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三门峡水库简介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业精于勤】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三门峡水库简介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三门峡水库的修建对周围地区的影响
分工
资料搜集,整理,PPT修改:彭博
PPT制作与演讲:张耀峰
总结,WORD制作,质量监督:李孝大
三门峡的位置示意图
三门峡简介
三门峡水库,黄河上第一种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一座曾经引起成千上万人迷狂欢呼的水库。
中苏援助:三门峡水库列入苏联工程项目之中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治黄工程体系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肩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保护着冀、豫、鲁、皖、苏5省2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1.7亿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该枢纽运行45年来,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
1957年4月13曰,三门峡水利枢纽正式投入使用。
三门峡水利枢纽为黄河综合运用的第一期重点工程:蓄水位350米,总库容360亿立米;
三门峡水库的重要任务
①将黄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为8000立方米/秒;这样,黄河洪水的灾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黄河下游的洪水威胁自然解除。
②拦蓄上游所有来沙,下泄清水,实现“黄河清”,使下游河床不再淤高。
③调整黄河水量,初期浇灌2220万亩,远景浇灌7500万亩。
④装机90万千瓦,年发电量46亿度。
⑤改善下游航运。
对周围的影响
新的生态平衡依赖三门峡水库
三门峡市旅游局提供的资料表明,1950年代库区有鸭科鸟类9种,目前增长至12种,目前已经查明的有118种,天鹅、鸳鸯、大鸨这些珍贵的鸟,也开始陆续在库区出现。每年冬季至春季蓄水期,数万只白天鹅,就会集聚在库区戏水。库区200平方公里的水域已经成为维持本区域生态平衡的基本要素,并且已经成了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正面影响:
,三门峡就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二十一世纪都市规划、管理与发展”援华项目,这也是我国北方唯一一种被列入该项目的都市。
每年入冬后来到次年初春这段风寒雪飘的季节,三门峡这座漂亮的都市总会迎来她相知的朋友-----白天鹅
据研究人员考证,这群白天鹅来自西伯利亚,她们之因此每年如期来到三门峡越冬,是由于三门峡山川秀丽,湖面广阔,水肥草美,食物充足,广大人民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倡导下,树立了良好的保护生态的意识,并采用了得力的保护鸟类的措施,发明了人与鸟友好相处的优越环境。 三门峡也因此有了“天鹅城”的美誉
三门峡水库有不可忽视的防汛作用
三门峡水库的防汛作用重要体目前两个方面:一是按小浪底水库的设计规定,只有当位于河南境内的小浪底、三门峡、故县、陆浑水库“四库联调”时,黄河下游才能达到千年一遇的防洪原则;二是当黄河下游发生严重凌情时,需要三门峡与小浪底水库联合控制,三门峡水库需要滞蓄20亿立方米的水量。
三门峡水库自1960年9月建成蓄水后,库区泥沙淤积严重,1969年潼关河床高程,,比建库前抬高5米多,形成悬河。1964年—1967年曾先后两次对枢纽工程进行改建,使潼关高程下降。但1973年至今,三门峡水库使潼关高程又抬升。由于潼关高程居高不下,渭河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持续数年出现枯水,主槽萎缩,目前过洪能力很差,致使堤防抗洪原则不停减少,去年8、9月份,渭南地区渭河“小水酿成大灾”,就是沉痛教训。
·一种水库让30万人走上移民路 1955年,为了配合三门峡大坝的兴建,陕西开始启动移民工程。30万人从被称作是“陕西省‘白菜心’”的关中平原居民迁至宁夏、渭北等偏远地区,饱受迁徙之苦。
负面影响:
抬升的渭河河床
水库建成后不停抬生的渭河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