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胡向东著概述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914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胡向东著概述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5/5/9 文件大小:2.8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胡向东著概述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胡向东著概述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业精于勤】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胡向东著概述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章 概述
下页
返回
本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性质:
综合性科学(物理学、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之一;实践性强、发展快
必修课 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考试课 46 课时(理论课 38 课时 试验 8 课时)
2. 地位:
自动控制系统的入口;
实现系统各项性能指标(静、动态)的重要保证;
衡量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学习后续课程(自动化仪表及过程控制等)的基础。
课程简介
本课程内容体系构造
下页
上页
返回
本课程的规定
一、规定
1. 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原理、重要性能及特点;
2. 结合实际,学会各类传感器的合理选择与应用;
3. 理解传感器的发展动态;
4. 对信号调整转换电路(测量电路)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5. 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二、学习措施
1. 重视试验,侧重实际应用;
2. 重视归纳、总结,学会类比分析的学习措施。
下页
上页
返回
三、参照资料
(一)参照书目:
1. 《传感器基础》 赵玉刚 邱东主编 北大出版社 .8
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陈杰、黄鸿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8
3. 《传感检原理及应用》 程德福、林君等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
4.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王化祥 张淑英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3
5.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 梁森等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
下页
上页
返回
(二)中文关键期刊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沈阳仪器仪表工艺研究所
《自动化仪表》 机械工业部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电测与仪表》 哈尔滨市电工仪表研究所
《仪器仪表学报》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中国测试》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三) 有关网站
1. 中国传感器 http://
2. 传感器世界 http://
3.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http://
4. 自动化网 http://
下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上页
返回
传感器的定义与构成
1. 定义( GB 7665-87):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一般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
“A sensor is a device that receives a stimulus and responds with an electrical signal”
敏感元件——指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
转换元件——指传感器能将敏感元件输出转换为适于传播和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有的两者合二为一,有的转换元件不止一种。
图1–1 气压传感器
1 —— 壳体
2 —— 膜盒(敏感元件)
3 —— 线圈(转换元件)
4 —— 铁芯
5 —— 转换电路
下页
上页
返回
英文为“sensor”,相似装置亦有不一样提法。
传感器首先是一种测量器件或装置,它的作用体目前测量上。
定义中所谓“可用输出信号”是指便于传播、转换及处理的信号,重要包括气、光和电等信号,而“规定的测量量”一般是指非电量信号。
传感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应当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并且应保证一定的精度。
阐明:
下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上页
返回
2. 传感器的构成
信号调理电路:常见有放大器、电桥、振荡器、电荷放大器等
作用:
把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进行转换和放大(将多种电信号转换成电压、电流或频率等);
进行信号处理(滤波、线性化、赔偿、调制与解调、运算、数字化等)
下页
上页
返回
. 传感器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