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ICU血流动力学监测.ppt

格式:ppt   大小:3,537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ICU血流动力学监测.ppt

上传人:86979448 2018/3/10 文件大小:3.4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ICU血流动力学监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ICU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危重病患者循环功能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的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一系列物理学问题,即流量、阻力、压力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维持危重病患者足够的器官灌注和全身稳定。
适应症
任何原因引起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氧合功能改变,或存在可能引起这些改变的危险因素,均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适应症。
内容与目标
一、血压(BP) 掌握
无创血压、有创血压
二、中心静脉压(CVP)掌握
三、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了解
一、血压
正常值:1、上肢收缩压90—140 mmHg;舒张压60--90 mmHg
2、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1/3脉压,60--100 mmHg
(一)无创血压(NIBP)监测:一般通过加压袖带阻断动脉血流后,在持续放气时测定血流继续流经动脉时的袖带压力振荡改变测得动脉压。
一)方法:人工袖带测压法及电子自动测压法。
二)局限性:
:袖带应覆盖上臂或大腿的2/3,即袖带宽度应比肢体直径大
20%。过窄可使血压测得值偏高;过宽则测得值偏低。
:如心房颤动,可使测得值难以分析。
:活动造成的伪差可由某些仪器消除,但延长了周期时问。
:如果仪器设定周期过频可造成静脉淤血。常规监测周期时间应避免低于2min。有些仪器有“STAT”模式,此模式测量周期快,可对收缩压进行几乎是连续测量。
,可能与动脉内压力测量不一致。
(二)有创血压监测:是经体表插入各种导管或监测探头到心腔或血管腔内直接测量血压的方法。一般通过内置血管套管借充满液体的管道与外部压力换能器相连接并将压力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再经滤波后显示于屏幕上并进行压力自动测算。常用于桡动脉、股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
优点:有创血压监测可提供连续、可靠、准确的监测数据。
一)适应证
外科危重、复杂手术病者。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
低温、控制性降压术。
严重高血压、心梗、各类休克。
呼吸心跳停止复苏后等。
无法用无创血压监测的病人
需反复抽动脉血做血气分析
需行低温或控制性降压的手术
二)禁忌症:
1 、穿刺部位或其附近存在感染;
2 、凝血功能障碍,对已使用抗凝剂患者,最好选用浅表且处于机体远端血管;
3、患有血管疾病的患者,如脉管炎等;
4 、手术操作涉及同一部位;
5 、Allen试验阳性禁忌行桡动脉穿刺测压。
三)测量原理:以压力换能器为主体的测压装置, 将血管内压力通过导管传导到体外的传感器上变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处理后转换为血压波形和数值显示
四)波形:
1、正常波形
分为升支、降支、和重搏波
升支表示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度,心室快速射血进入主动脉,顶峰是收缩压
降支表示血液经大动脉流向外周,当心室压低于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关闭与大动脉壁弹性回缩同时形成重搏波,之后动脉内压力继续下降至最低点,为舒张压
升支
重搏波
降支
2、异常波形
①矮小低平波形:压力波形变小,
升支向上冲击缓慢,峰波拉长,
常见于标尺错误; 加压袋压力
不够; 系统内有气泡; 系统连
接松弛; 管道缠绕、闭塞,或
穿刺端阻塞; 三通开关阀门开
放; 空气,多见于术后低心
排或心衰,每搏输出量减少。
②高大跳跃的波形:升支迅速上
升,峰波短暂:管路过长;
穿刺管在动脉内移位;病人移动;空气;可能有血块形成;烦躁或高血压
③动脉波形消失:传感器和电线无正确连接;加压管松脱
压力标尺调节不正确、心跳骤停;测压管壁贴住血管。
④不规则波形:振幅强弱不同,常见于心律失常等。
升支
重搏波
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