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2025年怎样教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精选8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49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怎样教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精选8篇).docx

上传人:feifei 2025/5/9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怎样教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精选8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怎样教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精选8篇) 】是由【feife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怎样教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精选8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怎样教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精选8篇)
篇1:怎样教好大学物理实验课
怎样教好大学物理实验课
根据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状况,以及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本人对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一些探索及想法.
作 者:丁萍 陈敏华 Ding Ping Chen Minhua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实验教学部,广东湛江,5240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5) 分类号:G642 关键词:物理实验   教学方法   创造性   科学分析  










篇2:大学物理实验课心得体会
在即将结束的这个学期里,我完成了大学物理实验(上),虽然在很多物理实验中我们只是复现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的原理与结果,,影响物理实验现象的因素很多,,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等多种途径,以最佳的实验方式呈现物理问题,使我们通过努力能够顺利地解决物理实验呈现的问题,考验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做大学物理实验时,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高效率地完成实验,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需要课前认真地预习,首先是根据实验题目复习所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实验教材的相关内容,弄清楚所要进行的实验的总体过程,弄懂实验的目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所采用的方法的关键与成功之处;思考实验可能用到的相关实验仪器,对照教材所列的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正确操作步骤,,,我们一般包括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仪器,操作步骤,测量内容,数据表,,,,将数据随便的记录在一张纸上,结果发现整理数据时会出现很多混乱和错误,尤其是数据比较多的时候,比如在做《用动力学共振法测固体材料的样式弹性模量》实验时,由于实验前未提前设计好表格,数据记录得很随便,很乱,,在实验前根据所要测的物理量和实验步骤设计好数据表格,,是加深实验内容或对关键问题的理解,开发视野的一些问题,在实验前认真地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可以跟自己的同学讨论一下或查一下相关的资料,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带到课堂上问老师,只有把实验中所有的地方都弄通弄透彻,才能达到实验应有的效果.










预习是做实验前必须的工作,但是做实验的主要工作还是课堂操作.
课堂操作需要我们严格的遵守实验的各项原则,要将仪器放置在合理的位置,以方便使用和确保安全,,,首先要#from end#把这些仪器部件一一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所有仪器要调整到正确的位置和稳定的状态,在安装和调整仪器时还不能使用书本这些本身就不稳定的物品做垫块,否则容易造成测量数据的分散性,影响实验质量,,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理论上的现象不符,首先应认真思考并检查实验仪器使用以及线路连接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及时进行改正,若自己不能解决,应及时请老师来指导,切不可敷衍过关,,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尤其是对一些精度比较高的仪器,,则要求我们要有原始的数据纪录,,,或者测试结果出现异常,就应该认真检查原因,,应把所有的实验仪器恢复到原位,并认真清理实验台.










在实验操作完成后,,是探索,,实验数据处理得恰当与否,:
,对于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的结果不会完全一样,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是真实值的最好近似.
2. 列表法 实验中将数据列成表格,可以简明地表示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便于检查测量结果和运算是否合理,有助于发现和分析问题,而且列表法还是图象法的基础.
列表时应注意:①表格要直接地反映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把自变量写在前边,因变量紧接着写在后面,便于分析.②表格要清楚地反映测量的次数,测得的物理量的名称及单位,,一般不在数值栏内重复出现.③表中所列数据要正确反映测量值的有效数字.
3. 作图法 选取适当的自变量,通过作图可以找到或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便于找出其中的规律,.










描绘图象的要求是:①根据测量的要求选定坐标轴,一般以横轴为自变量,.②坐标轴标度的选择应合适,,坐标原点可以是零,,应与测量值的估读数(即有效数字的末位)相对应.
,可以节省不少时间,,而且实验操作过程必须认真地完成,记录的数据准确,有效.
,写作能力和总结能力的一种锻炼,,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以及对数据进行计算并求得最终的结果,验证跟理论值是否相符,误差的大小,最终得出的结论,,高水平的实验报告才算是为本次实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是大学物理试验的指导思想;“加深学生对有关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实验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锻炼,它不但锻炼了我们的细心,耐心,,,比如做实验速度很慢,下学期我们还将学习这门课程,我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一定要 注意慢慢改进.










篇3:怎样教好“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
怎样教好“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
3月18日―3月20日,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国家精品课程“电力电子技术”网络培训。此次培训由西安交通大学王兆安教授和裴云庆教授主讲。
本次培训旨在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难、重点进行深度剖析,明确解决思路,并通过相对细致的案例分析和现场示范课,使学员掌握实际教学要点。来自有关高校的老师通过网络分别在各省市高校教师网培分中心接受了培训,并结合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学习体会,就怎样教好“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进行了研讨。
一、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从网络交流的情况可以看出,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参培老师普遍认为,很多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不感兴趣,有些学生反映课程太难、听不懂;有的学生反映这门课的知识点太多,各种变换电路有时会让学生感到非常繁琐,电路波形分析部分由于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且参考资料太少;基本实验的实践训练不够,不能使学生对器件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应用有充分的认识,不能充分掌握各种器件的性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每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数控制不好,大部分教师没有足够的工程和实践经验,教学案例太少,;一些西部地区学校教师的培训、交流机会太少等。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上述这些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们交流了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1.怎样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1)在课程中穿插一些科研工作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学生往往对失败的案例特别感兴趣,因为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不像书本中的概念那样抽象,所以会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会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内把案例中问题的答案在不经意中给出,最后由同学自己总结,教学效果较好。
(2)采用多种办法结合的鸡尾酒式的教学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3)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搞好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接触实际,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与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现象,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人们的身边。
(4)把复杂问题分解,使之简单化。
(5)在PPT中多加入插图及动画以降低难度。
(6)多进行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7)引导学生经常浏览课程网站,在网上放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和学生易犯的错误分析。
(8)以写文献综述的形式锻炼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组织电力电子技术装置的设计比赛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组织兴趣小组设计分立元件的电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怎样处理本课程中的教学难点
(1)对于各种变换电路及波形分析的难点,让学生从了解电路结构开始,理解工作原理和学会波形分析,掌握如何定量计算这四大环节,让学生进入状态,逐步掌握学习这门课的方法;而后,再逐次引出其他相关的电路进行定性分析、定量计算,逐步深入学习各种电路。授课时也按这种思路强调,学生很快会掌握方法。










(2)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表现实际波形,建立感性认识,同时教师还通过板书手画波形进行逐步分析讲解,以帮助学生达到理解的目的。
(3)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与实际电路对应地讲述,每段波形的得出是由相应的功率管导通或截止所得的,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理解波形的由来。
(4)可以使用自制的实验箱或实验柜,因为所有的元器件都在实验箱或实验柜上,上面有很多接线,比如单相可控整流实验,接线时必须接通电路的线;控制电路及控制电路与主电路之间的连线,等等。另外,实验时要求测试的波形也很多,在具体的元件上进行测试,比较直观,实验效果很好。
3.如何处理课时不够的问题
(1)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适当地调整、取舍。授课时,重点、难点的部分多讲,容易理解或者公式推导部分尽量少讲,以帮助学生掌握其应用为主。
(2)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扩大课堂信息量,对基本原理及基本电路分析采用板书详讲,类推内容采用课内学时和课外学时结合的方法,要求学生自学,加强课外辅导。
(3)对有些课程内容可以采用专题报告的方式解决。
4.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查阅各大学的教学网站,并联系外校教这门课的教师进行沟通。
(2)通过参加精品课程培训,由名师指点,与参培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彼此发表见解,谈经验,可使教师的进步很快。










(3)在带领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和学生一起查阅相关案例资料,几年下来就可以积累大量的资料,将这些资料运用到讲课中会使学生很感兴趣,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大大提高,可以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4)教师不能仅讲授知识点,对于同一个现象,同一个概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角和理解方式,总有一种方式是最生动和学生最好理解的,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教师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的方式。
(5)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为青年教师做示范,大家彼此切磋,对改进教学益处颇多。
(6)经常参加培训、听课、编写教材和到生产一线锻炼等,特别是找机会接触工程实践,这些做法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培养。
参培教师们还就目前正在使用的《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网站的建设、课程的实验状况等进行了交流,并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篇4: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王建明
姓 名:张国生
学 号:XX0233
学 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班 级:05信计2班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任务
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
ncosα-mg=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