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食管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食管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中 国 中 西 医 结 合 学 会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会 发 布
中 华 医 学 会
食管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
with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3-05-31 发布 2023-05-31 实施 : .
食管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1 范围
本项专家共识针对食管癌不同的发展阶段,汇总了目前循证依据较充分的 5 项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涵盖了中医药与预防、手术、化疗、放疗、姑息等不同西医诊疗手段最具优势的结合点,旨在面向广大
肿瘤专科医院、基层医院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师推广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指南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使用于本指南;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指南。
GB/T 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GB/T 32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T 3202(所有部分) 量和单位
GB/T 7714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14559 变化量的符号和单位
GB/T 15834 标点符号用法
GB/T 1583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GB/T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 1 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
1 : .
GB/T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 2 部分:采用国际标准
GB/T 20001(所有部分) 标准编写规则
GB/T 20002(所有部分) 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ISO 80000(所有部分) 量和单位(Quantities and units)
IEC 80000(所有部分) 量和单位(Quantities and units)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食管癌 esophageal cancer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 30 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
大。我均病死约 15 万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 40 岁以上。
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
下。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临床病理诊断术语,主要是上皮性组织出现异形增生性病变或非典型增生,相
当于轻度到中度非典型增生,属于肿瘤前病变,一般在 5 年后形成高级别上皮内瘤病。
Barrett 食管 barrett's esophagus
食道下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代替时,即为 Barrett 食管。Barrett 食管与食管腺癌有关。
噎膈 ye ge
中医病名,噎膈是指食物吞咽受阻,或食入即吐的一种疾病。多见于高龄男性。噎与膈有轻重之分,
噎是吞咽之时,梗噎不顺,食物哽噎而下;膈是胸膈阻寒,食物下咽即吐。噎可单独出现,是膈的前驱
症状,而膈常由噎发展而成,临床常噎膈并称。
4 诊断
临床问题:根据病理分型诊断、分期诊断和中医辨证,构建食管癌病证结合诊断标准?
推荐意见: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化验、影像学检查及内镜病理检查,可明确食管癌诊断,包括组织
病理分型、分子病理诊断、临床分期。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舌脉,四诊合参,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食
管癌临床路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症状
2 : .
早期症状(早期食管癌) 主要症状为进食时哽噎或胸骨后不适、摩擦感、食物滞留感、异物
感等。下段癌还可引起剑突下或上腹部不适、呃逆、嗳气。症状一般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常反复出现,
时轻时重,可有无症状的间隔期。
后期症状(晚期和进展期食管癌)
(1)吞咽困难(噎) 是食管癌的典型症状,呈间歇性发作,持续性存在,进行性加重,由不能
咽下固体食物发展至液体食物亦不能咽下。
(2)反流(梗、吐) 患者表现为频吐黏液,所吐黏液中可混杂宿食,可呈血性或可见坏死脱落组
织块。
(3)疼痛(痛) 胸骨后或背部肩甲间区持续性疼痛常提示食管癌已向外浸润,疼痛也可由肿瘤
导致的食管深层溃疡引起;下胸段或贲门部肿瘤引起的疼痛可位于上腹部。疼痛在进食时尤以进食热或
酸性食物后更明显。
(4)其他
①肿瘤侵犯大血管,特别是胸主动脉而造成致死性大出血;
②肿瘤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侵犯膈神经,引起膈肌麻痹,可致呃逆;侵犯迷走神经,使心
率增快;侵犯臂丛神经,引起臂酸、疼痛、感觉异常;
③肿瘤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可致气急或干咳;
④癌肿压迫颈部交感神经节,则产生交感神经麻痹症(Horner 综合征);
⑤若肺、肝、脑、骨等重要脏器转移,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黄疸、腹水、昏迷、疼痛等相应脏器的
特有症状。
体征 早期体征不明显。晚期患者因进食困难,营养状况日趋恶化,可出现消瘦、发热、贫血、营
养不良等恶病质。当肿瘤有远处转移时,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如可触及肿大而坚硬的浅表淋巴结,尤其
是锁骨上和颈部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可能出现黄疸及大量腹水。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 19(CYFRA21-1)可能对食管鳞癌的
诊断有意义。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99(CA199)可能对食管腺癌的诊断有意义。
分子基因检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可检测 HER-2 基因是否突变,评估是否有曲妥珠单抗适用指征;
检测血液或组织的 MSS/MSI 状态、PDL-1 表达水平及 TMB 水平,评估是否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适用指征。
内镜检查 电子纤维胃(食管)镜检查是食管癌诊断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食管癌的定性、
定位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内镜下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食管癌的金标准。色素内镜和超声
内镜检查可确认病变形态、范围,辅助确定临床T、N分期。
影像学检查
3 : .
胸部 CT 检查 CT 检查可以显示食管癌病灶大小、肿瘤外侵范围及程度、有无纵隔和腹腔淋巴结转
移、有无脏器转移,对食管癌的临床分期很有价值。同时,CT 检查结果还有助于确定手术方式、制定
放疗计划等。
PET-CT PET-CT 已开始应用于食管癌的鉴别诊断和术前分期,它对良、恶性食管损害的鉴别及有
全身转移和预后的判断有明显优势。
食管钡餐检查 X 线钡餐检查可观察食管的蠕动状况、管壁的舒张度及食管黏膜改变、食管充盈缺
损和梗阻程度。
中医检查
舌诊 中医认为舌体主候五脏,可辨五脏虚实;舌苔主候六腑,可察六淫深浅。舌与脏腑经络、气
血津液相关,可反映身体全局的病变。舌亦为脾之外候,与消化系统密切相关。食管癌患者舌象以紫红
舌多见,或伴有瘀点瘀斑,舌苔则以腻苔多见。
近半个世纪在食管癌高发区开展的众多食管癌舌象相关研究亦证实了上述病机特点,并部分揭示了
食管癌发生的病机演变规律。研究发现:正常人、食管上皮细胞轻度和重度增生及食管癌患者舌象中青
紫舌百分比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升高;且食管癌患者紫、红舌较多,健康对照者以淡红舌为主;晚期患者
紫舌比例明显高于早期患者[3、4]。贾立群等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 2 万余例食管癌高危筛查人群的舌象
特征分析进一步揭示了食管癌癌变过程中存在由热向瘀转化的病机演变规律,提示食管癌初起表现为
“热”象,耗损阴津,日久化瘀,致使食道逐渐狭窄,瘀血阻滞于食道而成本病。
脉诊 脉象是中医临床辨别病证的重要依据之一,脏腑气血发生变化时必然在脉象上有所体现,早
中期食管癌多为痰瘀互结,故脉象常见弦(滑)涩脉,而晚期食管癌多为气阴两虚,故脉象常见细弱脉。
西医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化验、影像学检查及内镜病理检查,可明确食管癌诊断,包括组织病理分型、
分子病理诊断、临床分期。
组织病理学分型:(1)鳞状细胞癌(2)腺癌(3)小细胞癌(4)其他
分子病理:HER-2 基因、EGFR 基因、MSS/MSI 状态、PDL-1 表达水平、TMB
临床分期: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定有重要意义。目前食管癌的 TNM
分期采用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Cancer, AJCC)2017 年颁布实施的第 8 版
食管癌 TNM 分期标准。
中医辨证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食管癌临床路径)
现代中医文献对食管癌病机认识广泛,利用证素判断方法对近 30 年中医诊治食管癌相关文献进行
回顾性分析发现:食管癌证素组合规律揭示出食管癌的发病机理存在痰瘀互结、毒火热互生的实性病变
[3]
关系,中晚期多存在阴津亏虚与内燥互存、血虚与气滞互存的虚实夹杂病变关系 。
食管癌早期偏气结,痰凝不甚,多表现邪盛正不衰;中期津伤热结,痰瘀交阻;后期津枯血少,气
虚阳微。
(1)痰气互结
4 : .
临床表现:吞咽梗噎,胸膈痞满,泛吐痰涎,病情可随情绪变化而增减。舌苔腻,脉弦滑。
(2)血瘀阻膈
临床表现:饮食难下,食入即吐,吐出物如赤豆汁,胸膈疼痛,肌肤枯燥,形体消瘦。舌质紫暗有
瘀点、瘀斑,脉细涩。
(3)阴虚热结:
临床表现:食入格拒不下,入而复出,形体消瘦,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五心烦热。舌质光红少津,
脉细弦数。
(4)气虚阳微:
临床表现:水饮不下,泛吐多量粘液白沫,形瘦神衰,畏寒肢冷,面浮足肿。舌质淡紫,苔白滑,
脉弱。
5 治疗
中西医结合预防食管癌癌前病变方案
临床问题:根据食管癌癌前病变诊断,采用的未病先防干预方案?
推荐意见:如下。
内镜检查 经内镜观察与碘染色后发现可疑病灶均应咬取活检。(具体方法参见国家卫生健康委
办公厅 2019 年 6 月 18 日印发的“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与《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
前病变筛查共识》(2019 年,新乡)[5]
食管癌前病变中医治疗方案
(1)适用人群:经内镜检查确诊为食管癌癌前病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 Barrett 食管)
(2)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推荐增生平片预防癌变[6](证据级别:A,弱推荐)。
增生平片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组成:山豆根、拳参、败酱草、夏枯草、白鲜皮、黄药子
用法:口服,8 片/次,日两次,6 月为一疗程。
证据概要:通过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观察,将 449 例食管上皮增生的患者随
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00 例,口服增生平;对照组 149 例,口服安慰剂,观察时间 6 个月,结果显示治
疗组好转者 193 例(%),对照组好转者仅为 34 例(%),两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
(3)Barrett 食管 Barrett 食管已被证实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 [7]。中医认为 Barrett 食管多
由于肝胃失和、痰气郁结所致,推荐苓桂半夏汤预防癌变[8](证据级别:B,强推荐)。
苓桂半夏汤(出自《四圣心源》)
功效:疏肝解郁、和胃降逆为主,辅以清泄热浊、活血止痛
组成:瓜蒌 24g、柴胡 12g、郁金 12g、丹参 12g、赤芍 12g、茯苓 12g、泽泻 9g、鳖甲 9g、浙
5 : .
贝 9g、半夏 9g、桂枝 9g、甘草 9g、生姜 6g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 2 次温服。
证据概要:84 例 Barrett 食管患者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 42 例给予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治疗,
研究组 42 例给予苓桂半夏汤配合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治疗,两组均以 6 周为 1 个疗程,持续治疗 3
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均<) ,且研究组显著低
于对照组(P<);研究组临床综合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VS %,P<) ; 两
组病变黏膜 Cox-2 和 Ki-67 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均<)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
中医围食管癌手术诊疗方案
临床问题: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方案?
推荐意见:如下。
可切除食管癌手术推荐 在早期阶段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在中晚期阶段,通过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也可以使其中一部分患者达到根治。详见表 1。
表 1 可切除食管癌的治疗专家推荐
分期 I 级专家推荐 II 级专家推荐 III 级专家推荐
cTis-cT1aN0 内镜下切除(2A 类证据) 食管切除术(2B 类证据)
cT1b-cT2N0(胸段食管癌) 食管切除术(2A 类证据)
cT1b-cT2N0(颈段或胸段食管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化疗(2B 食管切除术(必要时切
癌距环咽肌<5cm) 类证据) 喉)(2B 类证据)
cT1b-cT2N+ or cT3-cT4a any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食管切 新辅助化疗+食管切除术(1B
N(胸段食管癌) 除术(1A 类证据) 类证据)
cT1b-cT2N+orcT3-cT4a any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化疗(2B 根治性治疗+食管切除术
N(颈段或胸段食管癌距环咽 类证据) (必要时切喉)(2B类证据)
肌<5cm)
可疑累及周围器官但未明确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1A 类证 新辅助化疗(1B 类证据),评
cT4b(胸段食管癌) 据),评估后行根治性切除 估后行根治性切除
注:根据 2022 版 CSCO 食管癌诊疗指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按照 CSCO 诊疗指南证据类别及推荐等
级。强推荐。
食管癌围手术期中医药治疗
(1)适用人群:食管癌切除术前及术后患者
(2)术前改善机体状态 食管癌患者术前往往因为进食量不足,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等,直接影响患者耐受力,也不利于术后康复。西医的营养支持往往以外源性补充为主,未能从根本上
改善机体功能。推荐六君子汤加减[9](证据级别:B,强推荐),增强患者机体抗病能力,提高患者对
手术的耐受性。
六君子汤(出自《医学正传》)加减
6 : .
功效:健脾止呕、理气除湿
组成:党参 10g、黄芪 15g、白术、茯苓、陈皮各 9g、法半夏 10g、炙甘草 6g
用法:每天1剂,至少服用1周,术前停服
证据概要:62 例符合手术条件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0 例,对照组 32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