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第二节列车运行图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读书百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二节列车运行图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列车运行图概念
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达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献,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抵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列车运行时刻表的图解形式
第2节 列车运行图
保证运送生产安全、合理;
将整个铁路的运送生产活动联络成一种统一的整体。
我国采用该形式
列车运行图是运用坐标原理来表达列车运行时空过程的一种图解形式。
列车运行图形式
二、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达措施
列车运行图格式
1、二分格运行图
特点:横轴以2min为单位用竖线加以划分,10分钟格和小时格用较粗的竖线表达。
合用于:编制新运行图。
2、十分格运行图
特点:横轴以10min为单位用细竖线加以划分,半小时格用虚线表达,小时格用较粗的竖线表达。
合用于:调度调整计划、实绩运行图
3、小时格运行图
特点:横轴以1h为单位用竖线加以划分。
合用于: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和机车周转图。
运行图中水平线位置确实定措施
1、按区间实际里程的比率确定
2、按区间运行时分的比率确定
试分析两种措施的优缺陷
整个区段的运行线往往是一条斜折线,既不整洁,也不易发现列车区间运行时分上的差错。
整个区段的运行线基本上是一条斜直线,既整洁,也易发现列车区间运行时分上的差错。故一般采用该措施。
举例:A—B区段中有车站A、a、b、c、d、B,从A→B的区 间运行时分依次为45min、 30min、40min、 20min、 35min,确定运行图中A—B区段内各站的车站中心线。
A
B
45
30
40
20
35
170min
a
b
c
d
其他规定
运行图上的列车运行线与车站中心线的交点,即为该列车到、发或通过该车站的时刻。根据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到发时刻有不一样的表达措施。
所有表达时刻的数字,都填写在列车运行线与横线相交的钝角内,通过时刻一般填写在出站一端的钝角内。
多种列车采用不一样的表达措施(P174),每列车的车次标在区段的首末两端区段对应列车运行线的上方。
上行列车的车次为双数,下行列车的车次为单数。
按使用范围分类
铁路内部使用的运行图
社会使用的运行图
旅客列车时刻表
“五定”班列时刻表
三、列车运行图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