组分纯度分析及某些理论研究,还可与其它手段配合推断未知物分子的结构。
红外光谱——是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照射样品,由于分子吸收了红外线的能量,引起分子内振动能级的跃迁而产生。
01
02
03
电磁波的波长( )、频率( v)、能量(E)之间的关系:
红外光谱在可见光区和微波光区之间,波长范围约为 ~ 1000µm,根据仪器特点和应用不同,习惯上又将红外光区分为三个区:近红外光区( ~ µm ),中红外光区( ~ 25µm ),远红外光区(25 ~ 1000 µm )。
中红外区:4000 ~ 400cm-1
近红外光区的吸收带( ~ µm )主要是由低能电子跃迁、含氢原子团(如O-H、N-H、C-H)伸缩振动的倍频吸收产生。该区的光谱可用来研究稀土和其它过渡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并适用于水、醇、某些高分子化合物以及含氢原子团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中红外光区吸收带( ~ 25µm )是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离子的基频吸收带(由基态振动能级(=0)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1)时,所产生的吸收峰称为基频峰)。
由于基频振动是红外光谱中吸收最强的振动,所以该区最适于进行红外光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由于中红外光谱仪最为成熟、简单,而且目前已积累了该区大量的数据资料,因此它是应用极为广泛的光谱区。通常,中红外光谱法又简称为红外光谱法。
远红外光区吸收带 (25 ~ 1000µm )是由气体分子中的纯转动跃迁、振动-转动跃迁、液体和固体中重原子的伸缩振动、某些变角振动、骨架振动以及晶体中的晶格振动所引起的。 由于低频骨架振动能灵敏地反映出结构变化,所以对异构体的研究特别有效。
红外吸收:一定波长的红外光照射被研究物质的分子,若辐射能(hv)等于振动基态(V0)的能级(E1)与第一振动激发态(V1)的能级(E2)之间的能量差(E)时,分子可吸收红外光能量,由振动基态向振动激发态跃迁。分子吸收红外光后,引起辐射光强度的改变。
红外光谱的产生
E = E2 - E1 = hv
二、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红外光谱是研究波数在4000-400cm-1范围内不同
波长的红外光通过化合物后被吸收的谱图。谱图以波
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透过率或吸光度为纵坐标而
形成。
透过率以下式表示:
I:表示透过光的强度;
I0:表示入射光的强度。
1
横坐标:波数( )400~4000 cm-1;表示吸收峰的位置。
2
纵坐标:透过率(T %),表示吸收强度。T↓,表明吸收的越好,故曲线低谷表示是一个好的吸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