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小石潭记》ppt课件(第二课时).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石潭记》ppt课件(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海洋里徜徉知识 2025/5/6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石潭记》ppt课件(第二课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石潭记》ppt课件(第二课时)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石潭记》ppt课件(第二课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
一、目标与任务
◇目标
1.能正确朗诵课文,疏通文意,
2.积存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重点关注本文的词类活用现象。
3.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与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写的方法。
4.反复朗诵课文,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任务
本课3课时完成。第1、2课时同学自学结合教师讲解,第3课时复习检测,同学学习。
二、预习与自学
,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通读课文,了解这篇游记的主要内容。
“预习提示〞,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重点注意弄懂文言字词的意思,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文言字词,听课时注意做好笔记。
三、讲解与答疑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小石潭记》说是《永州八记》之一。
柳宗元年轻的时候,文学与政绩的声名都很高。他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永州八记》是山水游记,写的都是当时永州四周的一些山水风光。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8篇。其中以《小石潭记》最为著名。
3. 记:古代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往往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
篁竹 huáng 清洌 liè 为坻 chÍ
为屿 yŭ 为嵁 kān 佁然yĭ
俶尔 chù 翕忽xī 差互cī
寂寥 liáo 悄怆 chuàng 幽邃suì
,理解文章意思
①依据课下注释朗诵全文并口头翻译课文。
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留——保留原有的专有名词
删——删除一些语气词
换——将单音节实词替换为双音节词语
补——添加出容易省略的主语、介词或宾语
调——倒换原句颠倒的语序
②标记好自己不太清楚的语句。等待老师讲解时做好笔记。
,注意好句中停顿、语言的节奏。教师逐段讲解,重点讲解每段关键文言字词的意思,帮助同学通过翻译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段:
重点词句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向西
水尤清冽 寒冷
动词“行、隔、闻、伐、取、见〞。采纳“移步换景〞的手法,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勾人的悬念和探奇的情趣,暗含着作者的心情。
第二段:
重点词句 1〕日光下澈 向下,澈,穿透
2〕影布石上 照映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
写作方法:侧面描写、互相映衬
第三段:
重点词句 1〕明灭可见 或现或隐
2〕斗折蛇行 像北斗星那样 、像长蛇爬行那样
3〕其岸势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那样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第四段:
重点词句 1〕以其境过清 因为、凄清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离开
研讨: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加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以乐衬忧,更加特别作者内心的忧郁心情。

四个小节各主要写了小石潭的什么?
〔1〕石〔潭石〕——奇
〔2〕水〔潭水〕——清〔写鱼是为了写水,侧面烘托〕
〔3〕势〔潭势〕——曲
〔4〕境〔潭境〕——幽
写作顺序:
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同游之人
本文主旨
生动写出了小石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寂之情。
四、思索与学习
第一课时思索与学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字 。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 。 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 〞。
2.《 》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即唐代的 、 和宋代的 、 、 、 、 、 。
4.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以 为主,往往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本文是一篇 。
柳河东 唐 “韩柳〞
2.《永州八记》
、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4. 叙事 山水游记。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  〕竹 卷〔  〕石底以出 为坻〔  〕 佁〔  〕然不动
寂寥〔  〕无人 翕〔  〕忽 幽邃〔  〕 俶〔  〕尔远逝
参〔  〕差〔  〕披拂 悄〔  〕怆〔  〕幽邃 
huáng quán chí yǐ liáo xī suì chù cēn cī qiǎo chuàng
三.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    〔西: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________〕
。      〔空: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乐 3. 在空中
四.把以下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翠绿的藤蔓,〔树枝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五、背诵课文第1、2两段
第二课时思索与学习
一.理解课文,完成填空
:发现小石潭、    、     、 、同游之人。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都用了 的修辞手法。
,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 。
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 3. 孤寂之情
二.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明灭可见。    〔斗:_________蛇:_________〕
。      〔犬牙:____________________〕
,凄神寒骨。    〔凄:_________寒:_________〕
像蛇那样 3. 使…感到凄凉 使…感到寒冷
三.把以下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明灭可见。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悄怆幽邃。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不能够长期停留,于是记下了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
3. 使我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四.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第三课时思索与学习
一.文言词汇积存

〔1〕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 〕
不可久居 〔 〕
〔2〕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隶而从者 〔 〕
〔3〕清 水尤清冽 〔 〕
以其境过清 〔 〕
〔4〕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5〕以 全石以为底 〔 〕
卷石底以出 〔 〕
以其境过清 〔 〕
〔6〕乐 心乐之 〔 〕
似与游者相乐 〔 〕
〔7〕为 全石以为底〔 〕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
〔8〕差 参差披拂〔 〕
其岸势犬牙差互〔 〕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名词作状语,〔 〕
(2)皆假设空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 〕
(3)日光下澈 名词作状语,〔 〕
(4)俶尔远逝 名词作状语,〔 〕
(5)潭西南而望 名词作状语,〔 〕
(6)心乐之 形容词作动词〔 〕
(7)凄神寒骨 形容词作动词〔 〕
(1)乃记之而去 古义: 今义:
(2)崔氏二小生 古义: 今义:
二.阅读下文,完成相关试题。
  近腊月下,夜登华子冈,辋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者②,携手赋诗,步仄迳③,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④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⑤,麦陇朝雊⑥。斯之不远,傥⑦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有删节〕
注:①辋〔wǎng〕水:车轮状的湖水。②曩〔nǎng〕者:从前。③仄〔zè〕迳:狭窄的小路。④鯈〔tiáo〕:一种条状的鱼。⑤皋〔gǎo〕:水边的高地。⑥雊〔gòu〕:雉鸡叫。⑦傥〔tǎng〕:同“倘〞,假使,如果。
1. 给加点字注音。
  村墟〔  〕 夜舂〔  〕
  僮仆〔  〕 吠声〔  〕
2. 解释加点的词。
当待春中:
白鸥矫翼:
斯之不远:
从我游乎:
3. 翻译以下句子。
  〔1〕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2〕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一.
1.〔1〕大约 可以,能够〔2〕由 跟随〔3〕清澈 凄清 〔4〕约数 地方、处所
用 而,不译 因为 〔6〕以…为乐 嬉戏、逗趣 〔7〕动词,“作为〞 成为
〔8〕形容词,长短不一 动词,交错
2.〔1〕向西 〔2〕在空中 〔3〕向下 〔4〕向远处 〔5〕向西南
〔6〕以……为乐 〔7〕使…感到凄凉 使…感到寒冷
3.〔1〕〔古〕离开  〔今〕前往,到某处
〔2〕〔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二、
1. xū chōng tóng fèi
 2. 春天里; 强壮的羽翼; 这样的时间; 跟随
 3.〔1〕寒冷的山间那远处的火光,在山林处忽隐忽现。
  〔2〕村落那夜间舂米的声音,又同稀疏的钟声相间。
 4. 作者游华子冈虽然是在深冬寒夜,却描述了众多的景物,而且这些景物动静相映,音响和谐,极具活力,并引起作者对更加美好的春天的憧憬。因此,可以推断王维当时是充满激情而富于朝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