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经济学讲稿宏观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读书之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经济学讲稿宏观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经济学复习重点难点分析及答题技巧
《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 刘厚俊 (如下简称《原理》)
《微观经济学》 刘东、梁东黎 (如下简称《微观》)
《宏观经济学》 梁东黎 (如下简称《宏观》)
三本书的使用方法:
《微观》和《宏观》写得非常详细,基础一般或是跨专业的同学应当仔细研读这两本书,其中宏观这本书写得非常通俗,相对而言宏观对诸多跨专业的同学来说也许会比较抽象,而这几年宏观部分出题量明显增长,因此一定要读透这本书,《宏观》这本书从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开始每一章都是连贯的,因此在前一章没看懂状况下不要忙着往下看,否则,虽然背面看懂了,也不会做题,这是诸多同学容易出现的问题。《微观》的前7章是全书的基础知识部分,重点讲的是四个类型的市场,即8——11章,12、13章是扩展部分,不能忽视,14、15、16三章是全书的补充部分,诸多内容已经超过规定,理解即可。《原理》这本书应当说是前两本书很好的补充,虽然有些内容是反复的,不过也尚有诸多前两本书没有波及的内容,并且几乎年年都会考这部分内容,只要你把《宏观》、《微观》这两本书看透,再看《原理》会很轻松的,相称于又过了一遍,因此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以“没有时间”为借口而不看这本书。
《宏观》框架
研究的对象:一国在(1)物价稳定 P
(2)充足就业 L
(3衡 X-M
等条件下实现总产出Y最大化
衡量
五大指标:GNP NNP NI PI PDI(DI)
见《原理》P301
总产出是怎样决定的,即,总产出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原因,书中简介了三大模型,即:45度模型(最简单)、IS /LM模型(引入了货币市场)、AD/AS模型(放松了P=1的假定,更贴近现实)
完整的GNP体现式
收入法: GNP=C+S+TA 其中TA=T-R
支出法: GNP=C+I+G+(X-M) (考虑了对外部门)
用GNP作为经济活动衡量原则的缺陷:《原理》P305
1、不能反应一
2、不能反应一国的产品和服务的构造
3、不能反应产品和服务的进步
4、记录有误差
GNP价格矫正指数=名义GNP/实际GNP
1、消费品价格指数
2、生产品价格指数
《原理》P307
难点:
宏观经济衡等式 《宏观》P30
萨伊定律 《宏观》P39
货币数量方程 《宏观》P50
所谓“古典”的宏观经济模型
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理想状态,认为市场机制是健全地,劳动市场充足竞争,劳动力充足就业,全社会的资源得到充足运用,因此实际总产出是一种常数,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方程:
1、生产函数 Y=Y(K,L)
2、产品市场 (1)储蓄函数:S=S(i)
(2)投资函数:I=I(i)
(3)储蓄与投资均衡: S(i)= I(i)
3、劳动市场 劳动需求=劳动供应(即充足就业)
4、货币市场 见货币数量方程
参照《宏观》P54
为何说“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突破了以往“古典”经济学说(认为生产点总在生产也许性曲线上)的束缚,提出社会生产是处在生产也许性曲线以内的某个位置,(见《宏观》P61图3-10),即社会总产出总是不不小于充足就业产出,存在资源闲置,也就是本书中总提到的“萧条经济”。“古典”学派将一切问题交给市场,而凯恩斯学派认为市场存在缺陷,有效需求决定社会总产出,因此需要政府的参与,这恰好符合西方30年代政府的意图,因此被西方政府奉若法宝,因此得到了大发展,而事实也证明,正是由于政府在经济中饰演的积极的角色,西方国家也很快挣脱了危机。虽然凯恩斯突破了“古典”学说,不过仍然没有挣脱古典学说中有关市场机制的学说,仍然是为了积极维护西方的资本主义市场制度。
假如你理解了以上这段话,阐明你对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有了一种总体的把握。
政府的经济作用
(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原理》263)
1、政府直接控制
2、提供公共产品的社会消费
3、通过稳定财政和货币政策控制通胀和失业
4、从事生产
5、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派的公平程度
I(%)
100
0
100 P(%)
A
B
Y
绝对平均
绝对不平均
OI表达国民收入比例,OP表达人口比例,实际收入分派线越靠近OY则社会收入分派越靠近平均,反之,越远离越不平均。基尼系数=A/(A+B)
政府税收和收入再分派
1、政府征税的原则(受益原则※承担能力原则)
2、税金的转嫁
(1)“向前转嫁”——转嫁给买方(加价)
(2)“向后转嫁”——转嫁给卖方(少支付)
3、累进税:对高收入征税的比例>对低收入征税的比例
比例税: —— = —— ——
累退税: —— < —— ——
4、直接税和收入再分派&间接税和收入再分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