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妻爱如春-散文(精选篇) 】是由【44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妻爱如春-散文(精选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妻爱如春-散文(精选篇)
篇1:妻爱如春-散文
妻爱如春-散文
万物萧瑟的冬天,寒冷演变成垂挂的冰凌,变成呼呼的寒风,变成那天空中纷扬的雪花……亘古以来从来没有改变的规律,春节总是在这样寒冷的冬天之后。正因了冬的严寒,人们才有了对春的渴望。普天之下,爆竹轰鸣着春的歌声,春联绽放着红红的笑脸,人们送走了冬天,迎来了春天的第一缕阳光。
是的,当春天的第一缕阳光升起,暖暖地阳光照耀大地的时候,一切都生机无限。虽然春寒料峭,但脚下的土地在动,那是小草的生机破了冰冻;可以看到鸳鸯搅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春水,划着它们同心的圆……春天就是希望,春天就是生机,春天就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是的,自然界的冬天令人的肌肤生疼。心里的冬天更加残酷。想象一下,一个人徘徊在情感的荒园,那里充满了寂寞的寒风,堆积了孤独的积雪,满河的冰凌划破了渴盼的心房……
还要一个人走下去吗---在这样的、心灵的冬天?
自古以来的痴情恋者,都在寻觅一份真情,那份真情就是驱逐心寒的春天,就是一生携手相伴的爱恋。慢慢地找寻,茫茫人海里满是寻觅的身影。人类永没有停息对真爱的追求,没有停止对心灵春天的渴盼。
回首,有一条路踩下了我孤独的足印,那是一串曲折的足印。下脚处有心痛的印迹,抬脚处有无奈的艰难。
冥冥中的'注定正如春天就在寒冬之后一样的规律。当我踏着曲折的足印,踩碎孤寂的时候,我的手被她温柔的握住。于是,心冰慢慢地融化,春意盎然。
相知,是因有着共同的爱好,有着共同的心灵牵系,字里行间透着善美的真情;相恋,来源于内心的情感,思念分秒,牵挂时时,想到她时会伴着心跳自然地默念她的名字;相拥,每天的早晨醒来,脑海里是她的音容笑貌,第一眼闪过的是她的短信消息,于是,当两人相遇会自然而然地把她揽入怀里,任心里的相思通过拥抱释放无余;相约,相约就这样一生一世,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手心里永远存放她的温柔。
手相牵,心便相系。那积在心里的爱恋正如经过冬天的小草儿萌芽,冲破了冬的包围,钻出了孤寂的封锁,变成了对她深情的呼唤:爱妻。
妻爱如春。有了爱妻生命里便不再有冬天。因为有她时时的问候,有她缠绵的叮嘱,有她含爱的呵护,有她柔情似水的抚慰,有她共担风雨的付出,有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我的心里,爱妻就是悬在天空里暖融融的春阳,她的光热透过一切暖着我的胸膛。
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
在春天的阳光下驻足,与她共同踩下一双足印,那是两人牵手的起点。从此之后,生命的路程将是这样的一串牵手走过的足迹……
篇2:童年如春散文
童年如春散文
童年恰似一张白纸,一点一点地被涂上春天般的色彩;一旦上色,谁也擦拭不掉。我想,也没有人舍得去擦掉。即使有,也会像一面铜镜一样越擦越亮,越擦越生动;即便有些色彩自己并不喜欢,间或是阴影和苦难。如果青春是一部励志的电影,那么童年就是一张对号入座的电影票。不管影片是悲剧还是喜剧,带给自己的是欢笑还是忧伤;可以无奈地中途离场,却无法退票。童年是美的,尤其在回忆中更加美好,哪怕只剩下一些模模糊糊的、支离破碎的片段,都会让人回味悠长,心动不已。
家乡是父亲的脸,写满朴实;家乡是母亲的目光,生长牵念。我回来了,是在前年的春天。春天里我可以坐在那棵自己种植的树下,用一丝丝一缕缕暖暖的阳光,融化心头所有的杂念;等候绿芽爬满树枝,花儿次第开放,尽情地回首愉悦的童年……
我的童年总在乡村里展开,永远只有春天。一河春水弯弯曲曲,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流淌,把美丽的乡村分割开来。北边的山高耸入云,咄咄逼人,就像母亲一样;因为是父亲师父的女儿,所以很强势。她总是父亲面前指手划脚,在我们兄弟姐妹耳边不厌其烦地念叨,用手比划着,解放前她家曾经有多少多少银元,有多少数不完的纸钞;原来是如何的富足,如何安逸。那时,真想回到母亲唠叨的以前,逃脱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去过那种富足生活。南边的山势相对宽阔,就像父亲的胸怀,包容着母亲;把剩余的宽阔留给了水田、沟渠、山丘和散落的村庄。富裕,或者父辈祖辈富裕的人,都住在北边山脚下的街上。一块挨一块的青石板,镶嵌起来的街道,并不长;走的人多了,亮滑滑的。街道两边低矮、古朴的木屋,是炫耀的资本,把眼红给了南村的人,也把和谐给了南村的人。
由于街上大大小小的孩子多,拉帮结派扮解放军抓日本鬼子满街疯跑;成群结队下河洗澡,然后去南村的庄稼地里,偷还未成熟的玉米棒子,葵花,芝麻,胡豆;总之,惹是生非打架造孽是常有的事儿。
若是有家长牵着自己挨了打的小孩,登门兴师问罪,双方家长免不了护短,几句不和,会毫不客气地互相指着鼻子揭短,戳着脊梁骨,在伤口上撒盐,叫骂不停。小孩不计仇怨,早已悄悄溜走玩去了,街上顿时热闹了起来。有探头门外张望的;有驻足观看的;有搬出板凳坐在自家门口,幸灾乐祸听着两家的短,以便日后派上用场的;好心的、好事的;不由自主地聚拢起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地掺合和劝导。这样的场面,母亲成为主角的机率不少,悄悄溜走的要么是大哥,二哥;要么是三哥和我。我小,又有几个哥哥罩着,更是天不怕地不怕,没少挑事儿。大人们就算是门对门,为小孩发生了争执,都会暗暗下定老死不相往来的决心,来维护自家的尊严;但总也经不住初一十五的时间调和,又和好如初了。假如有人问起和好的缘由,大人们都会陪着笑脸,用“远亲不如近邻”的理由,或者用“牙齿和嘴唇亲如一家,哪能没有磕磕碰碰!”的比喻搪塞过去。
母亲的强势我和其他的哥哥姐姐都是领教过的,稍有不慎,耳朵就会扭得生痛,拉得老长。童年是玩大的,总也玩不够似的。因为贪玩经常忘了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要是第二天被老师告发,那一顿好打没商量。每每母亲拿出那把象征家法的毛竹条子,我才发现自己玩得有多过火,才慌忙做好应急的准备。当母亲手中的毛竹条子还未打在身上,我会双脚齐跳,生吞活剥一般哇哇地大叫,哭喊自然会惊动下隔壁八竿子打不着的母亲结拜的小姨。不得不说,那时小姨是我心中最美的保护天神,每逢危难,她都会从天而降,遇事呈祥。小姨刚刚跨进大门,我贼一般地逃窜到小姨的身后:哼,看小姨怎么收拾你!心里想着,抱着小姨的大腿,故意哭得更响更加伤心。小姨会板起漂亮的面孔夸张地说:自己的孩子怎么能下死手打呢?哪有孩子不犯错的嘛。母亲怒犹未尽,会叹一口气说:我不教训教训这满街疯跑,招是惹非的狗东西,他会上天入地,不知道爹妈姓啥。小姨啊!自古黄荆条子出好人,不打不成才啊!一般这时候小姨会把藏在身后的我,推到前面,塞给我一颗糖果,数落母亲的不是:你看看,你看看。就算是捡来的野孩子,也不至于给你打傻了噻,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呢!我私底里剥开糖果,塞进嘴里,不由暗暗好笑。母亲雷声大雨点小的招式套路早已烂熟于胸,不过是挠挠痒而已。接下来,我猜母亲一定又会说那一句“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天飞。”的话了。
人家说严父慈母,我家刚好反了过个,是慈父严母。那时根本不懂母亲是在播种春天,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差,能根粗苗正的成长。浇水和施肥,自己自然体会不到那是在呵护;当培土偶尔不小心刨到了树根,碰破了皮,那疼痛好一段时间是挥之不去的,所以我更愿意接近父亲。
父亲个子不高,消瘦,精干;祖传的铁匠,做过厂长是他一生唯一的辉煌。听说父亲原来讨了一个妈妈,不生孩子,迫于奶奶封建余毒的威力,找了“无孝有三,无后为大。”由头,反正是给退了。父亲当时是怎样的纠结和失魂落魄,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或是为了转嫁悲痛,或是觉得租传的技艺不能出人头地,所以拜倒在外公的门下潜心向学。至于是不是看上了他老人家的二女儿,故意所为,大人的隐私小孩是不敢去查明真相的。父亲的好学,终究赢得了外公的称赞,俘虏了母亲的芳心。
为了躲避家里一日三餐难以下咽的红薯,玉米糊和野菜,我每每中午放学便跑到父亲的厂里,为的是一顿白花花、香喷喷的米饭。所以父亲工作时的场景,历历在目。炉火在风箱的吹动下,火苗乱窜,嗤嗤作响。父亲虚着眼睛,不紧不慢翘起盖火,露出一条缝,时时捕捉火候。只见他的手一摸来回抽送风箱的徒弟,拈出一块烧得通红,极为不规则的铁块放在铁砧上,徒弟一转身抡大铁锤和着父亲铁锤的指挥,一上一下来回交错,打一锤,吆喝一声。红红的铁屑四溅,飞向脸上,掉落脚背,都顾不上疼痛。叮叮当当的捶打声,夹着铿锵的吆喝声,像节奏欢快而又惊心动魄的打击乐,把“趁热打铁”的情景发挥得淋漓尽致。要不了几个回合,汗水爬满额头,湿透衣背;但父亲铁钳上的铁块,会魔术般地变成铁瓢,或是锅铲,锄子,菜刀一系列形态各异的农具、用具。刀口快,形状美;甚至打造的火钳可以夹起地上的绣花针。父亲的技艺无不让十里八村,左邻右舍取货的人啧啧称奇,更是让同事钦佩不已。
父亲有求必应,又乐意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事,人缘自然就好。工厂食堂的钟声,总比上课的钟声好听,容易激发诱惑。我迫不及待地跑向食堂,拿出碗筷,端坐在高高的桌子旁。陆续赶来的同事,会自主地从本不充裕的瓦罐中,撬给我一筷子米饭,要不了多少时间,碗里就满满的,香喷喷的。父亲微笑着、低着头等同事走开,才抬头斜盯我一眼,并没讨厌我喉下夺食的行径。父亲似乎不饿,拿起筷子一点一点地给我添加,直到我美美地吃饱,自己才吃上几口,总还会剩下一些悄悄地带回家,留给哥哥姐姐。,父亲会说:一人吃了牙生疮,大家吃了喷喷香。我害怕牙生疮,自然就不闹了。
那一年,我怎么也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把街上值得骄傲的蜗居,让给他的三弟,趟河搬到对面的南村,生生地把我和哥哥姐姐们扔给田间地头。拾麦穗,挖野菜,捡破漏;即使身在春天,却感觉不到春天的温暖。我逐渐与街上的伙伴疏远,害怕听到曾经的伙伴追着我骂“乡巴佬儿”。许是为了填补我心中的失落和自信,父亲去县城开会学习,破天荒地带上了我。任何的第一次都充满着新奇,记得上公交不久,我就闹出了笑话。车在路上奔驰,我摸摸这里,望望哪里,突然发现车窗外公路两旁的大树,拼命往回奔跑。我冒然地问:爸,外面的树,跑得那么快,也是去开会吗?问话刚完,车内的乘客一阵莫名其妙的大笑,羞得我钻进父亲的怀里闭上眼睛不敢抬头。
进了县城道路宽阔,街市整洁,人山人海;我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有多精彩。父亲开会之余,带着我逛公园,游街市,还去看了一场电影。那时的电影是无声的,只有字幕。当电影开幕,父亲就自言自语从片名开始轻轻地念叨:“《闪闪的红星》……”我从父亲的念叨声中,似懂非懂了一些情节。换片的时候父亲问我:“你认识那些字吗?”我摇头。父亲又问:“你想认识那些字吗?”我点头。父亲再问:“那你整天在街上和你的伙伴一起惹是生非,你能去认识字吗?”我低头。父亲接着问:“回家以后,你该知道怎么做了吧!”我望着父亲,舔食嘴里的水果糖,不敢回答,只觉得眼睛有些湿润。
回家的时候,父亲跑遍全城,给我买了一颗红红的五角星,就像潘冬子八角帽上的一样。我不知道父亲是发觉我内心深处,对五角星的喜爱,还是另有什么含义。不过以后每每做功课,我都自觉不自觉地将那颗五角星放在面前。看着他,就好像有了动力。
南村的夜更宁静,月亮更清澈;微风轻拂,满院花香。凡是有月亮的晚上,母亲会想方设法准备一些野果,粑粑。我和哥哥姐姐都搭来凳子围着父亲,一边吃着,一边听他讲戳壁偷光、安安送米、钟馗捉鬼的故事。或许哥哥姐姐更能体会父亲故事中的用意,是在潜移默化勤奋、孝道、勇敢和正义。而我,迷恋的是父亲那只长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我的背脊,卷曲在他的怀里,体味绵绵不绝的爱意,安然的熟睡。
父母亲手搭建了一片春天,童年的故事总在春天里荡漾,永远没有结尾。情节不管在掌控之中,还是在意料之外;不管是和风细雨般生动,还是凄风苦雨般沉重,我都希望能够无休止的延续。那么,坏的习惯可以有时间改变,希望有时间实现;和风细雨会有时间更加缠绵,凄风苦雨有时间变成彩霞满天。
篇3:曼妙如春散文
曼妙如春散文
时钟滴答滴答地响着,始终都是那样一个节奏,单调得教人几乎已快要忘了它的存在,而岁月、就在这机械平淡的走动中悄然而逝。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了,仿佛一下子看到了自己的成熟,就像这个春天,若有若无地根本让人看不到过程便已想直接跳入夏天了。
一直以来并没有对岁月或是年龄那样留意过,只是在那惊人的一瞥之下才发觉原来人生已过近半了。
想想有一些好笑,年轻的时候似乎总怕自己显得不够成熟而让人看轻了自己,于是总要在无人处用双手在稚气的脸上硬生生挤出几道自认为象征着成熟的褶印,而当时光渐渐老去之后,对着镜中似曾相识的旧时容颜,无论有多么的不情愿,也只有暗自嗟叹的份儿了。等到真正长大了、成熟了,才知道有些东西并不像想象当中的那样美好,有些东西只有在经历过了才懂得分辨是非曲直,有些东西只有在失去之后才明白拥有的幸福,有些东西在伤过了才了解不是所有的美丽都值得探究。
最近似乎迷上了对“岁月”的研究,许是因为渐渐无法抓住的青春的影子吧,也或许是越来越对失去的岁月感到遗憾吧,所以总是在慨叹中似乎若有顿悟。怀着一颗还不算太过苍老的心,踱步窗前,手捧着为自己精心冲泡的一杯淡淡的绿茶,紧紧握着这份温暖望向窗外,虽然早已是鸟语花香、柳丝怀梦的时节了,可是这一连串的阴雨把本该融暖的春意彻底给浇凉了,那抹清泠的绿看上去竟有些阴冷,让我不由自主地就打了个哆嗦,真的好冷!看预报说过两天就会天气转晴,而气温也会一跃飙升至三十度,北方的春天还真是利落得紧,稍不留神就会错过。
咦?这岂不是很像“岁月”吗?真的是很像!那么一样的无声,一样的稍纵即逝,一样的美丽妖娆,一样的感慨多多。春天、岁月、人生,就在这时钟的滴答声中、在一份若隐若现之中不紧不慢地潜行着,有许多东西在拥有的时候你并不觉得有什么可贵,而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渐渐懂得无论它有多么得不完美,或有多么得令人伤痛,原来拥有便是一种幸福!
青春的年龄,现在想来真的是最最美丽而又幸福的。还记得小时候在关里,在太平河畔,在碧水之中,放假的我们一个个像撒了欢的野鸭子似的,在清凉的水里跟着鱼儿游来游去,惬意得简直就像在天堂一样。年轻的心灵是最简单的,没有市侩的俗气,也没有生活的煎熬,简单得只知道跟小伙伴一起玩耍游戏就是天底下最最快乐幸福的事。那时候只要不下雨,天天都会叫上小伙伴们一起去河里玩,三三两两开心得不得了,开心得每天都会变着花样游玩,胆小的我还生怕被人笑话,硬着头皮跟人家一起在水里比赛玩翻跟斗,却不懂得如何憋气,结果把自己呛了个半死,可还是硬撑着装作若无其事。等游得累了,我们就索性在水里一站,踩着河底的鹅卵石,完全不在意脚底被硌的麻酥酥的,一门心思目不转睛地盯着清澈见底的河水,一动也不敢动,因为我们在等着鱼儿“上钩”。那些小鱼可奇怪了,最愿意围着我们的小腿转来转去,确定没有什么动静了,才敢肯定这是它们可以放心吃的“东西”,然后才会慢慢地贴上来又亲又咬,弄得人痒痒的,这时候就是抓鱼的最佳时机了,用双手轻轻快速地一捧,保准会收获到几只小小的鱼儿。看着那小小的东西在我们小小的掌心中慌乱地游窜,把我们的小手碰撞得痒酥酥的,这时候我们才会兴高采烈地跑向岸边,把那些鱼儿放到早已在沙滩上挖好的小水池里,欣喜地看着这些战利品,数着谁的收获最多,直到日头偏西了,才会恋恋不舍地把这些水中的精灵再捧起来送回到河里,看着它们摇着尾巴重归自然,虽然心里有些舍不得,但那纯真的小脸上总会洋溢起满足而又快乐的笑容。
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快乐总是有很多很多。记得还有一次,看着房檐下叽叽喳喳的雀鸟,忽然突发奇想地想要抓一只来养。于是,小伙伴们与我一起设计好了圈套,先一个个连轰带吓地把小鸟赶进了家门,紧接着反身便把房门一关,来了个“瓮中捉鳖”。小鸟徒劳地在小小的房间里飞来飞去,没有了天空的庇护,它似乎已惊惶得不知所措,不是撞了墙,就是碰到了窗户,绝望地在那里飞奔哀鸣。这样子没多大一会儿,就被我们手到擒来。我用一根长长的缝衣线在一头绑住了它的脚,另一头就拴在了我细幼的手腕上,把它当做宠物似的带着进进出出。可是,年幼的我并不知道,失去了自由的空间,即使再漂亮再舒适也如监狱一般。小鸟拼命地想往上飞,想跟平时一样能飞入广阔的蓝天里,而我,并不懂得它的哀伤,还自顾自地把它当好朋友一般絮絮叨叨地讲述着孩子们的心事。或许是它不懈的努力终于感动了天地吧,那一刹那,绳子忽然一松,小鸟旋即便如离弦的箭一般飞向了天空。看着它远去的身影,我竟还遗憾地叹了口气,唯有默默祝福它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