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梅花书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节 强度与塑性
第二节 硬度
第三节 冲击韧度
第四节 疲劳
第一节 强度与塑性
一、拉伸试验
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是根据国标(GB6397—1986)通过静拉伸试验测定的。它是把一定尺寸和形状的试样装夹在拉伸试验机上,然后对试样逐渐施加拉伸载荷,直至把试样拉断为止。
1拉伸试样
国标GB/T228—2002对试样的形状、尺寸及加工规定均有规定。原则试样的截有圆形和矩形两种,圆形试样用的较多,圆形试样有短试样和长试样。拉伸前后的试样如图1-1所示。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强度与塑性
2力—伸长曲线
在拉伸试验过程中,试验机可自动记录载荷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载荷为纵坐标、伸长量为横坐标的图形,即力-伸长曲线。如图1-2所示为退火后的低碳钢力—伸长曲线。
由图可看出,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其载荷与伸长量关系可分为如下几种阶段:
(1)弹性变形阶段
(2)微量塑性变形阶段
(3)屈服阶段
(4)均匀塑性变形阶段
(5)局部塑性变形及断裂阶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强度与塑性
二、强度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御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当金属材料受载荷作用而未引起破坏时,其内部产生和载荷相平衡的力称为内力。材料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强度的大小是以材料所能承受的应力大小来表达的。
1屈服点与屈服强度
金属材料开始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低应力值称屈服点,用符号σs表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强度与塑性
有些金属材料在拉伸时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无法测定其屈服点σs,按GB/T228—002规定,可用屈服强度
σ0.2来表达该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值。如图13所示。
2抗拉强度
金属材料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抗拉强度,用符号σb表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强度与塑性
σb是表达塑性材料抵御大量均匀塑性变形的能力,脆性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一般不产生颈缩现象,因此抗拉强度σb就是材料的断裂强度。用脆性材料制造机器零件或工程构件时,常以σb作为选材和设计的根据,并选用合适的安全系数。
三、塑性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断裂前产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塑性的大小用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φ表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强度与塑性
金属材料塑性的好坏对零件的加工和使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塑性好的材料不仅能顺利进行锻压、轧制等成形工艺,并且在使用时万一超载,由于塑性变形而能避免忽然断裂,从而提高材料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因此,大多数机器零件除规定具有足够的强度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塑性。一般说来,伸长率达5%或断面收缩率达10%的材料,即可满足绝大多数零件的规定。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硬 度
一、布氏硬度
1试验原理
试验原理如图1-4所示。用直径为犇的硬质合金球,在规定试验力下压入试样表面,保持规定的时间后卸除试验力,在试样表面留下球形压痕。用球面压痕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平均压力表达布氏硬度值。布氏硬度用符号HBW表达。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硬 度
2表达措施
布氏硬度的单位为MPa,但习惯上只标明硬度值,而不标注单位,其表达措施为:在符号HBW前写出硬度值,符号背面依次有对应数字注明压头直径、试验力和保持时间(10~15s不标注)。
3试验优缺陷及应用范围
布氏硬度试验压痕面积较大,能反应出较大范围内材料的平均硬度,测得成果较精确、稳定,但操作不够简便。又因压痕大,对金属表面的损伤大,故不适宜测试薄件或成品件。目前重要用来测定有色金属及退火、正火、调质钢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性能不均匀的材料(如铸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硬 度
二、洛氏硬度
1试验原理
试验原理如图1-5所示。用顶角为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φ1.588mm的淬火钢球做压头,以规定的试验力使其压入试样表面。试验时,先加初试验力,然后加主试验力。在保留初试验力的状况下,根据试样表面压痕深度,确定被测金属材料的洛氏硬度值。
2常用洛氏硬度标尺及合用范围
为了能用一种硬度计测量较大范围的硬度,洛氏硬度采用了常用的三种硬度标尺,分别以HRA、HRB、HRC表达,其中HRC应用最广,一般经淬火处理的钢或工具都采用HRC测量。洛氏硬度的试验条件和应用范围见表1-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