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doc

格式:doc   大小:39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doc

上传人:胜利的果实 2025/5/13 文件大小:3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是由【胜利的果实】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pH变化曲线
1.酸碱中和反应中的pH曲线
图像:图1       图2
分析:图1,碱入酸,滴定前,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酸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
图2,酸入碱,滴定前,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碱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酸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
2.溶液稀释的pH曲线
图像:图1       图2
分析:图1,碱性溶液稀释时,由于碱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不断减小,但不会小于等于7。
图2,酸性溶液稀释时,由于酸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不断增大,但不会大于等于7。
 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
物质溶解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图像:图1       图2
分析:图1,在一定温度下,向某溶液的不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某溶质,该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溶质的增加而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图2,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液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
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变化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图像:图1       图2
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图1所示;若反应物没有剩余,则图像如图2所示.
2.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变化
(1)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图像:图3       图4
分析:图3,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质量将不再随加入物质质量(或时间),反应时加入催化剂,反应的速率或反应的总时间会发生变化,但生成物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2)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的反应
图像:图5       图6
分析: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首先判断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然后判断生成物的质量,先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曲线通常从原点开始(如图5所示);后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曲线通常从原点后开始(如图6所示)。
举例: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气体的坐标曲线(如图6所示),因为稀盐酸先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当NaOH完全消耗完后,稀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才有气体生成。
3.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含元素种类)的变化
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或元素种类)不变(如图7、图8所示)
图像:图7       图8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表格数据分析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型是利用表格形式把相关数据表现出来,而且一般情况下所给数据并不完整,且有多组数据,所以要求在解题时要会分析数据,从中筛选出有用数据,分析数据、提炼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看表格中的数据并找出数据的变化规律,并把相关数据与题干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特别是其中的变化的量与不变的量、变化的量的变化规律。从多组数据中筛选出对解题最有帮助的信息,进而解答相关问题。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坐标曲线题
【例1】(xx重庆中考B卷)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变化,错误;,溶剂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溶剂质量不再变化,正确;C。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减小,完全反应后,过氧化氢的质量为0,质量分数为0,错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溶液质量减小,FeCl3的质量分数变大,。
【答案】B
 表格数据分析题
【例2】(xx枣庄中考)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0
5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20
20
  A.a一定是反应物
B.x+y=20
C.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30
D.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2∶1
【解析】,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 g-10 g=10 g,故c是生成物,d质量增多20 g-15 g=5 g,故d是生成物,两种物质的质量之和是15 g,而b只有5 g,所以a肯定是反应物。,正确;B。如果b是反应物,则(30-x)+(5-y)=10+5,变形得:x+y=20,如果b是生成物,30-x=10+5+(y-5),变形得:x+y=20,正确;C。x不可能是0,错误;∶5=2∶1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正确。故选C。
【答案】C
,xx中考预测演练)
1.(xx邵阳中考)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C )
,A)    ,B)
,C)    ,D)
A.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硫酸
B.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钾溶液
2.(xx青岛中考)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D )
A.①表示将一定量的60 ℃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和CuO固体
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
3.(xx湘潭中考)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 A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5
15
25
2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
x
y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0≤x≤45
B.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之比为3∶1
C.当y≤20时,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x+y=65
4.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D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水分子间存在间隙
B
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
H2O分子中存在 H2
C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D
NaCl 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 Na+、Cl-
5。(xx郴州中考)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C )
选项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B
氯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
C
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D
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6.(广州中考)以饱和NaCl溶液和饱和NH4HCO3溶液为原料制备NaHCO3的原理为:NaCl+NH4HCO3===NaHCO3↓+NH4Cl(已知碳酸氢铵在40 ℃受热易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35 ℃时,比较A、B溶解度的大小:A__>__(选填“〉”或“〈")B。
②图中表示碳酸氢钠溶解度曲线的是__B__(选填“A"或“B")。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完整word)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检测
(2)为探究NaHCO3析出的最佳条件,完成了以下几组实验:
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
反应时间
/min
NaHCO3
产率/%
a
30
60
86。8
b
30
120
x
c
35
60
89。4
d
35
120
92。5
e
40
60
85。3
f
40
120

①实验c和d的目的是__探究相同反应温度时,反应时间对NaHCO3产率的影响__.
②表格中x的数值可能是__C__。
A.  B.86。8  C.92。1  D.
③在相同反应时间,40 ℃时碳酸氢钠的产率比35 ℃时低的原因是__在40__℃时,NH4HCO3受热易分解,导致反应物减少,影响产率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