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是由【梅花书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生物一轮复习系列课件
自动播放
提高能力
扎实基础
必修1
高考
新课标专用
按F5键播放按Esc键退出
新人教版
共16套
5/12/2025
1-3 细胞的代謝
次序与标注与新课标考纲相似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5/12/2025
物质出入细胞的重要方式
1、被动运送: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送。被动运送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状况:
①自由扩散:物质顺浓度梯度,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不消耗细胞内的能量(即不消耗ATP) ,也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细胞外
细胞内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知识点梳理与深化
②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顺浓度梯度,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也不需要能量 。
积极运送
5/12/2025
2、积极运送:物质一般从低浓度一侧运送到高浓度一侧,即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步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即要消耗ATP)。
细胞外
细胞内
ATP
ADP+PI
5/12/2025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积极运送的比较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要否载体
要否能量
举例
表示曲线(一定浓度范围内)
运送速率
运送速率
细胞外液浓度
细胞外液浓度
细胞内液浓度
细胞外溶液浓度
时间
0
0
0
高浓度→低浓度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
(顺浓度梯度)
一般为低浓度→高浓度(逆浓度梯度)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不消耗能量
不消耗能量
消耗能量
O2、CO2、H2O、甘油、乙醇、苯等
红细胞吸取葡萄糖
小肠细胞吸取葡萄糖、氨基酸和无机盐等
5/12/2025
对应例题:1、右图表达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该物质跨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
C、该物质也许是水或甘油
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
膜外某物质浓度
跨膜速度
B
5/12/2025
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积极运送的原因
1、影响自由扩散的原因: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2、影响协助扩散的原因:
①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②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3、影响积极运送的原因: ①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②能量: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原因,都能影响积极运送,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拓展:伴随科学发展发现了一类跨越细胞膜脂双层的通道蛋白。它包括两大类: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在有关水的运送的图示中,要注意识别。
5/12/2025
对应例题:2、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代表水进入细胞内的过程是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是图中编号 。
(2)细胞膜上具有识别作用的构造是由图中的 (填标号)参与构成的。
(3)若此细胞为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变化较大的是(填标号) 。
c
a
D
D
(4)在a—c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送的是 。
(5)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与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成正比关系的是 。
(6)假如此为神经细胞膜,则当其由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态电位时,Na+的流动过程是编号 。
b、c、d
b
c
d
a
e
A
B
D
能量
能量
代表多种物质分子或离子
A
解析:在识别细胞膜时,首先判断有糖蛋白(糖被)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然后扣住三个要素分析:一是顺浓度梯度还是逆浓度梯度,二是与否需要载体协助;三是与否消耗能量。从图示中看出b、c、d是顺浓度梯度的运送因此是被动运送,其中d有载体协助,因此判断为协助扩散;而b和c中,c是通过水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的运送;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是a ,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并消耗能量的积极运送。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神经元产生兴奋时Na+内流恢复静息电流时再外流,需要载体和能量。
e
5/12/2025
胞吞和胞吐
物质跨膜运送的三种方式是小分子和离子的运送方式,不包括大分子物质,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是靠胞吞和胞吐作用完毕。
胞吞:某些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先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这些物质就被包围在小囊内。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而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
胞吐:与胞吞相反,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并向细胞外张开,把细胞内物质排出细胞外,这种现象叫胞吐.
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
5/12/2025
(白细胞吞噬病毒的过程)
5/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