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火力发电厂职业危害防护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火力发电厂职业危害防护措施.doc

上传人:知识徜徉土豆 2025/5/7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火力发电厂职业危害防护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火力发电厂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火力发电厂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火力发电厂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火力发电厂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2021-04-03 11:59:13来源:安全文化网评论:0 点击:84 收藏 分享到:

火电厂的工程建筑应采纳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同时对毒物、粉尘、噪声采纳防范和管理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必必须做到同时制定、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应采
火电厂的工程建筑应采纳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同时对毒物、粉尘、噪声采纳防范和管理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必必须做到同时制定、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应采纳的主要措施:
  防尘:在工艺制定和施工中对设备和管道采纳有效的密封措施和防磨材料,防止物料的跑、冒、滴、漏,杜绝无组织排放。防尘措施主要包括:
  (1) 煤场每隔假设干米装一喷头,天天喷水假设干次,并在四周增加绿化带,以减少煤尘污染。
  (2) 如采纳门式滚轮堆取料机,应加喷雾装置,每台滚轮机喷水量为5-6 m?h。
  (3) 筒仓原煤斗设重力式挡板,在叶轮给煤机上应设除尘器。
  (4) 在碎煤机室及各运转站设置缓冲锁气器,设密闭装置和除尘系统,皮带、地面设水冲洗设施,及时清洗地面灰尘。
  (5) 在输煤系统的值班室安装隔尘隔声装置,执行巡检制。
  (6) 煤仓间每个原煤斗安装布袋式除尘器或其他除尘效果好的除尘器。
  (7) 采纳负压式吸尘系统清除锅炉房和煤仓间输煤皮带层的散落灰尘。
  (8) 锅炉底层及运转层、灰浆泵房、各运转站、碎煤机室、筒仓均应设水力清扫装置,防止二次扬尘。
  (9) 磨煤制粉系统、干灰系统检修时要抽尽存粉或用水冲洗干净。
  防噪声:在工艺制定中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相关消音器,在噪声集中地区设置隔声操作室,执行远距离操作控制。防噪声措施主要包括:
  (1) 送风机、空压机的入口设消音装置。
  (2) 锅炉各阀门排汽口设高效消音器。
  (3) 汽轮发电机组设置隔音罩室,内衬吸音板,以达到隔音降噪的目的。
  (4) 对高温高压蒸汽管道,控制其流速在制定流速范围内,避免接近流速上限;并采纳特别保温材料,以降低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
  (5) 在烟气管道制按时,努力做到布置合理,流道畅通,以减少空气动力噪声。
  (6) 集中控制室四周布置环行走廊,并选用有较高隔声性能的隔声门窗及有较好吸声性能的墙面材料,能够起到防噪隔声作用。
  (7) 各值班室应为单独的值班房间,均应采纳适当的隔声措施。
  防毒及防酸碱:在工艺制定中对产生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合计机械化和自动化,强化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纳通风措施。防毒、防碱措施主要包括:
  (1) 对氨、联氨仓库及加药间、化验间设有自然进风、排风设备。
  (2) 对酸碱库、酸碱泵房、酸碱计量间、蓄电室,设有自然进风、排风设备。
  (3) 检修作业或辅助生产时,作业场所应采纳必要的防护措施,强化现场通风,以减少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对特定岗位设置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对接触强酸强碱的作业人员应配备专用防护用品。
  防高温:在工艺制定中应尽量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同时依据其具体条件采纳必要的隔热降温措施。隔热降温措施主要包括:
  (1) 汽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余热,可采纳机房侧窗自然进风,屋顶机械排风。
  (2) 对高温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或加隔热套,保证其外表温度小于50℃。
  (3) 集控楼应设置集中制冷、加热站,为机炉电集控室、计算机室、化学运行控制室、低温取样架间提供冷、热源。
  4. 应急救援措施
  (1) 对产生剧毒物质、高温等作业场所、岗位,应合计相应的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在厂房项目建设中应增设必要的应急救援和事故防范设施,同时制订应急救援预案,配备经培训的应急救援人员和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应急救援预案应及时修订、不断完善,并定期组织演习。
  (2) 生产中可能突然溢出大量急性中毒或易燃爆的化学物质,作业区域应设置监控报警装置和警示牌。在可能造成急性中毒区域,如:高炉煤气净化与TRT发电、煤粉制备干燥处等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报警仪器。
  5. 个人防护用品
  在工程技术治理手段仍无法达到卫生限值时,应依据作业人员所在岗位特点,配备必要的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等劳作安全防护用品。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符合保护劳作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对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醒目的位置上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包括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急救措施等内容。化学车间应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
  6. 卫生辅助设施
  应依据车间的卫生特征,在区域内的适当场所设置浴室、更衣室、休息室、女工卫生室等生活卫生辅助用室。
  7. 职业卫生管理
  应依据企业生产性质,设置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设置职业卫生检测站和安全教育室,配备有关的检测分析仪器。应有专人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及卫生防护设施的保养、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