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2
文档名称:

2025年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能力提升).docx

格式:docx   大小:193KB   页数:2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能力提升).docx

上传人:金 2025/5/12 文件大小:1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能力提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是由【金】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库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0题)
1、2,6,30,210,2310,( )
A、30160
B、30030
C、40300
D、32160
【答案】:B
解析:依次将相邻两个数中后一个数除以前一个数得3,5,7,11,为一个质数数列,即所填数字为2310×13=30030。故选B。
2、5,17,21,25,( )
A、30
B、31
C、32
D、34
【答案】:B
解析:都为奇数。故选B。
3、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矛盾性。因此( )。
A、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B、有一部分事物可以处于静止状态
C、处于运动和发展中的事物都以同样的速度向前进
D、当一个社会处于封闭状态时,这个社会就是一个静止的社会
【答案】:A
解析:内因是根本,是本质的东西,内因在事物中起决定作用。故选A。
4、行政征收,是指一国政府基于公共需要,由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行为。
以下不属于行政征收的是( )。
A、收取罚款
B、收取矿产资源补偿费
C、收取公路养路费
D、收取港口建设费
【答案】:A
解析:行政征收定义的要点是:①公共需要;②根据法律法规;③无偿取得财产所有权。A项,收取罚款属于一种行政处罚,不符合定义要点①。故选A。
5、面对基层治理难题,当然不能因为利益的_________而将其束之高阁,也不能因为情感的__________而长期"一事一法"。否则,一些问题可能会__________________,失去改革的最佳"窗口期",最终损害的还是群众的利益。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冲突 纠纷 积习难改
B、牵扯 阻扰 根深蒂固
C、羁绊 纠葛 积重难返
D、束缚 阻隔 积习深重
【答案】:C
解析:第一空,不好排除,从第二空入手。第二空,BD中“阻扰、阻隔”都有“阻止”之意,不能形容感情对法律的影响。感情纠纷、感情纠葛更合适。第三空,A“积习难改”指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与“问题”不搭,排除。C“积难重返”指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对应前文“问题”。故选C。
6、进入马年,“马上就有”这一句式迅速流行:“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份好工作”。“马上就有”的祝福语,是马年才有;“马上就有”的社会心态,却早已在不经意间造访我们的时代。一毕业马上要有高薪工作,一工作马上让全家人凑钱买房,别人有了自己也马上要有,希望不能“马上兑现”就立刻抱怨。“马上就有”,倾诉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急切期盼,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当今社会中的焦虑、浮躁与喧嚣心态。这段话对“马上就有”,所持的态度是( )。
A、肯定
B、否定
C、有肯定也有否定
D、不置可否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马上就有”的关键信息。前文提出进入马年,“马上就有”这一句式迅速流行,它一方面是“马年才有”,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人们普遍追求“马上就有”的浮躁社会心态。尾句总结了作者对“马上就有”的态度,即前半句“倾诉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急切期盼”,体现了作者对“马上就有”肯定的态度,后半句“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当今社会中的焦虑、浮躁与喧嚣心态”体现了否定的态度,综合可知是既有肯定又有否定。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这段文字的态度。故选C。
7、4,8,28,216,( )
A、6020
B、2160
C、4200
D、4124
【答案】:A
解析:4×(8-1)=28,8×(28-1)=216,即所填数字为28×(216-1)=6020。故选A。
8、“批复”这一文种最突出的特点是( )。
A、说明性
B、可行性
C、针对性
D、政策性
【答案】:C
解析:批复”是根据下级机关提出的请示而进行的回复,是针对请示内容作出的具体的答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故选C。
9、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规则,尤其是在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任何人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都应遵守法律秩序。任何人都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_____内对网络话语权“轻拿轻放”,用谨言慎行守护__________的网络空间和人间正道。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原则 纤毫毕现
B、规则 正义凛然
C、架构 波澜不惊
D、框架 风清气正
【答案】:D
解析: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形容应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下对网络话语权“轻拿轻放”,C项“架构”指构筑、建造;D项“框架”比喻事物的组织、结构,均符合文意,保留。法律和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原则、规则,故A项“原则”、B项“规则”与“法律和道德”搭配不当,排除A、B两项。第二空,横线处搭配“网络空间”,且根据“遵守法律秩序、谨言慎行、守护”可知,横线处应是形容好的网络空间氛围,D项“风清气正”指讲道德,重操守,严纪律,不谋私,顾大局,淡名利,讲友爱,重团结,多奉献,符合文段语境,当选。C项“波澜不惊”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与文意无关,排除。故选D。
10、现行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对一些外资企业实行24%、15%的优惠税率,对内资微利企业实行27%、18%的税率等。将《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税率确定为25%,是考虑对内资企业要减轻税负,同时要将财政减收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还要考虑。全世界159个实行企业所得税的国家(地区)%,我国周边18个国家(地区)%。新税率在,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吸引外商投资。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 )。
A、税率新举措:从内外有别到一视同仁
B、企业新起点:同台竞争,公平竞争
C、25%的税率,在
D、调整税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答案】:B
解析:A、C两项是片段直接表述出来的一个或部分内容,概况不够全面。D项应是“新税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不是“调整税率”,因此排除A、C、D三项。故选B。
11、8,4,8,10,14,( )
A、22
B、20
C、19
D、24
【答案】:C
解析:题干数列为递推数列,规律为:8÷2+4=8,4÷2+8=10,8÷2+10=14,即第一项÷2+第二项=第三项,因此未知项为10÷2+14=19。故选C。
12、金融行业内部应广泛吸收同业经验,携起手来加快探索集团化经营新路,加速行业________和优胜劣汰。行业市场化竞争将带来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只要不是违法违规的恶性竞争,都应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此消彼长 首肯心折
B、物竞天择 喜闻乐见
C、弱肉强食 交口赞誉
D、新陈代谢 乐见其成
【答案】:D
解析:第一空,“和”表并列,所填词语应与“优胜劣汰”语义相近。C项“弱肉强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D项“新陈代谢”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两项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此消彼长”意为这个下降,那个上升,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物竞天择”意为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与“行业”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根据“只要不是违法违规的恶性竞争”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出不反对,都应使其发展之意。D项“乐见其成”指希望看到某事物发展下去或取得成功,符合文意,当选。C项“交口赞誉”指异口同声地称赞,程度过重,排除。故选D。
13、某快递公司通过不断改进和更新工具,使得其送快递的效率大为提高,即在单位时间里,用较少的快递员送达了较多的产品。
下列哪项为真,一定能支持上述结论?( )
Ⅰ.和去年相比,今年快递公司的年利润增加了一倍,快递员增加了10%。
Ⅱ.和去年相比,今年快递公司的年送货量增加了一倍,快递员增加了100人。
Ⅲ.和去年相比,今年快递公司的年送货量增加了一倍,快递员增加了10%。
A、只有Ⅲ
B、只有Ⅰ和Ⅲ
C、只有Ⅱ
D、只有Ⅰ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某快递公司通过不断改进和更新工具,使得其送快递的效率大为提高,即在单位时间里,用较少的快递员送达了较多的产品。论据:无。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Ⅰ:题干没有涉及到利润与产品数量之间的关系,不能推出送快递的效率提高了,错误;Ⅱ:今年比去年送货量增加了一倍,快递员增加了100人,题干没有提到去年快递员的总数,无法比较送货效率是否提高,错误;Ⅲ:今年比去年送货量增加了一倍,快递员增加了10%,送货效率提高了,正确。A项:只有Ⅲ能支持结论,当选;B项:Ⅰ不能支持结论,排除;C项:Ⅱ不能支持结论,排除;D项:Ⅰ不能支持结论,排除。故选A。
14、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 ),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军机处
D、枢密院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中书省,是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汉朝始设,曹魏改称中书监,晋朝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为中央最高政府机关。B项错误,门下省是官署名称,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C项正确,军机处于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D项错误,枢密院是官署名称,五代至元朝的最高军事机构。故选C。
15、甲、乙和丙三人在某中学分别教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政治六门课程中的两门,已知:每门课程只由甲、乙、丙三人中的一人负责;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是邻居;甲是三人中年龄最小的;丙和语文老师、物理老师一起回家;语文老师比政治老师年龄要大;周末,英语老师、政治老师和甲一块打球。
由此可知,三位老师所教的课程是( )。
A、甲教物理和化学,乙教英语和语文,丙教数学和政治
B、甲教数学和化学,乙教政治和语文,丙教物理和英语
C、甲教物理和英语,乙教化学和数学,丙教语文和政治
D、甲教英语和化学,乙教物理和语文,丙教数学和政治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题干。①每个课程只有一个人负责。②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是邻居。③甲年龄最小。④丙语文老师,丙物理老师,语文老师物理老师。⑤语文老师的年龄政治老师的年龄。⑥甲政治老师,甲英语老师,英语老师政治老师。由③⑤知,甲不是语文老师,由④知丙不是语文老师,所以语文老师是乙;由⑤知,乙不是政治老师,由⑥知甲不是政治老师,那么丙是政治老师;由②知甲不可能同时担任物理老师和数学老师,甲不是政治老师,不是语文老师,甲不是英文老师,那么甲是化学老师,由④知,语文老师和物理老师不是一个人,那么乙不是物理老师,由④知丙不是物理老师,那么甲是物理老师,所以甲是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由⑥知英语老师和政治老师不是一个人,所以英文老师是乙,那么数学老师是丙,所以甲是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乙是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丙是数学老师和政治老师。故选A。
16、要将浓度分别为20%和5%的A、B两种食盐水混合配成浓度为15%的食盐水900克,问5%的食盐水需要多少克?( )
A、250
B、285
C、300
D、325
【答案】:C
解析:设需要5%的食盐水x克,则需要20%的食盐水(900-x)克;根据混合后浓度为15%,得[x×5%+(900-x)×20%]=900×15%,解得x=300(克)。故选C。
17、6,3,5,13,2,63,( )
A、-36
B、-37
C、-38
D、-39
【答案】:B
解析:6×3-5=13,3×5-13=2,5×13-2=63,第四项=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即所填数字为13×2-63=-37。故选B。
18、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 )。
A、特定的民事纠纷
B、民事纠纷
C、行政纠纷
D、合同纠纷
【答案】:A
解析: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故选A。
19、城市人口过度聚集,对土地、水、空气等资源的需求与消耗________,而且由于使用不当,浪费严重,使得城市资源________,越来越短缺,结果是水资源和食物供应不足,清洁空气也越发稀缺。
依次填入划横线内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与日俱增 供不应求
B、有增无减 山穷水尽
C、旷日持久 左支右绌
D、日甚一日 危在旦夕
【答案】:A
解析:第一空,搭配“需求与消耗”,根据前文“人口过度聚集”可知,横线词语应该表达资源的需求与消耗越来越多的含义,A项“与日俱增”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B项“有增无减”指事物的量或程度只是增长、加深,而不减少、降低,均符合文意。C项“旷日持久”指耗费时日,侧重于时间长,语义不符,且与“需求与消耗”搭配不当,排除;D项“日甚一日”形容事物发展的程度越来越加深或日渐严重,语义不符,且与“需求”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根据后文“越来越短缺”、“供应不足”、“稀缺”可知,横线词语应表达资源“不足”的意思,A项“供不应求”形容某种事物的需求量很大,但供应不足的意思,符合文意。B项“山穷水尽”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程度过重,排除。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