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国学第二册课堂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业精于勤】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国学第二册课堂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国 学
第二册
苏淑婷 制
大意: 人在刚生下来的时候,天性本来是美好善良的。天性虽然都相似,但习惯却相差很远。假如不好好教导,天性就会发生转变。教育的有效措施,关键在于坚持不懈、一直如一。 从前孟子的母亲,安家定居前会谨慎选择邻居,孟子逃学回家,孟母就剪断织布来警示他不可中途而废。有个叫窦燕山的人,家教严格有方,他教养的五个儿子,都声名远扬。 只抚养而不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教育而不严格约束,这是老师不负责任。
大意: 小朋友不愿好好学习,是很不应当的。一种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会感慨自已毕生碌碌无为。 玉石不经雕琢就成不了精美的器物;孩子不学习,就不会懂得多种为人处世的准则。 做子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孩子都应当实行和效仿的。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也是每个小孩子自幼就应当懂得的。
大意:
小朋友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悌长敬兄的道理,然后还要懂得某些生活常识。要会数数、会识字,懂得文化知识。例如,从一到十,从十到百,从百到千,从千到万,要懂得怎么计算这些数字。
再例如,天、地、人被人们称为“三才”;曰、月、星被人们称为“三光”,这样的生活常识也应当懂得。尚有在社会、家庭伦理方面,君臣的相处要合乎道义、父母子女之间要相亲相爱、夫妇之间要友好相处,这“三纲”也要记住。再例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永不停息,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关键,对这些知识也应当有所理解。
大意:
水、火、木、金、土这五种东西叫做“五行”,是中国古代人认为的五种构成宇宙万物的要素。
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是我们五种重要的道德品质,我们要一直遵守,不能怠慢疏忽。
稻子、高粱、豆类、麦子、黄米和小米称为“六谷”,我们平常所持的食物。
马、牛、羊、鸡、狗和猪是“六畜”,是被我们人类驯化喂养的六种动物。
快乐、生气、悲伤、恐惊、喜欢、讨厌和欲望,合起来叫做“七情”,是人天生就有的七种感情。
我国古代人用葫芦、陶土、皮革、木材、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这八种材料制作乐器,因此这八种材料称为“八音”。
大意:
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生下我身,我再生我儿子,儿子又生我孙。
由自已的子孙,再生曾孙、玄孙,传宗接代九辈,延续繁衍不停。
父子间重恩情,夫妇间应和顺,兄对弟要友爱,弟对兄要谦恭,长对幼讲尊卑,朋对友守信用,君对臣应尊重,臣对君须忠诚。
以上十义是为人处世的准则,人与人之间都应当共同遵照。
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亲、我、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大意:
  但凡教导刚入学小朋友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晰,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作为一种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论语》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的言论。/《孟子》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子思,“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天下”的主张。
四书:《大》《孟》《论》《中》
第七课
大意:
1、读通了《孝经》,读熟了四书,就能开始读六经了。
2、《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和《春秋》,再加上已经失传的《乐经》,被称为六经,应规定自已用心阅读。(五经)
3、《连山》、《归藏》和《周易》,合称三易。
4、《尚书》的文体有“典”“谟”“训”“诰”“誓”“命”等几种,内容非常精妙高深。
5、周公写作《周礼》,记载了周朝六部官制的状况,保留了当时的政治制度。
  6、戴德和戴圣编定了《礼记》,记述了圣人的言论,使古代的礼乐制度得以留存完备。
7、“国风”“大雅”“小雅”和“颂”,号称“四诗”,应当好好吟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