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中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蜂蜜掺假预判的研究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蜂蜜掺假预判的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蜂蜜掺假预判的研究
中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蜂蜜掺假预判的研究
蜂蜜作为一种天然食品,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许多不肖商家利用消费者对蜂蜜的热爱,掺杂各种劣质成分以牟取暴利,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对蜂蜜的掺假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中红外光谱技术因其快速、准确、无损、无毒等特点,成为了蜂蜜掺假预判的有效手段。
中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光的分子振动来对物质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分析的技术。不同物质分子的振动模式各异,因此在中红外光谱图谱上呈现出多种特征峰。通过对物质的中红外光谱图谱进行分析,可以对其成分进行准确鉴别和定量分析。
鲜蜂蜜的中红外光谱图谱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吸收峰,且其特征峰比较稳定,因此具备了可利用中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掺假预判的基础条件。针对对蜂蜜的常见掺假方式,中红外光谱技术可以进行有效的鉴别。
以人工蜜为例,其掺假成分主要包括淀粉、挥发性酸、糠醛等,其中淀粉是最常见的掺假成分之一。淀粉通过中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后呈现出比较稳定的吸收峰,在中红外光谱图谱上表现为1420 cm-1~1330 cm-1之间的特征峰。挥发性酸和糠醛也可以通过中红外光谱技术进行准确定位和定量分析。
同时,对于掺假量较小的情况,中红外光谱技术仍具有可靠的检测能力。以掺假量为5%的情况为例,通过中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后,掺杂的淀粉特征峰的强度仅为鲜蜂蜜中相应峰的1/22,仍可被中红外光谱检测出来,实现蜂蜜的掺假预判。
总之,中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无损、无毒的检测手段,可有效地应用于蜂蜜掺假预判中,并通过对蜂蜜的中红外光谱图谱进行定量分析和鉴别,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