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塔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塔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塔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一般说明
起重机必须符合制定图纸规定的基础上工作。
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训练,了解机械的构造和使用,必须熟知机械的保养和安全操作规程,非安装、维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攀登塔机。
起重机正常工作气温为-20℃~+40℃,风速低于6级。
起重机每转移一次工地重新安装后,必须进行空载、静载、动载试验后方能进行吊装作业,其静载试验吊重为额定载荷的125%,动载试验吊重采纳额定载荷的110%。
,除塔机本身备有照明外,施工现场必须备有充分的照明设备。
司机室内禁止存放润滑油,油棉纱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冬季用电炉取暖更要注意防火。
起重机必须有优良的电气接地措施,防止雷击,遇有雷雨,严禁在底架的四周走动。
塔机应定机定人,专机专人负责制。非机组人员不得进入司机室和擅自操作,在处理电气事故时,必须有专职人员二人以上。
2.起重机的塔身升、降作业
在整个塔身升、降作业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指挥;专人照管电源;专人操纵液压系统;专人照管顶升横梁,塔身踏步和爬爪;专人紧固螺栓;专职司机操作塔机。非有关作业人员不得登机。
升、降工作应在白天进行,假设遇特别状况,需在夜间工作时,必须备有充足的照明设备。
只准在4级风以下进行顶升作业。如在作业过程中,突然碰到风力加大,必须停止工作,并紧固连接螺栓,使下塔身连接为一体。
顶升前必须放松电缆,使电缆放松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
升、降过程中,应把回转部分紧紧刹住,严禁回转及其它作业。
在升、降过程中,如发现故障,必须马上停车检查,非经查明真相和故障排除,不得持续进行作业。
每加高一节标准节,必须先把该节与塔身连接好后,方可持续加高下一个标准节,只能拆该节与塔身及下支座的连接螺栓。不得提前拆卸塔身的其它大螺栓。
两个爬爪因一定时间内不用产生锈蚀或运输碰撞等原因,很可能不能自动恢复到水平状态,故在加进或拆掉标准节时,必须事先对两爬爪进行仔细检查。
塔身加高过程中两爬爪是自然翻过踏步的。而在塔身下降过程中,当顶升油缸收缸时应拉起爬爪以避过踏步。当顶升油缸需要换步时再用爬爪支承踏步。
,必须是两端放入踏步内,且与踏步优良地贴合。
,必须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和收尾工作,应对液压系统进行检查,作空载试车,检定安全压力,特别在顶升以后,各连接螺栓应按规定的预紧力紧固,不得松动,爬升套架滚轮与塔身标准节的间隙应调整好,操作杆应回到中间位置,液压系统的电源应切断等。
3.起重机的操作
必须严格执行ZBJ80012-89《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的有关规定,司机必须是按劳作人事部门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并取得合格证者。
,方可进行操作,操作前必须鸣笛,操作时要精神集中。
,不许超载使用。
,并禁止用于拔桩等到类似的作业。
,并不得在工作中进行调整或修理机械等作业。
。
、电气系统保护装置的调整值及其它机构,结构部件的调整值〔如制动器、限位开关等〕,均不同意随意更动。
,要依据工程特点注意互相间的位置,并采纳不同标高的方法,以避免塔机的起重臂,平衡臂互相碰撞,以及与建筑物碰撞。
,回转机构松闸,吊钩升起。
八、安全装置的调整
塔式起重机在每一次安装完成后,都要对安全装置进行调整、校对、测试,符合规定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图7-1〕
调整时,所吊重物离地,小车能够运行即可,变幅小车以低速运行。每次调整前都要使塔机先稳定,起重臂不上下晃动时,才能开动小车运行。
(50米臂为例)
a、在幅度26米以内吊重3090千克,调整位于塔顶处起重力矩限位器中开关S7-4的螺杆,开动小车,使其在26~27米的幅度〔至塔身中心〕范围内,使开关S7-4动作,蜂鸣器发出断续声响,作出预警信号。
b、将小车往内开几米,恢复正常速度,然后再往外开,直至重新报警。
c、将小车往外开,调整开关S7-1螺杆,使小车在28~29米处开关S7-1接触、KA5动作,电路断电,小车不能向外变幅,吊钩不能上升。指示灯H5亮,蜂鸣器发出长鸣声报警。断电时,幅度接近小值比较理想。
d、重复前三项动作三次,记录下每次报警时和断电时幅度,检验其重复性。
在幅度10米时,吊重6000千克,将小车往外开,直至报警,此时的幅度值应在15~16米之间。
小车往内开几米,恢复正常速度。
待塔机稳定后,重新把小车往外开,直至断电,此时的幅度应在16~17米之间。
重复前三次动作三次,测出报警幅度和断电幅度,均在上述要求范围内即可。
吊重1570千克,小车向外开,直至报警,此时幅度应在46~48米处。
b、小车往回开几米,恢复正常速度。
C、待塔机稳定后,重把小车往外开,直至断电,此时,幅度应在48~50米范围内。
d、重复前三项动作,测出报警幅度和断电幅度均在上述要求范围内即可。
将小车开至起重臂中部26米范围处,吊重3090千克,提升离开地面少许,%的小砝码。调整力矩保护器S7-2行程开关,使继电器KA5动作,这时起重机应不能再提升和不能向外增幅;报警蜂鸣器长鸣声报警。卸下小砝码,再次加载;重复三次,调整准确为止。
在幅度10米以内,吊重6000千克,提升离开地面少许;%的小砝码。这时起重机应不能再提升和不能再向外增幅;报警蜂鸣器长鸣声报警。卸下小砝码,再次加载;重复三次,调整准确为止。
将小车开至起重臂外终端;吊重1300千克,提升离开地面少许;%的小砝码,这时起重机应不能再提升和不能再向外增幅;报警蜂鸣器长鸣声报警。卸下小砝码,再次加载;重复三次,调整准确为止。
将小车开至26米80%〔〕范围内,吊重3090千克;调整力矩保护器S7-3行程开关,使继电器KA6动作,这时小车应不能快速向外增幅运行。只能慢速向外增幅运行。将小车往里开回,再往外开;重复三次,调整准确为止。
将小车开至50米80%〔40米〕范围内,吊重1300千克;这时小车应不能快速向外增幅运行,只能慢速向外增幅运行。将小车往里开回,再往外;重复三次,调整准确为止。
吊钩采纳四倍率工作。〔图7-2〕
〔幅度不能大于28米〕
,吊钩以低、高二档速度各升降一次,不同意任何一档产生不能升降现象。
,同时调整位于起重臂根部的起重量限制器开关S6-1,起升后切换至高速,调至S6-1动作,使H3超重换速成指示灯亮,换速继电器KA3动作,起升速度自动进行换速,限制起升在低速运行。
,直至确认超重换速指示灯能准确无误发亮警告为止,此时吊重应在3050~3100之间,接近小值较为理想。
〔幅度不能大于16米〕
吊重6000千克,吊钩以低档速度升降,要求升降自如。
再加吊重20千克,同时调整起重量限制器开关S6-2,以低速起升,假设能起升,升高10米左右后,再下降至地面。
重复b项全部动作,再调整重量限制器开关S6-2直至继电器KA4动作,低速档不能起升。超重指示灯H4亮,蜂鸣器发出长鸣报警,此时吊重应在6050~6100千克之间,接近较少值较为理想。
重复c项动作二次、三次所得之重量应基本一致。
、低度限位装置
起升机构采纳DXZ-4多功能行程限位器作高、低位的自动减速和限位作用。当起升高度发生变化或滑轮组倍率不同时均应重新调整。调整方法如图7-3。
将吊钩提升到距预先设定最高位2米左右停机。调整轴2Z,使记忆凸轮2T转至使微动开关S5-3动作切换〔调整时应使凸轮3T与2T堆叠,以免动作干扰〕,并拧紧螺母,再将吊钩提升至预先设定最高位处停机〔此过程起升速度应自动慢速运行,否则应检查S5-3接线是否相符〕。按程序调整轴1Z使凸轮1T转至使微动开关S5-1动作,使起重机不能起升;拧紧螺母。再反复进行验证和修正,达到在最高限位前自动减速运行,到达设定最高限位时自动终止提升运动,无误为准。
将吊钩下降至距地面2米处左右停机,调整3Z轴,转动凸轮3T动作S5-4微动开关,紧固螺母,,此过程下降速度应自动慢速行驶,否则检查S5-4接线是否相符〕;调整4Z轴,转动凸轮4T将微动开关S5-2动作使起重机不能下降;拧紧螺母。重新进行反复修正,。
、后限位装置〔图7-4〕
小车变幅机构采纳DXZ多功能行程限位器作自动减速和前后终点限位用,当起重臂安装长度改变应重新调整。
〔向前〕限位的调整:
,调整2Z轴将记忆凸轮2T转至将微动开关S8-3动作换接〔调整时同时使凸轮3T与凸轮2T堆叠,以避免可能的干扰〕,拧紧螺母,再将小车开至距缓冲器前约200mm处停车,调整1Z轴使凸轮1T转至将微动载关S8-1动作后拧紧螺母。再进行反复检验修正至小车向前运动接近臂尖前自动减速运行至终点自动停止运行为准。
〔后退〕限位的调整:
,调整轴3Z转动凸轮3T将微动开关S8-4动作后紧固螺母,然后再向内运行至距根部缓冲器200mm处停车,调整轴4Z转动凸轮4T将微动开关S8-2动作后紧固螺母。再反复修正至小车向内运行至接近根部时自动减速运行至后终点自动控制停止运行为准。
〔图7-5〕
回转机构采纳DXZ-2限位器作回转限位以保护悬挂电缆,避免缠绕。调整时先将调整轴1Z转动使1T凸轮压触开关S9-1动作,这时应不能向左回转。操纵塔机向右回转,使起重臂定位于2圈左右处,调整2Z轴使2T凸轮压触S9-2开关动作,这时应不能持续向右回转。重复动作使左〔右〕均能限制在2圈自动停止回转运动为准。
,符合国家气象数据,因用户检测手段限制,请不要随意调整。
,起重机的任何部位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以避免起重机结构进入输电线的危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