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8
文档名称:

服饰民俗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5,569KB   页数:1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服饰民俗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5/5/9 文件大小:15.2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服饰民俗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服饰民俗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读书之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服饰民俗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二节
第二节 服饰民俗
一、服饰民俗概述
二、中国汉族服饰民俗
三、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民俗
四、外国服饰民俗
一、服饰民俗概述
(一)服饰、作用、构成
服饰——有关人体外部装饰的总称
服饰的作用——一是保护身体
二是装饰
服饰构成五要素——质、形、饰、色、画
1、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阶段: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重要目的;
第二阶段:以适应生产需要为重要目的;
牧民——长袍——便于骑马,保护腰腿不受风寒;
渔民——短衣裤——便于撒网打鱼
第三阶段: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
皇帝——黄色;达官贵人——紫色;平民——灰色、蓝色
第四阶段:反应社会观念、政治观念
礼仪伦常、求吉心理、民族自我意识
服饰的构成类别
类别
内容
衣着
用不同质料(棉、麻、丝绸、毛纺、化纤、皮革)制作的衣、袍、裤、裙、帽、袜、鞋等
附加装饰物
头发装饰:夹、簪、釵、梳;耳部装饰:耳环、耳坠;
颈部装饰:项圈、项链;胸部装饰:胸针、胸佩;
手臂装饰:手镯、戒指;脚部装饰:脚铃、脚链
人体自身装饰
发式、画眉、描唇、染指甲、镶牙、染牙、束胸、缠足、文面、纹身
有装饰作用的
生产工具、护身武器、日常用品
佩刀、腰刀、弩弓;
背兜、挎包、手提袋、荷包、香囊带;
扇、伞、背孩子的背带、背兜等
宝石耳环、嵌宝戒指、嵌宝手镯
(1)性别:以周代王室衣服为例,按阴阳之别,男女祭仪之差,把天子之服定为九种,祭服六,常服三;王后之服定为六种,祭服三,常服三。
(2)年龄:如男子二十性冠礼,要改服装,戴冠帽,与少年时代辞别。
(3)职业:例如,猎户的猎装,既要以便狩猎,又常常是用猎物的毛皮制成。
(4)地位:伴随家族制度、社会制度和阶级等级的分化,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下都促成了服饰习俗的变化.
3、影响服饰民俗的重要原因
(5)用途:穿着打扮常常受到社会生活需要的制约。
(6)民族:由民族老式及民族差异形成的装束上的特点,是服饰的最鲜明的标志。
(7)季节:不一样地带气温产生不一样的服饰,同步,春、夏、秋、冬四季所分单、夹、棉、皮四季衣服.
(8)质料:由原料的经济价值和质量派生出了服装质料的差异以及由此而标志的身份、地位的差异。
(9)色彩:色彩所标志的装饰美
(10)样式:在发展中根据人体各部位的活动便利及特点形成规格,又不停创新,发展至今。
4、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求吉心理
体现民族的自我意识
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此外,服饰还包含着多种不一样的审美观念。
二、中国汉族服饰民俗
1 古代汉族服饰的发展
早在上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用兽皮缝制衣服,发明了与采猎经济相适应的服饰文化。
进入农耕经济后,纺织业随之兴起,人类的服饰大为改观。
西周时期,贵族服饰承袭了商朝的上衣下裳,只是腰间的束带渐宽,衣身也出现了宽博的式样。
西汉时,上下联体的长衣统称袍,成为贵族的主流,短衣与合裆裤多为劳动者所穿。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驻中原,胡服大规模向中国老式服饰渗透,增进了两种服饰文化的融合,形成了中国服饰的重大转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