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根雕随笔散文(推荐20篇) 】是由【cc】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根雕随笔散文(推荐20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根雕随笔散文(推荐20篇)
篇1:根雕随笔散文
根雕随笔散文
与王宏共处一个办公室,免不了会谈一些审美方面的问题,加上近段时间,他一直在为学校感恩亭雕刻牌子,于是说话的内容也就与雕刻有关,也就会谈到根雕,谈到艺术。偏偏许校长的办公室里有一块存放两年没有底座的石头,偏偏校园里新近栽死了一根40公分粗的冬青树,也偏偏这棵冬青树的树根很有型,便与王宏商议,决定为许校长的石块弄一个座子。
许校长不知道此事,他正在外地出差呢,也不想这个座子能雕得多么完美,只是想业余弄个乐子罢了。于是,在校工老黄与老刘的努力下,把树桩整整齐齐的锯了下来,再在四五个学生的帮忙下,一个一百来斤重的树桩从操场搬运到办公室。
把树桩反着放,树根朝上,那虬枝交错的样子,便吸引了所有老师的眼球,加上底部两端下垂的根座,正面看如四羊方尊,反面伸展的两角,显得大气有力。整个树桩空、透、漏、瘦样样具全,还没动刀,已获得不少人的称赞。办公室里一时热闹起来,工作之余,老师们便走进办公室,挪一条凳子,选一个角度,细细品尝,并不时指手画脚,哪里该动刀,哪里如何切除,哪里该留着,一时间争论有之,赞同有之,不管怎样,树桩给大家带来了快乐,综合大家意见,虽然没有开始加工,但相信过后的快乐将无穷至。
然而,有一个问题发生了冲突——树桩太大,许校长的石块太小,根本不相匹配。不做底座了,做根雕。计划永远是变化的,一成不变,只能墨守成规,生活就是这样,一条路走不通时,我们就得走第二条路。于是与王宏商议,改为做根雕摆件。
其实根雕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实用,我们都是一群工作狂人,根本没时间欣赏,加上制作工艺需要达到的水平,不是我们做得到的。李校长听到我们的决定后,围着树桩转了几圈,说道,做一个茶盘底座。对呀!我们怎不做个茶盘底座呢,把它放在办公室里,下班后,邀几个老师,围着茶盘,弄两杯功夫茶品品,不也能提高我们的生活品位?
老师不是一个特殊群体,但老师仿佛与这个世界不相容,老师自己用一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帽子包装着自己,高傲而孤单。本来就贫穷着,还自侃富有;本来就无登高之力,却心怀上泰山以小天下!我也是俗人,但我想做更俗人的,用一根树桩以慰自己,用一杯清茶以暖自己,足矣!
于是,一个茶盘底座不时在我心里闪现,四周围着一群急待喝茶的老师,叫嚣着,吆喝着,好一片欢喜!
树桩在办公室里摆放了几天,由于工作太忙,只偶尔瞅上一眼,便会匆匆走过,老师们也没有时间过问这件事情,已到期末,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树桩的事情,消失在大家的茶余饭后。
经过两周的努力,终天把手头紧张的工作完成了,我决定,开始动刀了。要想把树桩弄好,还是离不开王宏的建议的, 他商议后,我便开始对树桩进行去粗取精了。
找来锯子,小刀,便把树桩多余的部分去掉。
办公室里立即弄得一团糟,木屑四溅,泥土横飞,所幸的是没一个同事发出怨言,反而不时的取着笑,并义正言辞的宣布如果以后想喝茶,现在就来动手。
我总是定不下来的,时不时要走出办公室,世俊老师听到树桩动工了,推推他厚重的眼镜,满脸堆笑地走进办公室,提起刀子,动起手来。先剔除树桩上的泥土,对于树枝,他总是迟疑着不敢削。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一样,只要你觉得想去做的,你就自己作主,我告诉他。他终于大胆起来,从自己主观的审美角度出发,想锯哪里就锯哪里。他越干越起劲,中午饭干脆放弃了,在办公室一直劳作起来,直到下午两点半上课铃声响起,才丢下工具匆匆离开。
每一个人都应该是生活的主人,我们都在为自己活着,不应让别人在思维来左右我们自己,王宏明白,我也明白,所以,只要有老师想动手,对他们都没有作任何要求,自己想怎样雕就怎样雕,想怎样刻就怎样刻。
于是动手的人也就多起来,就连为学校做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意人老蒋也拿起刀子,专注地雕刻了一个下午,这一瞬间,生意人那种以时间计算金钱的理念烟消云散。李校长也放下繁忙的工作,一刀一刀往下刻,显得很专业的样子。不管树桩弄到最后是个什么样子,这个过程我们还是真正享受了。
泥土还没有清理干净,我们便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如何定型。只有大体把型定了,才方便更细微的处理。我们不停的反转着树桩,哪里该切除,哪里该保留,却一直定不下来。
早就到下班时间了,我们还在为定型激烈讨论着,周校长推开门,揉揉惺忪的眼睛,看了看树桩,便大叫起来:树皮不能去掉,要保持原生态!
我们一下子全部愣住了,整个树桩上的皮全部让我们除去了。
面对一个问题,的确没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是呀,世间的万事万物也罢,雕刻一个树桩也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主张,但只要我们都倾注了全部精力,成为什么都好。
树桩的走向如何,我们拭目以待,但这件事中,为许校石块做座子是一个目标,王宏为树桩定型是工程师,而我,上下联络,左右穿梭,以致各位老师参与动手动脑,这就是一个集体,一个能无坚不摧的集体。在工作中有计划失败,有目标改变,有裹足不前,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有一个永不败的行动,事竟成!
篇2:根雕之梦散文
根雕之梦散文
昨夜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走进了一片森林,看到森林里有一泓蔚蓝色的湖,湖水清澈透明,湖边长着许多参天大树。一榆木树根上的泥土已被长年累月的风雨剥落,根须暴露在阳光里,树根静静地面对湖水。我被树根奇特的造型深深吸引,感觉可以将之雕琢成一个很精美的工艺品。于是我费了好大力气,把树根拖到了我的庭院里。对雕刻艺术一无所知的我,却买来雕刻的工具,围绕树根转悠几圈后,着手琢刻起来。可树根并不领情,很是生气,并开口与我说话。
“我原本在森林里生活得很惬意,你为何要把我弄到这里来呀?”
“森林里究竟有什么好呢,无遮无挡,一片死寂。冬天寒风怒号,天寒地冻,湖面都结成了厚厚的冰,连树木都冻得瑟瑟发抖,何况一个光秃秃的树根呢?”
“森林里虽没有宽敞的房子可以遮风挡雨,但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生长。风景随处可见,有沁人心脾的野花野草相伴,,蓝天上有闲云野鹤观看,还可以看垂钓的人们,听虫子的清唱,看野兽们自由地出没。不也经常有人来湖边寻找田园风光和野趣吗?”
“寻找田园风光和野趣?真正从山野田园中寻找到乐趣的又有几个人呀?”
“我只觉得生活在森林中,与湖水、大树、鸟雀们相伴很快乐。你手上拿这些工具准备干什么用呀?”
“我看你造型挺奇特,有成为艺术品的天赋,想亲手把你雕刻成趋庸风雅人士所谓的艺术品。”
“艺术品?不懂,那怎么个雕琢法呢?”
“我先构思艺术品形状,再用凿子、锯子、刨子、刻刀对你进行一番粗剔凿,用烙铁烧灼掉你脸部一些难看的粗糙的树皮,最后经过一番细部打磨。你身体忍受巨大的痛苦,心灵经历巨大的创伤后,你就脱胎换骨了,获得了新生,你骤然间就会身价百倍了。”
“要经历这么大痛苦的煎熬,我不想当什么艺术品,身价百倍又能怎么样呀?”
“许多人,包括那些曲意逢迎之人会对你啧啧称赞,你会被人们当作礼品相互赠送,有人会把你当投资高价收藏起来。艺术品市场一旦陷入低迷状态,收藏人很可能对你失去兴趣,那时你也就一文不值了,你可能会被扔到垃圾堆里,农人会把你抱回家,劈成若干段,当做引火生炉子的材料,许多艺术品都会遭到这样的命运。”
“我仅仅是野外的一个树根,艺术品是你们人类的臆想,我不想成为什么艺术品。做引火生炉子材料是一种毁灭,在野外也是毁灭,我还想回到森林里,安安静静地过安逸的野外生活。”
“唉,榆木啊,榆木,你真是一个愚木啊,有多少树根梦寐以求想成为艺术品。我找遍整个森林才发现你,费了很大力气才把你弄回庭院,正准备精心雕琢你,而你却不乐意,难怪世人用‘榆木脑袋’来形容你呀,你怎么就一点不开窍呢?”
梦中的我,辗转反侧,与榆木树根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语。
门外传来几声鸟鸣,树根发出抽抽噎噎的抽泣声,鸟鸣与抽泣声惊醒我的梦,我发现天早已大白。
篇3:根雕母亲梦随笔
根雕母亲梦随笔
想写母亲,源于一次根雕展览。
雅轩室犹如一座艺术的宝库,根雕琳琅满目,栩栩如生,让人一饱眼福。我在一座根雕前停了下来,这是一只埋首躬耕的牛,倾着身躯,两眼圆睁,老牛的身后还有一串坚实的脚印,仿佛只要它一使劲,就能力透脚下的这方土地。驻足在根雕旁,我想到了牛一样勤劳的母亲,静好岁月的画面随之浮现。
学校离家不算很远,绕两个弯就到了。母亲四十多了,没日没夜地忙着屋里屋外的家务事。我知道她的辛苦,本打算一个人去学校。母亲却说陪我一起走路,还可以聊聊家长里短。乡间小路上,晨阳下,一大一小的背影相依相随,趣意横生。
这段路再熟悉不过了,我已经不知道用脚步丈量了多少次。我好几次央求她别送了,她扬起眉头说:“送习惯了,早上也没事。”好朋友雨轩的话在耳畔响起:“别太腻妈了,要独立。”犹疑不决的`我“痛定思痛”,写了一份《告母亲书》,大意是我要一个人上学,信里说:“离不开你的呵护,我永远长不大。”
……
母亲不送我了。有时候放学,在四爹家高大的桑树下,我远远地看见她站在那里,踮起脚来张望着,她那喜悦的神情悄悄地告诉我,她在等归家的孩子。牛一样憨厚的母亲啊,朴实得可爱。
近几天,天冷雾浓。在我推开大门的一刹,一团寒气扑面而来。雾气弥漫,裹着村庄,楼房隐约可见一些轮廓。“等等——”母亲捋了捋额上的头发,憨厚一笑,“大雾危险,送送你。”在母亲澄澈的眼眸里,我分明读到一个舒展眉头的我。这次我们又开启了“话痨”模式,我知道了她执意送我固然是因为担心我的安全,还惦记着帮我调整心理状态。路上的时光是一个窗口,母亲透过这扇窗户打量着我的成长。
熟睡的小镇渐渐苏醒过来。路上,隐隐约约有了声音,那是上學孩子的嬉笑声,还有早起农人的车轮声,给这清寂的早晨增添了一抹绚丽的田园诗意。“嘟——”母亲不断地摁着车铃,生怕别人看不见她。微胖的似牛一样健壮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一颤,人生的路上,何尝没有迷雾,她就是那个为我拨开迷雾,伴我前行的人。
根雕七分天成,三分人工。我也是母亲的根雕,是母亲的艺术梦。蓦然回首,我看到的是母亲贮满期待的眼神,是母亲浸润暖流的身影,是母亲积淀深厚的情意。
篇4:根雕作文
根雕作文
根雕,一直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一。
根雕这门艺术不知是从何时开始,我们只是暂时知道最早的根雕作品是在汉代,经历了几朝几代,现今,根雕艺术制作者已经为数不多了。
制作这么拥有欣赏与收藏价值的根雕的物品,竟然就只是这么一截树根,就是这么一截平凡而普通的树根,经过艺术家们的雕刻后变成了一件价格不菲的根雕作品。但在树根没有被发觉并利用时,它就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工作者’。
我曾经听到过这么一个故事:两截木头,一截是笔直粗壮的枝干,另一截是歪歪斜斜的树根。一日,枝干看到了一位艺术家和一名樵夫来到了山中,于是,就跟树根打赌说:“我看,我会被那位伟大的艺术家带走,而你……”这时枝干露出鄙夷得神色说:“你会被樵夫拿去当柴火烧。”树根不为所动,沉默着。过了一会儿,樵夫和艺术家来到了树前,樵夫说:“这个枝干好,砍回去可以用。”说罢,樵夫就要砍,这时,枝干不干了,大喊着说:“你砍错了,你应该砍我下面的那块歪树根。”“歪树根?”樵夫打量着那块树根。这时艺术家兴奋地说话了:“歪树根啊!樵夫兄弟,快帮我把那块歪树根取出来,或许我可以用得上。”等到树根被挖出来时,艺术家大喜,连说好物。樵夫不解地问:“什么好物?”“这歪树根看着丑陋平凡,但仔细看,却是一件非常好的根雕艺术作品啊!”后来,枝干成了柴火,而那树根却成了一件难得的好根雕艺术品。
未被发现的树根就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一样,但你如果发现了他的才能并加以利用的话,那他将会给你带来巨大的财富。
篇5:诗歌:根雕
诗歌:根雕
在荒凉的沙土里,或在农人的墙角,
它们在静静的等待,
等待着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
或成为蝼蚁的巢穴,慢慢枯烂;
或进入炉膛,完成最后的辉煌。
可是,命运的安排也有例外:
枯枝能登上大雅之堂,
断木和书籍共列一橱。
它们被请上了桌子,素面朝天。
经过了一番审视和揣摩,
命运由此改变。
它们将被仔细的`雕琢,
为的是扮演人们想象中的角色。
锯子,剪刀,小斧头
统统用上:
这儿要削去一块,
那儿用火稍微烤一下,
弯曲的更加柔美!
上面再加上一节,
为了伸展的更加诱人!
两小块凸瘤被仔细的磨光,
权当少女的乳房;
残留的细枝稍加修整和剪接,
成了跳跃着的双腿和
舞动着的两臂。
这一块像马,那一段像鹿,
左边是寿星,右边是财神。
似是而非,全凭想象。
涂上厚厚的桐油,
为的是遮住和阻断腐朽,
再抹上点漆,
看起来更加光鲜。
朽木可雕,
因为有一点像个什么。
断枝再造,
因为可以模仿个什么。
为了满足人的猎奇心理,
为了证明人的高雅风趣,
腐朽成为再造艺术的桥梁。
当夜幕降临,
橱窗里的“艺术品”昏暗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