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2025年小班数学熊猫找家教案(整理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41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小班数学熊猫找家教案(整理篇).docx

上传人:xx 2025/5/8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小班数学熊猫找家教案(整理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小班数学熊猫找家教案(整理篇) 】是由【xx】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小班数学熊猫找家教案(整理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小班数学熊猫找家教案(整理篇)
篇1:小班数学糖果找家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糖果按颜色(红、黄、蓝)分类。
2.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活动的快乐。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不同颜色包装纸的糖果。(红、黄、蓝三色)2.盘子或篓子若干,不同颜色的贴纸。
3.幼儿从家中自带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1.介绍游戏名称。
提问:小朋友们喜欢吃糖过吗?老师做了一些玩具糖果,我们来跟它们一起玩糖果找家的游戏。
2.认识糖果的家。玩“糖果找家”的游戏。
(1)出示贴有不同颜色标记的篓子:糖果放在哪个楼子最合适?(请1~2位幼儿操作)你怎么知道糖果放在这个篓子里?
(2)认识颜色标记。
(3)幼儿按颜色标记分一分,幼儿个别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边放边说“送黄色糖果回家”。
3.品尝糖果。
让幼儿选择任何一种颜色包装纸的'糖果品尝,并说:“我想吃某某颜色的糖果”。
活动反思
在组织《糖果找家》这个活动的时候,我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从根据糖果宝宝的颜色跟它们打招呼,到以糖果宝宝出去玩,可是天黑了还没有回家,请小朋友送它们回家为由,引导幼儿根据颜色标记送相应糖果回家。最后到糖果妈妈为了表示感谢,带来了好玩的雪花片,让孩子送雪花片回去。










总体来说,孩子们的兴致还是很高的。每个孩子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特别是让他们帮忙找糖果宝宝的时候,他们很兴奋。活动的目标基本达成。但是,在活动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在请孩子帮助糖果妈妈寻找糖果宝宝的时候,我是以老师先帮忙找,再请孩子找的形式来进行的,但是,孩子看到我找的时候,也迫不及待的找了,以至于场面比较混乱,改成孩子和老师一起找,或许会好一点。还有,送糖果宝宝回家和送雪花片回家两个环节比较相近,或许可以换一个方式,加深一点难度。
篇2: 小班教案《找家》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并能图形特征分类。
2、愿意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图形妈妈、房子背景图三座。
2、教室内布置草地场景,草地上放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娃娃若干。
3、音乐磁带:碰一碰。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图形妈妈……”提问: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是圆形、三角形或正方形的?
二、找找看看,说说玩玩。
1、到草地里找一个喜欢的图形宝宝看一看,与好朋友说一说它的样子。
2、听音乐带着图形宝宝玩一玩碰一碰的游戏。
3、观察手上的图形宝宝的颜色说一说,玩一玩。
4、根据图形特征送图形宝宝回家。引导幼儿说一句话:图形宝宝我送你回家。










三、送礼物:猜一猜,摸一摸
1、师:“今天,小朋友和图形宝宝做了游戏,还送它们回了家,图形妈妈夸我们真能干,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
2、幼儿摸礼物,分享快乐。
篇3: 小班教案《找家》
一、教学内容:
整理玩具
二、教学目标:
1. 能把同类的玩具放在一起。
2. 对整理玩具有兴趣,能按教师的要求参与活动。
三、教学准备:
1. 积木、木珠、玩具等。
2. 玩具各三个、框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能把同类玩具放在一起。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操作法、观察法等。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认识玩具,知道他们的名称。
1. 师:我们的玩具宝宝要回家里,你们来说一说这些玩具宝宝都叫什么?
2. 引导幼儿说一说玩具的名字。
3. 幼儿说出玩具名字,教师倾听。
二、认识玩具的家。










1. 师:玩具宝宝要回家,那它们的家在哪里呢?
2. 师:谁能来找一找!
3. 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给玩具找家。
三、幼儿操作。
1. 整理玩具,并认识框子。
2. 幼儿按照实物标记把和它相同的玩具归纳到框子里,把玩具整理完。并且一边整理一边说“我把积木送回家”等。
篇4: 小班教案《找家》

1、引导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标志,并粘贴在杯子、床铺、个人柜子或其他需要的地方。在生活中对号使用物品。
2、帮助幼儿在新的环境中对属于自己的新物品及生活区域生一种亲切感。

1、用色彩鲜艳不同地址的才来制作各种动、植物的卡通造型,便于幼儿黏贴、佩戴的卡通标志若干。
2、幼儿用书第一册4―5页。

1、教师出示已准备的各种标志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引导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标志,并让幼儿讲一讲自己标志的特点。
指导、协助幼儿将自己的标志贴到自己选择的杯子、床铺、个人柜子、床铺等物品上。
3、游戏巩固幼儿对自己的标志及物品的位置的记忆。
游戏开始;教师分发幼儿所选标志的头饰给幼儿,放入欢快、活泼的音乐,提高幼儿的兴趣。










4、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教师问:“小猫的主人是谁啊?”
幼儿答:“我是小猫的主人。”
“小猫的家在哪?”幼儿跑出一一指出自己的标志及物品,指对了其他幼儿给予鼓掌。指错了,大家一起帮助纠正,教师用语言给予鼓励。
篇5:小班教案《找家》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瓢虫纸具打印若干份。
2、树叶纸具3片。
3、小虫若干。
4、PPT课件、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小班数学教案《瓢虫找家》含PPT课件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大多数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把知识运用于活动和游戏中,都能积极的参与。










,一个年龄稍微小半岁,另一个脚受伤。
篇6:小班教案《找家》
活动设计背景
玩具是每个幼儿都喜欢的物体,它能够使幼儿玩的过程中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使幼儿与其他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建立起友谊。
活动目标
1、学为玩具找家;
2、尝试分类摆放玩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将一样的玩具放进贴好照片的玩具筐内。
难点:引导幼儿将玩具放进贴好照片的玩具筐内,体验给玩具分类乐趣。
活动准备
1、在相应的玩具柜上贴上照片标记,并在玩具筐上贴相应的照片标 记。
2、将玩具散乱地摆在桌上
活动过程
1、认识篮子上的照片标记,并能找出相匹配的玩具
今天几个小玩具筐子都很不开心,因为玩具筐里的玩具宝宝都不见了。你们愿不愿意帮助玩具筐子们找到他们的玩具宝宝啊。
教师出示照片,幼儿观察,每张照片请一个小朋友在玩具堆里找到一个相匹配的玩具宝宝送到玩具筐里。










2、玩具宝宝们找妈妈
那里还有很多的玩具宝宝,我们一起帮忙,把它们都送到他们自己的玩具筐妈妈那里去吧。
教师检查每个玩具筐里的玩具。
3、送玩具筐妈妈和玩具宝宝回家
请一幼儿送其中的一个玩具筐回家,成功后请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找到玩具筐妈妈的家的。
请其他幼儿把剩下的玩具筐子找回家。
请幼儿们根据玩具筐上贴的照片,将相应的玩具宝宝送回到玩具筐内。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玩具找家》幼儿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都很高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这项活动既来源于生活,又让幼儿感到很真实、很亲切、很好玩,让幼儿体验到给玩具找家的乐趣,从而启发的幼儿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篇7:小班教案《找家》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班里有许多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处。
2、尝试根据玩具标记图,一一对应收拾摆放玩具。
3、愿意参与集体劳动。
4、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会发生的娃娃。
2、玩具标记图,幼儿用书,送玩具回家。
活动过程:
1、以送玩具娃娃回家的游戏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将玩具娃娃藏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带领幼儿寻找发出哭声的玩具娃娃。
找到娃娃后关心娃娃为什么哭?家在哪里?然后把娃娃送回家,并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找不到家会怎样?懂得玩具玩好后要送回家。
2、认识玩具标记图,初步学会一一对应收放玩具。
教师提问:我们还有哪些玩具?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怎样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
教师出示几种不同的玩具和设计好的玩具标记图,让幼儿说说这些玩具找谁做自己的标记最合适。
幼儿自己手拿标记图寻找,贴在相应的玩具篮上。
根据玩具篮子的数量,选择相同数量的幼儿将玩具根据标记放回玩具柜里。
2、游戏“送玩具回家”,巩固一一对应收放玩具。
将刚才的玩具拿出来,一部分幼儿送,一部分幼儿评“什么玩具走错了家。
游戏可重复若干遍,让每位幼儿都参与。
3、幼儿阅读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图上的小朋友早干什么?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将
活动反思:
开学以来,我发现孩子们玩完玩具的时候,经常把玩具乱扔,掉在地上的就乱踢或就当没看见,不会把玩具放回原来的地方,也不知道轻拿轻放。通过社会活动“玩具找家”对幼儿进行一些教育,知道自己班里有许多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处,然后通过幼儿的亲身操作,让幼儿知道了一些正确行为:轻拿轻放,不乱扔,懂得了以后在游戏活动中都应该好好玩玩具,收玩具。这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地上的玩具放回筐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