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0 站场
一般规定
车站设计应符合系统功能要求,满足运输需要,便于运营管理,方便旅客乘降,并应留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枢纽内客运站的数量应根据枢纽客运量、引入线路数量、客车开行方案、既有设备配置、枢纽客运布局及城市总体规划等因素综合确定。
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结合引入线路走向、既有客站位置和条件、城市总体规划、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经综合比选确定。一般应优先选择引入既有客运站或深入市区。当设置两个及以上客运站时,客站间宜有便捷的联系通路。
当枢纽内有两个及以上客运站时,应根据客车经路顺畅、点线能力协调、旅客乘降方便等原则,按引入方向、客车类别、客车开行方案等方式进行客站分工。
大型铁路枢纽客货运布局,宜采用“客货分线、客内货外”布置。大型客运站应与城市交通系统有机结合,宜构建为综合交通枢纽,实现旅客便捷换乘。
有多条线路引入的大型客运站,宜根据引入线路不同的功能定位按线路别分场布置;在困难条件下,也可采用分线分场立体交叉布置;并应根据运输需要,按主要线路跨线,次要线路换乘的原则设置跨线车联络线。仅有第三方向引入的客运站,也可按方向别合场布置。
车站按技术作业性质可分为越行站、中间站和始发站;按客运量大小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及小型车站。
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应为650m,并应按双方向进路设计。
疏解线、联络线应在站内与正线或到发线接轨,当必须在区间内与正线接轨时,应在接轨处设置线路所,并应根据列车运行需要设置安全线。
岔线、段管线应在站内与到发线接轨,并应设置安全线,当站内有平行进路及隔开道岔并有联锁装置时,可不设安全线。
中间站有列车长时间停留的到发线两端应设置安全线,当站内有其他线路及道岔与正线隔开并有联锁装置时,可不设安全线。
在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为超过6‰的下坡道的车站,应在正线或到发线的接车方向末端设置安全线。
安全线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全线的有效长度不应小于50m。
2 安全线的纵坡应设计为平道或面向车挡的上坡道。
3 安全线末端均应设置缓冲装置。
4 安全线应设置双侧护轨。当安全线位于路基上时,应设置止轮土基。
5 曲线型安全线末端与相邻线的间距应能确保机车、车辆侧翻时不影响相邻线的安全。
6 安全线不宜设置在桥上、隧道内。
车站内线路的直线地段,。
主要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
序号
建筑物和设备名称
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mm)
1
跨线桥柱、天桥柱、电力照明和雨棚等杆柱边缘
位于正线一侧
≥2440
位于站线一侧
≥2150
位于站场最外线路的外侧
≥3100
2
旅客站台边缘
位于站线一侧
1750
3
连续墙体、栅栏、声屏障边缘
位于正线或站线外侧(无人员通行)
路基面外
4
接触网柱边缘
位于正线一侧
无砟
≥3000
有砟
≥3100
位于站线一侧
≥2500
位于站场最外线路的外侧
≥3100
注:,序号1主要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的距离采用3100mm。
,困难条件下,位于正线一侧不应小于2500mm,位于站线一侧不应小于2150mm。
车站内线路的曲线地段,各类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加宽。
在线路的直线地段,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的线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两正线间的线间距应与区间正线相同。
2 当两线路间无建筑物或设备时,正线与相邻到发线间、。
3 当两线路间设有建筑物或设备时,。
动车段(所)宜靠近车站设置并留有发展余地,宜纵列配置于车站到发列车较少一端的咽喉区外方。
车站及段(所)内动车组进入的到发线、折返线、出入段(所)线路、存车线、检修线、洗车线及安全线等线路应架设接触网。综合维修段(工区)内的线路可不架设接触网。
车站、段(所)内跨越电气化铁路的跨线桥,其梁底距桥下线路轨面的高度在直线地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跨越高速正线的跨线桥不应小于7250mm。
2 跨越折返线及动车段(所)内线路的跨线桥不应小于6550m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6200mm;有充分依据时,既有跨线桥不应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