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高考数学新课标卷试题分析 】是由【读书百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考数学新课标卷试题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考数学新课标卷试题分析
河北正定中学 冯津爽
Tel:**********
分三块内容
一、课标卷试卷构造与题目特点
二、试题分析
三、尖子生培养与学困生转化
课标卷试卷构造与题目特点
模块一
高考试题宏观看
一、理念:以学生为本、探究性学习、多元化评价. 强调:过程、探索、发现. 重视:重点知识重点考察.
“考察基础知识的同步,重视考察能力;
大稳定,小创新,重思维,考运算” .
新课程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命题,根据《课程原则》《考试大纲》的规定,突出如下特点:
①以数学内容为基点,以基本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规定为立足点,突出考察学生的基本 能力和学习能力.
②以多元化、多途径、开放式的设问背景,比较客观、全面地考察学生观测、试验、联想、猜测、归纳、类比、推广等思维活动的水平,激发学生探索精神、求异创新思维.
③以源于社会、源于生活的问题考察学生,有效地考察学生抽象、概括以及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使学生认识世界、把握问题本质、筹划应对方略.
二、高考考什么
①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规定全面、,考察时要保持较高的比例,,,使对数学基础的考察达到必要的深度,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②对能力的考察,以思维能力(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体现、运算推理、演绎证明、模式构建等)为关键,全面考察多种能力.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
③数学思想措施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中学阶段重要思想有——化归与转化;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与整合;算法思想;,概率中的必然与或然;记录中随机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记录案例中最小二乘法、独立性检查的推断原理和假设检查等思想.
三、试题构造:
12个选择,4个填空,5个解答,1个选作.
选择题和填空题(共80分)考察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抓住“双基”是得分的关键!对个别难题和较新奇题应有心理准备.
解答题基本保持稳定:基本次序是:数列或解三角形(或向量与三角)、记录与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侧重直线与椭圆)、函数与导数(侧重以e为底的指数或对数的函数)、系列4选修(侧重选作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不等式).
四、 命题规律
1. 试题分布
(1个):集合的基本运算;复数的基本运算;三角函数图象;三角恒等变换与求值;向量运算或与三角结合;排列与组合;程序框图(数列,比较大小,函数);记录(原则差,茎叶图,散点图);三视图与面积或体积;立体几何中的其他.
(1个或2个): 等差等比数列基本量或性质;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性质或与直线的简单位置关系.
(也许1个):常用逻辑用语;函数奇偶性或幂指对函数;分段函数;导数的几何意义;定积分;线性规划;不等式解法或基本不等式;合情推理等.
③选择题的最终两题和填空题的最终一题属于第三层次,考察阅读理解能力、数形结合、等价转化、数学建模、,考察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①选择题前5、填空第1题属于第一层次,难度:易.
如:集合、复数、简易逻辑(充要条件)、算法(程序框图)、记录(散点图、直方图或正态分布)、积分求面积等.
②选择题第6—10题、填空题第2、3题属于第二层次,属于教材习题的变化题或重组题(在教材上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是新课标规定的重点知识、重点思想措施.
如:线性规划(数形结合法)、函数图像与性质(数形结合法)、分段函数问题、解三角形(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直线与圆的方程(数圆锥曲线的方程(待定系数法或数形结合法)、概率与记录问题、形结合法)、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与直观图等.
全国卷1理科选择题第7题与全国卷1文科第6题的命题方式基本一致:
平面向量基底法
全国卷1第17题第一问,与全国卷1理科第17题第一问,考察的知识点和解题措施完全一致,该题第二问与全国卷1的文科第17题第二问完全一致,甚至对计算量的规定尚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