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淮安市新区实验学校2020年苏教版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淮安市新区实验学校2020年苏教版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淮安市新区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二次质量调研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存运用〔共20分〕
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文后方格内。〔4分〕
遵守并不意味着gù〔▲〕步自封,低潮也未必等于消亡,只要保持自己的信念,就会一直生存下去。所谓竞争,其实比的并不是突发力,而是持久的韧〔▲〕性。如何不去为了别人而邯〔▲〕郸学步、别出心裁,而是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出类拔cuì〔▲〕,这才是最重要的求生之路。
2.默写。〔8分〕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2〕晓战随金鼓, 。
〔3〕 ,志在千里。 〔4竹外桃花三两枝, 。
〔5〕 ,春风不度玉门关。 〔6〕 ,乱红飞过秋千去。
〔7〕衣带渐宽终不悔, 。 〔8〕 ,行成于思,毁于随。
3.下面一段场面描写的文字有好几处毛病,请按照要求加以修改。〔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李老师锐智的观点,激发了同学们对老师、家长的感激和爱戴;风趣幽默的语言,激烈刺激着每一位在场的听众。同学们勇敢地举起手,走上讲台,大声说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且说明自己将为之赴汤蹈火。他们主动和在场师生互动,得到了全场师生的支持。不过,也有各别同学说他们疯了。随着整个演讲活动达到了高潮,越来越多的同学奔上讲台。
⑴ 删除语段中与整个场面的氛围不一致的一句话。〔1分〕
⑵ 语段中还有几处毛病,请选择3~4处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3分〕
4、有人认为《格列夫游记》是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全面模拟,你对这种观点有何看法?〔4分〕
二、阅读理解〔共70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8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解释以下加横线的字〔4分〕
〔1〕从流飘荡_______ 〔2〕互相轩邈 ________
〔3〕横柯上蔽 (4) 窥谷忘反
6、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7、文中从侧面变现水的清澈的句子〔2分〕:
8、从文中找出一个你认为写的最美的句子,反复品读,说说你感受到了它怎样的美。〔4分〕
9、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深夜,那盏灯》,回答以下问题:〔18分〕
①那一年的春天,一场飞来车祸轧断了我的腿。医生说,治愈的希望很渺茫。除了整天瞪着天花板挨着以泪洗面的日子外,我还能做什么呢?
②在小学教音乐课的姐姐给我抱来高中课本,默默地放在我枕边。我怒气冲冲,一股脑儿地将它们撒了一地。姐姐弯下腰把它们一本一本拾起来,大滴大滴的泪水从她的眼睛里涌出来,我忍不住失声痛哭。
③一天夜里,姐姐突然推门进来,把我扶起,指着对面那栋黑黪黪的楼房,激动地说:"弟弟,瞧见那扇窗子了吗?三楼,从左边数第二扇窗户。"她告诉我里面住着一个和自己的盲人母亲相依为命的全身瘫痪的姑娘。姑娘白天为一家工厂糊鞋盒,晚上拼命地读书和写作,才17岁,已发表了十几万字的作品……看着那扇窗口的灯光,我的脸红了。
④"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⑤打那时起,那扇窗口的灯光就时时陪伴着我。只要看到那束柔和的灯光,我就不由自主地拿起身边的课本。
⑥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泪流满面。突然,一束灯光柔和地射在我脸上,我心里倏地起了个念头:我要见见那姑娘,把姐姐的故事讲给她听,还要……感谢她--是她夜晚窗口的灯光,伴我度过了这个难熬的季节。我拄着双拐,跌跌撞撞地爬上那幢楼,轻轻叩响了门。
⑦没有回音,我使劲敲了敲它。对面的房门打开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上下打量着我说:"小伙子,别敲了,那是间空房。"我呆住了。
⑧"……从前我儿子住在这儿,后来他调走了,这房一直空着。两个月前,一个长辫子姑娘赁下了它。可说也奇怪,她并不在这儿住,只是吩咐我晚上把电灯拉亮,第二天早上再把灯拉灭……"
⑨我突然手扔了双拐,跌倒在那扇门前,失声痛哭起来。耳畔似乎又响起姐姐的声音:
⑩"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11、文中的姐姐为什么要租赁对面那间空房子来"骗"自己的弟弟?如果她不那样做,你认为她还可以怎样做?〔6分〕
12、从全文来看,你认为文章的标题"深夜,那盏灯"有什么深入含义?〔4分〕
13、此时,你最想对文中的谁说说你的心里话?请写在下面。〔4分〕
答:我想对文中的说:
〔三〕、阅读《巷》,回答问题〔18分〕
①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②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它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的隔夜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
③ 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旧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管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楚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地狂吠。
④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无论谁,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你的心情就会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找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⑤ 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将息,会使你消除疲惫,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躁,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了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漫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在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
⑥ 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倘佯。
⑦ 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深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欢迎你!〔1930年秋〕
14、请用三个词概括这篇散文描写的小巷特点,并说说小巷对人身心有哪些影响〔6分〕
15、试以文章第二小节为例,分析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16、文章结尾写“长街闹市、茶馆酒楼、歌台剧院〞用意是什么?〔4分〕
17、探究“乌衣巷〞这一文化符号所具有的意义以及这篇文章中所体现出的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四〕阅读蔚岚的《月光今照菊花台》,完成以下各题。〔共16分〕
①国学和周杰伦,两者搭界吗?
②从歌曲《菊花台》可见一斑,几百字的歌词中,到处凝结中国元素,“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而另一曲《青花瓷》,则是一幅江南泼墨山水画,“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思念着你……犹如绣花针落地〞。回首周杰伦的成名作,《东风破》《将军》《本草纲目》《发如雪》,大半与古中国的意象有关。他以“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做引,以“牡丹、宣纸、宋体字〞入画,追问着“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吐词不清,又郑重其事,以最时髦的方式“复原〞了旧河山。
③由此引发的潮流,令人惊叹。很多年轻人,之前对国学漠然视之,“所谓中国风,不就是画着脸谱的戏曲唱腔,孔孟之道,太极八卦,四书五经,或一套刚猛的少林拳吗?〞可因为周杰伦,他们爱上了国学,发现了流行音乐深藏的“五千年的精髓和传承〞。而2009年初在成都举行的北大、清华独立招生考题中,干脆把《青花瓷》的歌词作为考题:
“‘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述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有什么语法错误?〞
④不仅是周董。流行偶像林俊杰的《曹操》,胡彦斌的《诀别诗》,无一走的不是“复古路线〞。台上轻轻唱,台下高声和。都是年轻的面孔,眼神稚嫩而投入,叫你动容。
⑤是好是坏?争论者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媚俗〞,把“国学〞低俗化了。另一派则认为“刚刚好〞,“阳春白雪〞早就该和“下里巴人〞联姻,青少年不感冒,国学怎么可能兴盛得起来?对这个问题,方文山〔台湾金牌词人〕这么看:“自五四运动词诗彻底分家后,新诗基本上已经成为纯文学的一员,极少与旋律产生互动。而歌词则完全依附于音乐发展,词意不再讲究文学性。这次将歌词知识化的举动,应该是流行歌词首度对国学领域作较为整体的显著贡献吧!〞
⑥在内地,长期以来国学与流行音乐,被有意无意地分隔。一个居庙堂之高,一个处江湖之远。其实,如今高高在上的《诗经》也曾是“歌集〞。古代的高人雅士,从不讳言“诗〞可以“歌〞,苏轼的《水调歌头》,柳永的《雨霖玲》,都是写来唱的,传播得越远越成功,至于“凡有饮水处,皆能歌柳词〞,简直就是最高的赞美了。而近现代,1915年李叔同写下著名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哀而不伤,一时传唱。但它也是古典“诗歌〞的“绝唱〞。1920年,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摩登的意象开始替代“长亭〞“古道〞走上“歌〞的殿堂。
⑦在内地,一沉默便近90年。而在香港、台湾,一直“文脉未绝〞。古典诗词与流行文化的分野,没那么大,二者互相嵌入,彼此滋养,焕发勃勃生机。著名华语作家金庸、梁羽生、琼瑶,很多时候直接以词牌名标注小说的章回。
⑧对此,内地的教育工作者一直积极思忖如何让国学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教育部一位分管语言文字的司长曾表示:“现在有些地方诵读国学经典要求同学穿古装,甚至手拿戒尺摇头晃脑,太拘于形式了。我们正合计把经典国学诗文谱写成流行歌曲,让中小同学传唱,这样做是合计到中小同学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
⑨秦时明月汉时关,月光今照菊花台。古老庄重的国学,要善于借力时尚轻便的方式做好传播。要知道,年轻人喜爱素坯为胎的青花瓷瓶,也喜爱瓶身上花纹曼妙的牡丹花。
18.联系全文,说说《菊花台》等“中国风〞歌曲中包涵哪些“中国元素〞。〔4分〕
19.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说为什么当今很多年轻人对国学没兴趣,甚至“漠然视之〞。〔4分〕
20.仔细阅读以下选项,找出符合文意的一项。〔4分〕 【 】
A.作者认为,周杰伦之所以受年轻人追捧,完全是他的歌词吸引人。
B.北大、清华独立招生考题中,把《青花瓷》的歌词作为考题,说明在批判周杰伦的歌词。
C.专家认为,国学没落主要是因为教育者太拘泥于形式了。
D.流行歌曲对国学领域的显著贡献是把音乐旋律与词意的文学性结合在了一起。
21.联系全文,简述标题“月光今照菊花台〞的含义。〔4分〕
22.作文:
请把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