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库(名师推荐)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库(名师推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库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0题)
1、41,59,32,68,72,( )
A、28
B、36
C、40
D、48
【答案】:A
解析:两两分组得到(41,59),(32,68),(72,( )),发现组内做和均为100。故选A。
2、8,16,22,24,( )
A、18
B、22
C、26
D、28
【答案】:A
解析:8×2-0=16,16×2-10=22,22×2-20=24,前一项×2-修正项=后一项。即所填数字为24×2-30=18。故选A。
3、翻译时,“直译”偏重于对原文的忠实,“意译”偏重于译文语气的顺畅。哪种译法更妥当,人们各执己见。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忠实的翻译必定能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思想感情与语言是一致的,相随而变的,一个意思只有一个精确的说法,换一个说法,意味就完全不同。所以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必须尽量保存原文的语句组织。因此,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
这段文字中,作者认为( )。
A、应随原文意思灵活选择翻译方法
B、忠实于原文思想是翻译的最高艺术
C、人为划分直译、意译本无必要
D、翻译时应尽量减少译者个人风格的影响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的关键信息。“依我看”引出作者观点“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然后对观点进行解释说明,最后通过“因此”引出结论,“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综合来看,文段强调的是直译和意译应是统一的,没必要去划分。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作者观点的同义替换。故选C。
4、某班有56名学生,每人都参加了a、b、c、d、e五个兴趣班中的一个。已知有27人参加a兴趣班,参加b兴趣班的人数第二多,参加c、d兴趣班的人数相同,e兴趣班的参加人数最少,只有6人,问参加b兴趣班的学生有多少个?( )
A、7个
B、8个
C、9个
D、10个
【答案】:C
解析:设b班人数为x,c、d班的人数均为y,由b班人数第二多,e班人数最少,可知各班人数关系为:27>x>y>6。该班有56名学生,56=27+x+y+y+6,即x+2y=23,其中2y是偶数,23为奇数,则x为奇数,排除B、D。代入A选项,当x=7时,y=8,则x<Y,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5、1,6,5,7,2,8,6,9,( )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本题为隔项递推数列,存在关系:第三项=第二项-第一项,第五项=第四项-第三项,……因此未知项为9-6=3。故选C。
6、针对地球冰川的研究发现,当冰川之下的火山开始喷发后,会快速产生蒸汽流,爆炸式穿透冰层,释放灰烬进入高空,并且产生出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日前人们发现,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圆形平顶山丘也探测到这些矿物质,并且广泛而大量地存在。因此,人们推测火星早期是覆盖着冰原的,那里曾有过较多的火山活动。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
A、近日火星侦察影像频谱仪发现,火星南极存在火山
B、火星地质活动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分形成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
C、沸石、硫化物和黏土这三类物质是仅在冰川下的火山活动后才会产生的独特物质
D、在火星平顶山丘的岩石中发现了某种远古细菌,说明这里很可能曾经有水源
【答案】:C
解析:本题论点:人们推测火星早期是覆盖着冰原的,那里曾有过较多的火山活动。A项中说明的是火星侦查影像发现火星南极存在火山,如果没有火星影像发现也无法证明火星上就不存在病原,A项和论点无关;B项中说明的是火星地质活动不活跃,这和论点无关;C项中说明沸石、硫化物和黏土是冰川下火山活动产生的独特物质,这也补充说明了火星早期是覆盖着冰原的,C项正确;D项中火星可能有水源,这和论点也无关。故选C。
7、某次足球比赛前,甲、乙、丙、丁四位运动员猜测他们的上场情况。甲:我们四人都不会上场;乙:我们中有人会上场;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上场;丁:我会上场。
四人中有两人猜测为真两人猜测为假,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
A、猜测为真的是乙和丙
B、猜测为真的是甲和丁
C、猜测为真的是甲和丙
D、猜测为真的是乙和丁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找出题干矛盾命题。甲:我们四人都不会上场乙:我们中有人会上场丙:乙或丁丁:丁甲说“我们四人都不会上场”和乙说“我们中有人会上场”是矛盾关系,则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已知四人中有两人猜测为真两人猜测为假,说明丙和丁的猜测也必然是一真一假。第二步:看其余。假设丁的猜测为真,则丁会上场,而“丁”为“乙或丁”的其中一项,此时丙的猜测也一定为真,那么丙、丁的猜测均为真,与题干要求的一真一假矛盾,故丁的猜测一定为假,即丁不会上场,则丙的猜测为真,说明乙或丁会上场,既然丁不会上场,那么上场的为乙,也就是说四个人中有人会上场,则乙的猜测为真,甲的猜测为假,即猜测为真的是乙和丙。故选A。
8、人为环境异常,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因人类行为造成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显著变化,破坏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关系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人为环境异常的是( )。
A、某地地下贮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近日附近村庄的井水变得浑浊,并伴有刺鼻气味,经检测含有大量重金属,不宜饮用
B、某地因地震出现地表下陷,暴雨过后,部分区域严重积水,致使这些区域农田里的农作物、果园里的果树发生烂根枯萎
C、某地沿河工业园区近来订单大量增加,废水排放量也随之激增,结果造成河流下游的鱼虾大量死亡,沿岸庄稼成片枯死
D、某地火山爆发喷出的有毒元素散落到地表,改变了土壤中原有化学成分,形成了高氟、高汞的土壤,影响了作物的生长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因人类行为造成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显著变化”、“破坏生态平衡”。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某地地下贮藏石油,近日井水变浑浊,含有大量重金属,未提及其水质变坏的原因,不符合“因人类行为造成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显著变化”,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因地震出现下陷,导致积水以及作物果树烂根枯萎,不符合“因人类行为造成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显著变化”,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工业园订单增加,废水排放量激增,造成鱼虾死亡,庄稼成片枯死,符合“因人类行为造成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显著变化”,也符合“破坏生态平衡”,符合定义,当选;D项:因火山爆发,喷出有毒元素影响作物生长,不符合“因人类行为造成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显著变化”,不符合定义,排除。故选C。
9、老人们承担“责任重、风险高”的带娃压力,本质是生育成本过高导致的结果,有一定的必然性。它与不少家庭不敢生二孩,其实是同一问题的一体两面。加快优化生育成本的社会分担机制,解除更多家庭在养育孩子上的后顾之忧,才是“解放”老人,缓解社会生育焦虑的要诀。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国家和社会应承担更多的生育成本
B、“二孩时代”的老人不堪重负,亟需“解放”
C、生育成本过高导致“二孩”政策效用不大
D、育儿观念的代际隔阂日益突显,代际矛盾日益突出
【答案】:A
解析:文段开篇交代问题,即现在老人带娃有压力的原因是生育成本过高,很多家庭不敢生二孩是这一问题的另一方面。尾句通过“只有……才……”的结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强调要让社会去分担生育成本。故选A。
10、哲学大师江河说,命运是我怯懦时的盾牌,当我叫嚷命运不公最响的时候,正是我预备____的前奏。命运像一只筐,我把对自己的____、原谅以及所有的____都一股脑儿地塞进去,然后蒙一块宿命的轻纱。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逃遁 姑息 延宕
B、振作 体谅 拖延
C、逃避 迁就 延迟
D、奋起 纵容 犹豫
【答案】:A
解析:第一空应与“怯懦”“命运不公”等消极类的词语相对应,故排除B、D两项。再看第三空,“延宕”的意思是拖延,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延迟”指事件的推迟,与第一人称主语搭配不当,“延宕”更符合文意。故选A。
11、在白、黄、蓝、黑四种由浅至深排列的涂料中,一种涂料只能被自身或比它颜色更深的涂料所覆盖。若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 )正确地概括了能被蓝色覆盖的颜色。
①这种颜色不是蓝色
②这种颜色不是黑色
③这种颜色不如蓝色深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只有①和②
【答案】:B
解析:能被蓝色覆盖,可推出被覆盖的颜色是蓝色或者比蓝色浅。因此①、③不正确,②正确。③选项容易贝误选,这种颜色不如蓝色深就是这种颜色比蓝色浅,而蓝色也被蓝色覆盖,所以③选项错误。故选B。
12、程序性计划是针对重复出现的例行活动指定的工作计划。下列属于程序性计划的是( )。
A、区教育培训中心多媒体实验室的基建方案
B、卫生防疫站部门应对“非典”疫情方案
C、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申请资格及发放规程
D、绕城公路的建设规划方案
【答案】:C
解析:程序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A,B,D没有先例参考,只有C选项有章可循,有先例可以参考。故选C。
13、下列关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C、公民可以自由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无须审批
D、劳动权可以放弃
【答案】:A
解析: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故选A。
14、30,42,56,72,( )
A、86
B、60
C、90
D、94
【答案】:C
解析:第一次做差之后为12、14、16,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个应为18,原数列下一项为18+72=90。故选C。
15、中国的一年四季,季季都令人神往。春日_________,夏天绿荫满枝,秋时_________,冬日银装素裹。
A、姹紫嫣红 硕果累累
B、风光旖旎 充实丰盈
C、生机勃勃 琳琅满目
D、婀娜多姿 五谷丰登
【答案】:A
解析:“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绚丽、好看。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生机勃勃”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婀娜多姿”形容女性姿态各异,美丽娇媚,轻盈柔美。这里形容“春日”,可以排除D选项;“充实丰盈”通常用来修饰人,“琳琅满目”常用来形容东西很多,让人眼花缭乱,第二个空处的成语用来形容“秋天”,而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用“硕果累累”来形容最为合适。故选A。
16、水面上有三艘同向行驶的轮船,其中甲船的时速为63公里,乙、丙两船的时速均为60公里,但由于故障,丙船每连续行驶30分钟后必须停船2分钟。早上10点,三船到达同一位置,问1小时后,甲、丙两船最多相距多少公里?( )
A、5
B、7
C、9
D、11
【答案】:B
解析:1小时内,甲船行驶了63公里,丙船最多停车4分钟,即行驶56分钟,行驶路程为56公里。故最多相距7公里。故选B。
17、“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饥饿营销比较适合一些单价较高、不容易形成单个商品重复购买的行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饥饿营销的是( )。
A、某厂商设计了新款笔记本电脑,与该品牌以往的一贯风格相差甚远,该厂商不确定是否能被市场接受,限量生产了3万台,上市后市场反应异常火爆,供不应求
B、某汽车品牌推出新款,很多人排队等候,甚至愿意加价购买,厂家宣称该款汽车产量有限,一直限量限售,以扩大“热销”影响
C、某品牌一款经典白球鞋,一直销量稳定,近期受时尚界刮起的“怀旧风”影响,白球鞋销量大增,供不应求
D、近期高档白酒滞销,某知名品牌白酒生产商为保证效益,主动限产,调高售价,销售额未出现明显下滑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维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限量生产3万台电脑是因为不确定是否能被市场接受,而不是有意调低产量,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很多人排队等候甚至加价,确实体现出了“供不应求”和“维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但其是为了扩大“热销”影响而宣称产量有限说明极有可能是假象,符合关键词“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符合定义,当选;C项:刮起“怀旧风”,所以经典白球鞋供不应求,没有体现出关键词“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白酒生产商限产是因为高档白酒滞销,为保效益,所以限产,不符合关键词“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不符合定义,排除。故选B。
18、伴随衰老,人的记忆力会发生明显衰退。最近,《自然》子刊《自然·神经科学》杂志给出了潜在的解决方案。他们的方法看起来无比_____;电击大脑。这当然不是“网瘾中心”那种野蛮的电击方式,而是一项有着出色设计的_____实验,揭示了脑电波变化与衰老所引起的记忆衰退之间的重要关系。
依次填入划横线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粗暴严谨
B、直接安全
C、危险神奇
D、简单有趣
【答案】:A
解析:第一空,根据“电击大脑”可知,划横线处形容《自然》子刊《自然·神经科学》杂志给出的解决方案应是十分的简单、粗暴、危险,保留A、C、D三项。B项“直接”侧重接续,强调中间没有经过任何环节,不能和“电击大脑”的做法形成对应,排除。第二空,“不是······而是······”表反义并列,划横线处与应“野蛮”语义相反,“野蛮”指使用暴力、不讲理,故划横线处应表示文明、儒雅的意思,对应A项“严谨”,形容态度严肃谨慎、细致、周全。C项“神奇”指神妙奇特;D项“有趣”指有味、生动,均无法和“野蛮”形成反义并列,且“揭示了脑电波变化与衰老所引起的记忆衰退之间的重要关系”也不能体现这是一个有趣的实验、或者是神奇的实验,均与文意无关,排除。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