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做麻糍作文(通用21篇) 】是由【毛毛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做麻糍作文(通用21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做麻糍作文(通用21篇)
做麻糍作文 篇1
清明节过去好多天了,而我常常回想起外婆家做麻糍的情景。
记得那天,我们一大堆人浩浩荡荡地往外婆家赶去。到了外婆家,正在烧水的外婆笑眯眯地迎接我们。水开了,外婆麻利地把摘洗好的青倒进去,烫熟后迅速地拿出来装在筛子里把水沥干,然后再把青拧干。接着,外婆又在锅里蒸上了前一晚浸泡的糯米,蒸熟后连青一起放到石臼里。
,拿出石杵先轻轻地把糯米铺开,舅舅在一边翻,然后用力地把米和青捣碎,捣在一起。旁边的人觉得很好玩,争先恐后地说:“我来捣,我来捣,让我试试看。”阿姨一捣,石杵就黏住了,怎么也拔不出来,脸涨得通红。阿姨说:“真累,原来这么好吃的麻糍做起来是这么累啊!”
终于把糯米捣碎了,变成了软软的、黏黏的、绿色的糯米团。外婆赶紧在面板上铺上松花粉。舅舅双手飞快地把糯米团拿到面板上,再铺上一层松花粉。他拿着杆棒用力地在糯米团上滚来滚去,变成了一个大圆圈,像一个黄色的大圆盘,然后拿着菜刀慢慢地切成一块一块。我们一人一块吃着又香又软的麻糍,欢声笑语回荡在外婆家的院子里。
做麻糍作文 篇2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一样年俗特产,我的家乡——诸暨也不例外。寒假里,我们就去看了诸暨的特产——麻糍,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
那天,我们一家人走进了一家做“手工麻糍”的店。那里人山人海,来买麻糍的人络绎不绝。
“快看!麻糍开始做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于是,爸爸带着我,冲进拥挤的人群中,去看做麻糍。
只见面前有一个大木桶和大木锤,还有一个盆子,里面装满了水。我偷偷拎了一下大木槌。哇!好重啊!我费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也只能拿起来一点点。
几分钟后,一个拿着大铁锅的师傅迎面走了过来,他走到木桶跟前,把锅里的东西倒了出来。顿时,一股冲天的`白气瞬间扩散了开来,像一条白龙,直冲云霄。待那热气散去,我才看清那热气底下的真面目:一坨面团!这大概就是用来做麻糍的吧。
大师傅把木槌拎了起来,双手持锤,放进面团里,拼命地旋转着木槌,不停地捣面团。面团越来越软。过了一会儿,大师傅举起了木槌,砸向面团,提起来,砸……在提锤子的那一瞬间,另一名工作人员还把手放进水里,然后迅速地将手放进面团里糊一下。锤了许多次后,面团变得又松又软。
大师傅们把处理好的面团铺到涂有黄豆粉的案板上,用手不停地揉搓,搓到铺满了整个案板。然后,一位工作人员将面饼切成小块,并涂上红糖,麻糍就可以吃了。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年俗和传统,我们应当尊重它们!
做麻糍作文 篇3
又是一年的冬至节。自从我在学校里学会了做麻糍,我就很想在家里表现一下,做给爸爸妈妈尝一尝。
我和妈妈洗了手,就开始做了。我把芝麻馅扒下来,揉成了大小不一的麻心团。妈妈在厨房里揉粉团。当我们弄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做汤圆了。
妈妈把揉好的米粉团搓成长条,再一段一段地摘下来,我先把它搓圆,拍扁了将麻心放上去,再把麻心搓进去,一个汤圆就完成了。不一会儿,托盘里站满了雪白的`娃娃,像等待检阅的小士兵。
做好了汤圆,就准备将它们下锅了。一个个汤圆就像不愿洗澡的小娃娃,不情愿地排着队下了水。过了一会儿,我看到它们随着沸腾的水争先恐后地冒出头来。沸水的声音“咕噜咕噜”地好像是它们连声抗议:"我们已经洗好了,让我们出来吧!我们要烫死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把它们捞出来。
洗完澡,小娃娃们还光溜着身子。妈妈将它们三三两两地放在一盘豆沙粉里,让它们在里边打滚。我用筷子滚铁环一样将它们滚来滚去。最终,它们变得一身金黄,还弥漫着浓浓的豆香味。 我迫不及待地尝尝味道,嘴中一股豆香混着麻香味。“嗯,真是太香了,再来一个!”我叫爸爸妈妈也来吃,他们也都说很香,我听了感到特别高兴。我吃了一个又一个,今天的麻糍真是特别好吃,令人回味无穷!
做麻糍作文 篇4
前几天,我和爸妈去丽水龙泉的外婆家玩,正好赶上他们做麻糍。
我们先把黄豆炒熟,磨成粉,再加上红糖拌在一起,拌均匀后放在一旁备用。一股香味飘过来,我忍不住用手指蘸了一下,放进嘴里,顿时一股香甜从舌尖散开,直沁肺腑。在我享受美味的`时候,小舅公已经生好了炉灶,把泡了一个晚上的糯米放在炉灶上蒸了起来。过了一个多小时,小舅公把糯米从锅里拿出来,放在一个石头钵里,然后用一个大木槌敲击起来,每敲一下,就绕着石钵走一步。我想这是为了让糯米受力均匀吧。我也试着敲了几下,可是木锤实在有点重,几下后我就累得气喘吁吁。敲好以后,我们把糯米饭揉成一个个小球,小舅公又把小球摊平,把拌好的豆粉放进去或者干脆就蘸豆粉吃,那味道,香香的,甜甜的,黏黏的,真的是极品美味。
我跟妈妈说,下次我还要来做,最好再放点别的,比如芝麻、红豆,肯定也好吃。
做麻糍作文 篇5
今天中午,我自己动手做午饭,我准备煎麻糍:打好鸡蛋,把葱和红肠切成一粒粒的并拿来了三块麻糍。一切工作准备ok!我就打开火,先把油倒进锅里。同时,把麻糍放进微波炉里,一会儿工夫,麻糍热好后,油也冒出一丝白烟,我急忙拿出麻糍放进热锅里,锅里的油不停地跳起舞来,只听见“哧哧”的声音。我决定采用妈妈的意见,先慢慢地煎,于是我把麻糍翻过来又翻过去,就像变魔术一样。不一会儿洁白的`麻糍变成了金黄色的,漂亮极了。我决定把红肠和葱一同洒在上面,转眼间我的鼻子闻到了一股葱香的味道。我想:这麻糍肯定很好吃,可过了一会儿,我又闻到了一股焦味。“糟了!糟了!烧焦了!”我手忙脚乱地把麻糍翻了一个身。可是,有一块麻糍背后已经烤得乌黑乌黑的,我只好把它踢出“门”外。连忙把火关小。最后,我把打碎的鸡蛋搅拌一下倒了下去。鸡蛋立刻把整个麻糍包围了起来,马上锅里开出了红的“花”,绿的“叶”,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顿时,一阵阵香气扑进我的鼻子里。我迫不及待地挑选了一个金黄色的麻糍,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今天,我把自己煎的麻糍吃了个精光。爸爸,妈妈睁大眼睛看着我,我挺挺肚皮顽皮地说:“那可是我亲手做的呢!”
做麻糍作文 篇6
寒假的时候,我去外婆家玩,外婆告诉我们几个小孩说明天我要打麻糍了,我和姐姐弟弟听了这个消息开心极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外婆便早早的起床蒸打麻糍用的糯米了,蒸糯米是用大大的竹筒蒸的,外婆说这样蒸出来的糯米才香才更有粘性。
天渐渐亮起来了,太阳露出了半个脑袋。我和姐姐、弟弟起床了,外婆拎着装糯米的的竹筒对我们说:“我去叫你们外公,你们在门口等我。”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竹筒,一股暖气迎面而来,我尝了一口,又香又甜,好好吃哦。
太阳彻底出来了,外公铺谷子回来了。他从后院拿出石臼和锤子,又把一大桶糯米倒入石臼中,这时,外婆端来一大盆清凉的`水井。开始打麻糍了,外公一大锤下去,一粒一粒的糯米被打成了黏糊糊的一团而外婆则在外公打下去一锤后,把手沾水揉一揉糯米团,让糯米团不粘上石臼。
看着看着,边上的弟弟按捺不住了,说:“爷爷,给我玩一下。”“哈哈,这个可重了,不行你试试。”弟弟拿起锤子,使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锤子就起来,他这笨拙的样子逗的我哈哈大笑。果不其然,这体力活弟弟没做多久便放弃了。
麻糍终于做好了,吃着自家做的麻糍,果然叫一个香。
做麻糍作文 篇7
提起英都,许多人都会想起这里的小糕点。在这座小小的古镇,最出名的的,莫过于已经流传了几百年的英都麻糍。
对老家英都镇的人来说,麻糍是每家每户最重要的待客、祭祀之物,它带着特有的芳香。麻糍最主要的原料——糯米的选购十分讲究。制作麻糍的糯米应选用大颗粒的,因为大颗粒的糯米黏性强,弹性好,嚼劲更q,制作出来的麻糍口感更好。将前期浸泡过后的`糯米磨出浆并蒸熟。滚烫的糯米浆倒入机器中搅拌均匀,然后涂抹一些蜂蜡。因为麻糍具有很强的黏性,涂上蜂蜡可以让它不易黏连。最后把糯米团倒在案板上,用手搓成长条,便可以挤压成一个个洁白如雪,柔软如绵的麻糍了。
品尝时,要配上芝麻粉、花生粉、和冰糖粉调和而成的糖粉末,裹着厚厚糖粉末的麻糍在入口时,你会率先在芝麻和花生的混合香气中迷失,随后绵软清爽的麻糍便会在齿间纠缠,一口咬下,滑韧透明,香甜微冰的麻糍便会在舌尖起舞。糯米的清香混合着芝麻、花生的浓香,将味蕾沉沦。咀嚼完一个后,满口冰香,甜而不腻,糯而不黏,好吃得很。
如今,口感绵软的麻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这种由传统手工打造而成的古老味道,能够让人品尝到一种故乡的温情,感受这份香甜回忆。
做麻糍作文 篇8
时光清浅,流年变幻,不变的是家乡那令我回味无穷的小吃和朴实的乡情。
我的老家在一个偏僻的山区,上一年级时,父母带着我来到了城市生活,而爷爷奶奶依然坚守在山清水秀的小山村。我们一家人时常回老家,每次回来,奶奶都会做我最爱吃的麻糍。
记得小时候,一去奶奶家,我就嚷嚷着要吃麻糍。奶奶知道我会来,所以早早地把糯米泡了整整一夜。开始做麻糍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奶奶的一举一动。只见奶奶先在锅里加一些水,然后把糯米滤干水后放到笼屉上,并加入白糖,搅拌均匀之后,隔水蒸一刻钟左右。接着把蒸熟的'糯米团放入大盆里,用擀面杖用力舂,直到将糯米舂烂、舂黏,看不到半粒米为止。最后,奶奶又端来一盆熟黄豆粉,把糯米团揉成一个个小团子放入黄豆粉中滚上几圈,好似运动员在环形跑道上转了几圈。半个小时后,香糯可口的麻糍做好了。奶奶笑盈盈地端出满满一盆的麻糍,我早就馋得垂涎三尺,立马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别提有多香了!现在回想起来,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呢。
在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会做麻糍。除了麻糍以外,家鄉还有黄年糕、艾饼、油果果等美食。这一道道美食在我的舌尖上尽情地跳动,凝结成了深深的乡愁情结。
做麻糍作文 篇9
我外婆家的那个村子在每年的十月十曰,有一个特殊的节日,叫“麻糍节” 。一次麻糍节正好是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叔叔和阿姨们到外婆家过麻糍节。
一路上车辆像一条长长的巨龙,几乎都是朝外婆那个村子去的。到了外婆那个村子,看见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客人,屋内摆满酒席。街上人们你来我往,百货琳琅满目,那杂乱的叫卖声响成一片,热闹极了!
到了外婆家,外婆把糯米饭蒸熟,倒进了洗净的石臼里。爸爸一马当先,脱掉外套,用一根像马头那样长的捣杵开始用力捣起了米饭,口里就发“嘿嘿”的声音。爸爸搞得很有节奏,倒一下,外婆在石 臼里翻米团,趁捣杵高高扬起的空隙,用手飞快地翻一下米团,随即把手放到凉开水里冷却。许是米饭太烫了,她口中也发出“糍糍”的声音。
小朋友都围在旁边等吃麻糍,年纪大的`长辈抽着烟,喝着茶,谈笑风生……
过了一会儿,米饭终于被爸爸、外婆捣烂了,我高兴的跳起来,只见外婆把糍耙捏成一个个乒乓球,往香喷喷的芝麻末上一滚,那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嘴直流口水,塞进嘴里,软软的,甜甜的,很有嚼性,劲十足。
我爱麻糍节!
做麻糍作文 篇10
每年的冬至,外婆家都要吃麻糍。我总是问她:“为什么要在这一天吃?”她说:“古话说不吃麻糍不算过冬至。”虽然我还是没搞懂为什么要吃,但是这应该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习俗吧。
小时候我曾好几次看到过外公和外婆制作麻糍的过程。那吸收了一整晚水分的饱满而又洁白的颗颗糯米,像极了袖珍版的和田玉。躺在木桶中蒸煮的糯米粒散发出脉脉的香气,时而淡时而浓,我深深地迷恋这份芳香。等糯米蒸熟的'时候,外婆总是会揉上一团,再在糯米团中撒入一些白糖拿给我吃,那味道越嚼越得劲。锤麻糍的时候最有意思了,外婆将那香喷喷、冒着热气的糯米团倒入石臼中,外公脱掉厚重的外套,挽起衣袖,卖力地锤打着,外婆则时不时的拿水帮抡锤摸上点水,那是为了防止麻糍黏在抡锤上。 “咚咚咚”,大锤有规律地一起一落,这可是个力气活。没过多久,一个黏糊糊的大糯米团就做好了。接着外婆将糯米团撕成一个个小圆球,然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芝麻粉里,就那么滚上一圈,然后就可以吃了。
打麻糍,累并快乐着的一项劳动,在辛勤的敲打中,既收获了食物的甜蜜,又收获了食物的芬芳!
做麻糍作文 篇11
麻糍,是无数人童年的记忆,是三都的代表,当然喽,也是本馋猫的最爱。
我想知道麻糍是怎么做成的,就来到厨房聚精会神的盯着正在做麻糍的妈妈。只见妈妈将糯米粉与牛奶、白糖揉和成团,取一般糯米粉整合成薄片,放入平底锅,在里面放少量的油,再用锅把薄片两面都煎成金黄,撒上红糖和芝麻粉,并卷成三折,最后用刀切成小块,装盘,这样一碗喷香喷香的麻糍就做好了。金黄金黄的皮,黑黑的芝麻,如此美味令人流连忘返,好像在和我打招呼呢!看它这样子,就让人直流口水吗,当然,。
我先咬下第一口,感觉淡淡的没什么味道。可是,再咬下第二口时,先是有点咸,不过,芝麻甜甜的味道顿时占领了我的味蕾,仿佛全世界只剩下甜蜜,使我忘记了一切,陶醉在麻糍的世界里,淡淡的、咸咸的、甜甜的,味道非常美味,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品尝第三口、第四口、第五口……因为麻糍本身就是淡的,所以再怎么品尝它,也不会感到腻,更不会感到寡淡,使我置身于美味之中,无法自拔……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小吃——妈妈做的麻糍,听了我的介绍,你们的口水流下来了吗?
做麻糍作文 篇12
在我们奉化老家有个习俗,清明节要用自己亲手制作的青麻糍祭祀祖先。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快到了,于是,上周末爸爸带着我们全家浩浩荡荡地前往老家制作青麻糍。
青麻糍原料特殊,它有一味最重要的原料——艾草,宁波人称之为青。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着浓郁的香气,它的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艾草只有在春天才会生长,所以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吃到最新鲜的麻糍。
青麻糍的原料也是自产的:糯米自己种,松花自己摘,青自己采。制作麻糍的步骤比较繁琐,,然后水煮,几分钟后艾草变成深色捞出沥水。糯米提前经过一天的浸泡后,放到蒸笼里蒸熟。将艾草和热腾腾的糯米饭一起放在一个大石臼里,爸爸和爷爷两个人配合,一个人手拿大榔头敲打,另一个在榔头落下的间隙里,快速用手去翻动一下,边上还得准备一盆冷水,翻一次便将手在冷水里浸一下,起到冷却和去粘的作用,保证糯米饭和艾草充分地融合在一起。捣好后,奶奶在桌上撒上一层金黄色的松花粉,将打好的面团平铺在桌面上,用特制的擀面杖压成一大块的薄饼,接着在上面再撒一层松花粉,最后拿菜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就可以放冰箱储存了。
我喜欢拿刚做好的麻糍放炭火上烘烤,蘸点白糖,吃起来软糯香甜,还带有艾草独特的香气,简直人间美味啊!对我来说,这样的食物无比亲切。小伙伴们,清明节你吃青麻糍了吗?
做麻糍作文 篇13
象山是我的老家,每年过年,老家有做麻糍的习俗,麻糍有纯糯米麻糍、艾叶草麻糍,乌饭麻糍,我独爱艾叶草麻糍。艾叶草麻糍由艾叶草和糯米粉做成。艾叶草长于春天。所以每到采艾叶季节,奶奶会采好多好多艾叶草,经煮熟后冷冻在冰箱里,随用随取。今天让我来介绍一下做艾叶草麻糍的过程吧!
首先,将采来的'艾叶草煮熟,拧干,切碎,备用。然后,将糯米洗净放在竹木桶里,然后把木桶放在大锅里蒸熟。还要准备好捣麻糍的工具,石臼,木杵,一盆温水。然后将蒸熟的糯米和切碎的艾叶草放入石臼里,爷爷用木杵轻轻碾压。随后开始大力的敲打,在打的间歇中奶奶负责给面团翻面,转向,以便艾叶草与糯米粉均匀混合。
你可别小看了这个步骤。这是一项力气活,没打几分钟,爷爷累了,停下来休息,这时奶奶用温水把木杵上粘着的糯米粉洗净。接着,爷爷继续敲打,一直到艾叶草与糯米粉完全混合。打好后把粉团取出,放在一个大木板上,撒上松花粉,用大的擀面杖擀平擀薄,将它们切成条状,或切成小块切好的麻糍可以马上食用,但是我最爱吃的是把麻糍在锅里加点油煎一下,一口下去,艾叶草的香味夹着糯米的香味,那个味道,一辈子都吃不腻。
这就是我家乡的美食艾叶草麻糍,欢迎你也来品尝!
做麻糍作文 篇14
在我的家乡,每逢过年,一些家庭会汇合在一起捣麻糍。用来捣麻糍的工具是一口几十厘米厚的大石锅,它的旁边常年矗立着一把大石锤,平时村里的人都不轻易去碰它,连小孩子碰碰都会遭到大人的指责。
然而春节将至,这块清静之地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人们,里里外外把大石锅围了个水泄不通,我也混在其中看热闹。只见大人们把一锅已经蒸好的糯米饭倒入石锅中,顿时人群中冒出了一股热气,这时,一位长着大胡子的红脸壮汉走到石锤边,看这架势八成是抡大锤的,我在心里嘀咕着。只见他往手心里吐了两口唾沫,把手轻轻地放在石锤柄上,并催促旁边提着水桶的老汉,让他做好准备。不一会儿,红脸大汉抡起了石锤,一用劲,通红的脸顿时变成了紫色,大锤在它的手中就变得轻盈起来,“通”的一声砸在米饭上,米饭中间马上出现了一个“大坑”。紧接着,另一位老汉用沾有水的双手翻弄着米饭,“大坑”马上消失了,“通”的一声,石锤又砸下来了,吓了我一跳,心想:?他们两位大汉就这样你砸我翻,交替进行着。看着这富有节奏而熟练的动作,我知道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在两位大汉的努力下,不一会儿功夫,米饭就成了一锅香喷喷的麻糍了。
麻糍带回家后,铺上一层粉,切成一片一片,如果你撒上红糖或果酱,含在嘴里会有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保证让你赞个不停。
做麻糍作文 篇15
晚稻收割后,糯米刚刚晒干,村里的女人就开始张罗舂麻糍。据说,真正舂麻糍是在冬至那天,但现在村里人已不讲究时间了。只要新糯米晒干,村里便有人提议舂麻糍,尤其是双休日,妈妈趁我们在家休息,约了隔壁婶婶一起合舂。我自然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那天,我起得特别早,亲眼目睹了妈妈舂麻糍的情景。只见妈妈先把糯米放在水里浸着,直到傍晚才捞起。中饭后又忙着炖赤豆(作馅用),炒黄豆磨粉。爸爸干活回家则忙着借倒臼、木榔头和甑等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