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专题10 温度 物态变化第02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doc

格式:doc   大小:953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专题10 温度 物态变化第02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doc

上传人:海洋里徜徉知识 2025/5/9 文件大小:9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专题10 温度 物态变化第02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专题10 温度 物态变化第02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专题10 温度 物态变化第02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单选题
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给头发吹热风[来源:学科网]
B.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 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点睛: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2.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 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 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 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解: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不用力甩液柱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38℃;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只被测者的体温高于体温计的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才会发生变化,如果被测者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体温计液注不变化,仍为38℃;所以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38℃,不可能高于38℃,故C正确。答案为C。学#科网
点睛: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据此作答。
4.图中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吸热的是
A. B. C. D.
【来源】福建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情况。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
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2℃
B. ×105Pa
C. 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50cm
D. 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50kg
【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8.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
A.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 人步行速度约10m/s
C.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D. 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
【答案】B
【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此选项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
,此选项符合实际。
故选B
【点睛】对物体长度、质量、重力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
9.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 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 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 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
【答案】B
【解析】分析:(1)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是形成“白气”的原因;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扩散现象;
(3)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热传递、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点睛】考查了与热学有关的几个基本的知识点,注意了与实际例子的联系,重点是分子动理论,难点是“白气”的形成。
10.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来源】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A卷
【答案】C
【解析】A.,霜的形成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 学&科网
点睛: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物态变化的概念即吸热放热情况,即可作答。
1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B.
C. 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h
D. 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10kg
【来源】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A卷
【答案】A
点睛: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1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解析】A. 雾凇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
B. 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B错误;
C. 露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
D. 雾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物质通常存在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总共有六种变化过程,像这类的题目,只要记清楚物态变化过程即可正确解题。
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
B. 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汽化吸热降温
C. 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
D. 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
【来源】湖北省荆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A正确;洒水可以利用水的蒸发来吸热降温,B正确;白霜、雾凇的出现,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所致,C错误、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对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由固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这三种物态变化需要吸收热量;(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固,这三种物态变化需要放出热量。
15.依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
【解析】A、如图,左边的鸟,两只脚之间为导线,电阻非常小,电压也非常小;右边的小鸟,两只脚分别位于灯的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所以两只小鸟的电压不等,故A错误;
B、冰雪环境中,冰雪能够升华,所以是有水蒸气的,故B正确;
C、如图右侧的洞口突起,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左侧相对压强大,所以造成洞内空气流动,故C正确;
D、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故D正确;
故A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16.如图所示,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来源:学*科*网Z*X*X*K]
A. B. 温度为-1°C C. D.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A. 物体左侧没有对准零刻度,故结果不正确,A错误;
B. 流量计分度值为2°C,温度为-2°C,故B错误;
C. 砝码质量为25g,,,C正确;
D. 电压表使用大量程,,,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重点是各种测量仪器的读数,读数时看清楚使用的量程,弄清楚分度值,不要小看了读数,在考试中是经常出现的。
17.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 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C.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
【解析】A、蒸发是没有温度要求的,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蒸发。故A正确。B、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故B错误。C、霜是固态的小冰晶,是由水蒸气快速放热直接变成了固态形成的。故C错误。D、用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A。
点睛:(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并在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不变;(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4)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
1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4min甲比乙吸热多 B. 4~8min甲不吸热
C. 0~10min甲和乙内能不断增加 D. 0~10min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A、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故0~4min甲乙吸热一样多,故A错误;B、甲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高,说甲是晶体熔化的图象,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乙吸热温度一直升高是非晶体,故B错误;CD、0~10min甲和乙都吸热,内能都不断增加,只是甲是晶体,吸热温度不变,乙是非晶体,吸热温度升高,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1)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2)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3)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吸热内能都增加;(4)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吸热温度升高。
2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湖水结成冰 B. 樟脑丸变小 C. 露珠的形成 D. 雾凇的形成
【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解析】A. 湖水结成冰,是凝固放热过程;
B. 樟脑丸变小,是升华吸热过程;[来源:学科网]
C. 露珠的形成,是液化放热过程;
D. 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过程;
故B正确。
点睛:重点是物态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除了要记清楚六个物态变化的过程谁吸热、谁放热,还要多了解一些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多选题
23.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态时是晶体 B. 在ab段内能增加
C. 在cd段仍需吸收热量 D. 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大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BC
三、填空题
2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来源】河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汽化 液化 凝华
【解析】分析: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与特点分析答题;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为水蒸气是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珠的变化是气态变为液体,是液化;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
故答案为:(1). 汽化 (2). 液化 (3). 凝华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只要知道物态变化前后物质所处的状态,即可正确解题。
25.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不使用水,请写出两个原因:_____;_____。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水的反常膨胀 水的比热容大

26.隔水蒸鸡是海南常见的一道菜,其做法是:将鸡肉用盘子盛好放在装有清水的汤锅上 蒸熟。盘子里的汤汁是水蒸气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烹饪时,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发生了_____现象。
【来源】海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液化 扩散
【解析】隔水蒸鸡是海南常见的一道菜,其做法是:将鸡肉用盘子盛好放在装有清水的汤锅上蒸熟。
由于鸡与水不接触,所以盘子里的汤汁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烹饪时,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发生了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
点睛:牢记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处于不停的无规律热运动之中,分子运动形成了扩散现象。
27.在某些干早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子接触塑科薄膜前发生了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过程中,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 汽化 放出
【解析】根据汽化和液化分析解答问题。
根据题意,塑科薄膜盖住坑口,土壤中的水分会汽化(蒸发)变为水蒸气;
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过程放热。这样水被聚焦起来。

最近更新

2021年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题 7页

有关良心的发现作文(通用27篇) 23页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 6页

有关八月十五中秋节作文300字(精选36篇) 21页

晚会策划书(通用9篇) 32页

2021年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测考.. 8页

2021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完.. 7页

2021年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参.. 6页

2021年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 7页

挫折与成功作文合集12篇 13页

2021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加答案.. 5页

2021年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5页

我家的葡萄树作文通用9篇 8页

2021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检测卷及.. 7页

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5页

悠悠亲情作文(通用30篇) 21页

2021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调研题及答.. 7页

店铺租赁合同集合4篇 25页

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12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公.. 12页

展会邀请函集锦14篇 17页

2021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完整).. 5页

小学开学典礼校长精彩的致辞(通用7篇) 15页

家风孝道作文(5篇) 4页

实用的杭州西湖作文7篇 6页

宁静的生活作文(通用23篇) 24页

学校工作总结(集锦15篇) 32页

妈妈爱吃鱼头作文15篇 13页

大学生关于宿舍违规电器检讨书范文(通用11篇.. 1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