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轮胎生产用加工助剂 】是由【wyj19921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轮胎生产用加工助剂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轮胎生产用加工助剂
单击添加副标题
张涛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2008-10
(化学、物理)
(预分散体)
:(防粘、脱模)
*模具清洗剂
*防疤点喷涂剂
抗过硫还原体系
加工助剂与功能性助剂区别
01
必要性:合成胶用量增加;加工设备与技术改进;
02
子午线轮胎发展
03
加工中存在问题
04
配料:粉尘、有害物质、自动称量
05
混炼:填料分散、共混均匀、粘辊、能耗和效率
06
成型:()
07
硫化:流动性、脱模、外观质量、模具污染
08
加工助剂功能
混炼 橡胶粘度变化 胶料门尼粘度下降
橡胶共混 相容性增加
分散改善、时间缩短
半成品 压出 速度加快、质量提高
压延 脱辊性改善
成型 粘性增加
硫化 平板模压 流动性提高、外观改善
(传递、注射) 脱模改善、污染减少
生胶塑炼: 高效、低能耗、省时
01
混炼:
02
压延、压出: 速度快、尺寸稳定、外观质量好
03
成型: 贴合粘性好
04
硫化: 胶料流动好、外观好、易脱模、污染小
05
市场竞争: 加工效率高、节能、低成本、绿色环保
06
成品性能: 不影响产品最终使用性能。
07
加工助剂功能要求
加工助剂发展历史
初期:天然产品(动物胶、沥青、蜡、矿物油等)
60~70年代开始引入橡胶加工领域
目前现状:品种增多,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用量增加
品种 1980 1984 1995 1999
均匀剂 4 8 13 13
塑解剂(物理,化学) 14 21 31 35
润滑剂及其他 82 167 286 263
增粘剂 152 167 123
增塑剂及其他 400 450 532
总计 652 813 965
国内加工助剂发展现状
80年代引进子午胎生产技术推动下发展
目前用量己达5万吨/年,预计2010年为9万吨/年,国 内发展特点:
多家研究和生产厂家批量生产,但规模小
国外公司大力开拓国内市场
产品命名混乱
产品系列化程度差, 可供选择品种少
多功能助剂品种少
新品种、更新换代产品慢
01
02
03
04
烃类: 矿物油、石油、石蜡、石油树脂…
合成树脂: 酚醛树脂
脂肪酸衍生物: 脂肪酸 脂肪酸酰胺 脂肪酸酯
脂肪酸皂类 脂肪醇
低分子聚合物: 聚乙烯蜡 聚异丁烯 聚异戊二烯
聚丁二烯
05
有机含硫化合物: 硫酚类 芳香二硫化物
加工助剂分类(按化学结构)
加工助剂分类(按功能)
功能 实例
塑解作用 2,2-二苯甲酰氨基二苯基二硫化物 五氯硫酚
五氯硫酚锌盐 分散作用 脂肪酸酯 脂肪醇 脂肪酸皂类
流动作用 脂肪酸皂 脂肪酸酯 脂肪酸酰胺 脂肪酸
均匀作用 不同极性树脂共混物
增粘作用 烃类树脂 酚醛树脂
增硬作用 高苯乙烯橡胶 酚醛树脂 反式异辛烯
隔离作用 有机硅烷 脂肪酸酯 脂肪酸酰胺 脂肪酸皂
润滑剂在胶中功效
混炼: 加快填料混入和均匀分散
降低胶料门尼粘度
降低排胶温度 改进粘辊性
加工: 压延 压出容易速度快
半成品表面光滑 致密 尺寸稳定
减轻粘辊性 方便压延
硫化: 胶料流动好
易充模速度快 缩短模压周期
减少模压件内应力
改善成品脱模性能
减少成品废品率
降低对模具污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