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2025年四川省中考模拟物理试题三套附答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1,922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四川省中考模拟物理试题三套附答案.pptx

上传人:送你一朵小红花 2025/5/10 文件大小:1.8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四川省中考模拟物理试题三套附答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四川省中考模拟物理试题三套附答案 】是由【送你一朵小红花】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四川省中考模拟物理试题三套附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 102Pa B.初中生课桌的高度约为 150cm
C.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约为 5V D.人体感到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 37℃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色
图乙中,工人佩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瓶内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固体不能传声 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3.对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的形成解释中正确的是(

甲图中云是升华现象
乙图中铁丝网上的白霜是凝固现象 C.丙图中烧开水时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丁图中草叶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
在开展“生活处处有物理”的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在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
A.迅速撞击斧子的木柄,斧头就套紧在木柄上,是利用了木柄的惯性 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锅内气体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高 C.泥鳅体表可以分泌丰富的黏液,可以减小摩擦,便于钻入泥洞 D.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下列是关于“力与运动”的知识,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运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是因为不受力的作用

绕地卫星沿轨道飞行时,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它将继续沿着原轨道运动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鸡蛋砸石头,鸡蛋碎了,原因是鸡蛋受到的力大
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倒影”和“立竿见影”中的“影”都是虚像 B.人通过望远镜观看到的远处景物是景物的实像 C.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D.用照相机拍摄照片,镜头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7.安检时使用的一种金属探测仪,金属探测仪靠近金属物体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发出报警信号。下列 物体中工作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
B.
C.
D.
8. 下列关于热量、内能、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升高相同温度时,比热容大的物体一定吸收的热量多 D.物体的温度不变时,内能一定不变
9.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电路做电学实验,闭合开关后,出现一处电路故障,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若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 L1 可能断路
若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 L2 可能短路
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 R 可能短路
D.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 L1 可能断路
10.某举重比赛有甲、乙、丙三名裁判,其中甲为主裁判,乙、丙为副裁判。若裁判认定杠铃已被举起, 就闭合自己前面的按钮开关。当主裁判和至少一名副裁判均判定杠铃举起时,指示灯泡发光,表明运动员 举重成绩有效。以下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 S1、S2 都闭合,甲乙都是电压表时,甲、乙两表读数之比为 7:4。则当S1 闭
合,S2 断开,甲乙都是电流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两电阻大小之比为
电阻R1 和R2 两端电压之比
C.R1 和R2 电功率之比
D.甲、乙两电流表示数之比
12.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长方体 A、B、C 分 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 FA>FB=FC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 甲<F 乙<F 丙
C.放物体之后,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FA>FB>FC D.放物体之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 甲=F 乙=F 丙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4 分)
13.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如图甲所示的“测多算少”的方法,图中紧密排绕细铜丝 20 圈,铜丝的直
径为 cm,图乙中测量了自己 1000 米跑的成绩为 。
14.2024 年 3 月 8 日到 31 日,岳池县粮油基地举行油菜花节,整个基地周围到处充满着花香,这是
现象,正午天气晴朗相比夜晚的时候,花香更加浓郁,飘散得更快,造成这一现象得原因是 。
中国首艘国产电磁弹射型航母即将出海试验,吃水深度 13m 即舰艇底部距离海面为 13m,则舰艇底
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是 Pa;当一驾质量为 30 吨的歼-35 舰载机停在水平甲板上,飞机与甲板 的接触面积是 15m2,则飞机对甲板的压强是 Pa。(ρ海水=×103kg/m3,g=10N/kg)
如图甲所示,“悬浮灯泡”能够悬浮发光,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接通电源后,灯泡能悬浮在空中是 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则基座电路的电源左端为 (选填“正”或“负”)极;使灯泡的悬浮高度 减小,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17.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的物体在力 F1、F2 的作用下向右做直线运动,力 F1、F2 及物体的速度v 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的(a)、(b)、(c)所示,其中图(c)中物体在 t2~t3 的速度图像并未画出,则 0~t1 时间 内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t2~t3 时间内物体做 运动。
1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着一只重力为 10N 的木块P 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8N。若每只滑轮重 2N,不计绳重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拉力F 的大小为 N,该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为 。
19.具有防雾、除露、化霜功能的汽车智能后视镜能保障行车安全,车主可通过旋钮开关实现功能切换。
如图所示是模拟加热原理图,其中测试电源的电压为 10V,四段电热丝电阻均为 20Ω,防雾、除露、化霜 所需加热功率依次增大,当开关旋至 2 挡时,后视镜处于 模式(选填防雾、除露、化霜),当后 视镜处于化霜挡位的加热功率为 W。
三、作图题:(每题 1 分,共 3 分)
20.如图所示,请作出光线 AB 的入射光线以及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1.如图所示,一辆缆车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缆车车厢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图。
(不计空气助力)
22.请将如图所示元件连入家庭电路中,开关控制灯泡,插座独立工作。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13 分)
23.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
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图丙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 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 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 1 和 1'、2 和 2'、3 和 3'、4 和 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 折射光线的位置。试问:
甲图中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观察到此现象,是因为光发生了 反射;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度;
图乙中的把光屏向后翻的目的是为了 ;
由图丙可以得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
24.小伟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小球沿光滑斜 面向下运动,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该实验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和 法;
图甲是探究的是动能与 的关系;
木块被撞击后,最终会停下来,在此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 能;
完成实验后,同学们还联想到以前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也用到了斜面: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 同一高度下滑的目的是 。
25.小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所选择的器材有新干电池两节,阻值 为 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 5 个,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5Ω;1A”,电压表、电流表、开关 各一只,导线若干。则:
如图甲连接的实物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请在连错的那根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表导线
将电路连接正确 (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小明按规范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图乙所示的图像,实验过程中,控制定 值电阻两端电压为 V 不变,根据图像可得出结论: ;
上述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对实验进行了拓展,想再测电阻 Rx 的阻值,于是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 验电路(图中R0 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实验步骤如下:先闭合开关 S 和S1,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适 当位置,读出电压表示数 U1;再断开 S1,闭合 S2,读出此时电压表示数 U2,则 Rx= (用 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五、计算题:(26、27 题各 5 分,28 题 6 分,共 16 分)
26.近年来直公路上行驶,整个过程,汽车以恒定的输出功率
30kw 行驶 20min,共消耗 2kg 汽油,已知汽油的热值q=×107J/kg,求:
(1)用 2kg 汽油来烧水,若汽油放出的热量有 70%被吸收,可以将多少 kg 的水从
加热到

(2)该汽车的工作效率是多少?
如图甲所示,一个边长为 1m 的正方体静止在湖底,上表面离水面深度为h。现用一根粗细和重力不
计的绳子,将该物体从水底竖直向上拉,直至完全拉出水面,在整个拉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 的匀 速运动,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
求物体静止在湖底时,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和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均保持不变。小灯泡 L 标有“6V ”字样,R1 为 2Ω的定值
电阻,滑动变阻器 R2 铭牌上标有“■Ω 1A”字样(电阻值已模糊不清),电压表使用的量程为 0~3V,电流表 使用的量程为 0~。闭合所有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滑动变阻器 的电功率为 。求:
求电源电压;
当只闭合开关 S1 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当只闭合开关 S3 时,在不损坏各电路元件的情况下,电路中允许电功率范围是多少?
【解析】【解答】A.中学生的体重在 G=500N 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 左右,
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在 左右,故A 不符合题意;
中学生的身高在 160cm 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 80cm 左右.故B 不符合题
意;
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一般为 5V.故C 符合题意;
人体正常体温在 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 23℃左右.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 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析】【解答】A.改变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能改变振动部分弦的长短,改变振动频率,改变声音的音 调,故A 错误;
工人佩戴耳罩,阻止声音进入人而,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 B 错误;
将瓶内气体不断抽出,瓶内空气减少,瓶内手机的铃声变小,则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故C 错误;
倒车雷达利用的是超声波回声定位工作的,故 D 正确。 故选D。
【分析】改变发声体的长度,振动的频率改变,音调改变;阻止声音进入人耳,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声 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解析】【解答】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或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 A 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体,发生凝华形成小冰晶,故 B 错误; C.水开时,壶嘴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 错误; D.露珠是液体,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 D 正确。
故选D。
【分析】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气体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
【解析】【解答】】A.迅速撞击斧子的木柄,斧头就套紧在木柄上,是利用了斧头的惯性,故 A 错误,符 合题意;
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高,锅内水的温度越高,食物越容易熟,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泥鳅的体表分泌的黏液,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便于钻入泥洞, 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打开醋瓶能迅速闻到醋的酸味,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运动,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惯性、压强、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扩散现象的理解,惯性是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 状态的性质,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食物在温度高的情况 下更容易变熟,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小,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根据分子热运动的特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解析】【解答】】A.运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故 A 错误;
B.绕地卫星沿轨道飞行时,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它将继续以原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B 错误; C.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竖直靠墙站立的人,如果不相互挤压,与墙壁之间没有力的 作用,故C 正确;
D.鸡蛋砸石头,石头砸鸡蛋的力和石头受到鸡蛋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鸡蛋碎了,原因是鸡蛋的硬度 小,故D 错误。
故选C。
【分析】物体受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踢出的球受阻力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相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 之间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解析】【解答】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立竿见影”中的“影”是光的直 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是光线不能达到的位置,不是虚像,故 A 错误;
人通过望远镜观看的远处景物时,由物镜先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由目镜放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 此眼睛看到的是景物的虚像,故 B 错误;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用光屏承接;虚像是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故 C 正确;
用照相机拍摄照片,镜头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D 错误。 故选C。
【分析】(1)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 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2)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线进入人眼。
【解析】【解答】金属探测仪靠近金属物体时,产生感应电流,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A.图中有电源,给导体通电,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 不符合 题意;
B.图中,导体 ab 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故B 符合题意;
C.电磁继电器工作时,导体通电产生磁场,与探测仪的原理不同,故 C 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