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有效教学十讲》.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有效教学十讲》.doc

上传人:知识徜徉土豆 2025/5/13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有效教学十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有效教学十讲》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有效教学十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有效教学十讲》 余文森著
作者灵心慧眼所观察到的课堂种种,让人眺望到了教育中迷人的风景.
第一讲:教学的有效性
追求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但是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幸福指标,有效性也是一样的。什么东西是有效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主要表现在哪里?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穿越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比什么?
比谁穿得快。
比穿越玉米地的过程当中,谁掰的玉米多。
考量学习的有效性的指标有: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
儿童的学习不是他的全部.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高明的校领导、一个了不起的老师,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你不能占据学生学习的全部时间,一定要“解放儿童”!教育家陶行知就一直强调“解放儿童”!
如果一个孩子的头脑里面,学校老师教给他的知识只占他所有知识的一小部分,这个比例越小,那么这孩子将来肯定越了不起。
素质教育最核心的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体验:只有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才能够养成学习习惯,才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的有效性最核心最本质的定位是:发展
发展的内涵,层次,机制,时间,主体
教师就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 错
教学最根本的吸引力:教师不断从教学中获得教育智慧,获得专业成长。
有效教学:既促进学生的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教学.
缺乏教师引导的自主,是一种肤浅的自主,甚至是一种虚假的自主.
教学及其改革的三个层次:
首先要让课堂活起来
要从无效、低效走向有效
优质教学
五个维度考查和分析是否在进行优质教学:
(学生)情绪状态,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
(教师)有思想,有智慧,有激情,有个性,有文化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和评价机制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清晰地意识到学生综合素质对他们的重要性,在尽量不影响学生分数的前提下,多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手,做好这个事情。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第二讲 教学的生成性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预设和精彩生成的结合
新课程为什么凸显教学的生成性?
渔夫的故事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讲解的,思考的,预设的主动权。“学生式的老师“”“老师式的学生.”
人是生成性的存在,生命是不可预测的,生命不能被保证,人的发展具有太多的偶然性.
强调生成性是否意味着否定预设???
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我们反对的是以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的预设。
我们需要的是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预设.
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生成误区:
学生方面存在的误区:
缺乏深度的思考“有温度,没深度”2、悟读变误读
教师方面存在的误区:
1、刻意追求生成,违背生成的规律 2、缺乏有效引领,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从教师方面讲
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重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苏霍姆林斯基
再次,要研究儿童心理和学校心理
从教材方面讲
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较次 ,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 ,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和价值取向。
从教学方面讲
要强调精心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
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
以生成的随机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是师生的即兴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
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第三讲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三种目标吗?
知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强调三维目标是否意味着否定“双基”
“双基”教学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但是它用一个维度代替三个维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忽视了其他维度,这是它的要害。从根本来说,这不是以人为本的教学。
“双基”—---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怎么处理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
从一门学科的角度来说,它就是这样的:知识技能是学科的躯体,过程方法是学科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科的灵魂.
怎样在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它的实质是关注人。关注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与关注学科、关注过程方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两者是教学中一对重要的关系.
“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情感的加温,那么,这种知识传授越多,你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赞可夫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把每个学生 当人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宗旨,核心是对人的关系、对让人的尊重及对人的关爱。
第四讲 教学情境
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有什么意义?
一个比喻:
德国一位学者说过这么一个比喻。他说,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 ,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
教学情境的主要类型:
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
借助动作或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
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
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教学情境
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
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
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哪些误区?
形式化的情境
假问题的情境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缺乏真情的情境
猜谜式的情境
电灌的情境
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为有效教学、优质教学服务,少点形式化、低效化、没有意义的情境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基于生活.
注重形象性.
体现学科特点
内涵问题
融入情感
陶行知:“接知如接枝” “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部分。”
奥苏泊尔“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
第斯多惠:“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恩呢该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
赞可夫“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第五讲 教学关系
学生究竟具有哪些特性
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我们工作的起点,也是我们整个工作的落脚点,所以我们要从认识学生开始。
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认为,学生具备两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向师性 和 独特性
向师性:
凡是学生都具有一种学生感-—--—--我是学生,我要学习,我要听老师的教导。
学生有这样一个共同心理:不论学习哪一门课,都希望有个好老师;不论在哪一个班级学习,都希望有一个好的班主任。
学生还有一种共同的心理,就是希望得到老师的主意,希望老师多看我一眼,多关注我一下。
老师的威信就是让学生产生真正意义的学生感,这是很重要的。
只有让差生说你是一个好老师,那你才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独立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老师的头脑之外,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
除非有特殊原因,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学习能力。
教师的态度如何影响学生的成长
,又是外显的.
态度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语言,动作方式,眼神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不良态度:
支配
冷漠 最可怕的态度
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
我国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依据教跟学是一种变动的、动态的观点,把教学分成几个阶段:
完全依靠老师阶段
相对独立阶段
基本独立阶段
完全独立阶段
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为什么要提倡和强调对话
对话的认识意义:
促使知识的增值“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活跃师生思维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我喜欢语文老师,课堂上他是《百科全书》,课间他是《幽默大全》,课后他是《心灵鸡汤》。
第六讲 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一、先学后教
1、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教学
2、洋式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3、杜郎口模式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4、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
5、黎世法异步教学
二、先教后学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钱梦龙“语文导读教学法” 三主四式
魏书生“六步教学法"
浙江金华一中“学案教学法"
江苏东庐中学“讲学稿”
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新知识必须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掌握学习”的核心策略:
目标导向,反馈纠正,循序渐进
有效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成功教育的教学策略“低、小、多、快”
低起点,小步子 ,多活动,快反馈
第七讲 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和问题反思
第一方面:三维目标确立与教学目标虚化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任何割裂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
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表现:
知识和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
过程和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
学生们越记越复杂,越学越难糊涂。这种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的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第二方面: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
教材受到了冷落
为了情景化而设置情境
联系实际变成了一种装饰
第三方面: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与教师使命的缺失
强调了学生的独特见解,却忽视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
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即自主建构,却忽视了教师的引导,即价值引领
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
(完整的教学既需要表扬,又需要表扬)
第四方面: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与教学过程的形式化
现在的教学有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具体表现在:
对话 变成 问答
有活动却没体验
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
课堂有温度却没有深度
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
第八讲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
一、主动性
学习兴趣 学习责任
主动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首要特性。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
“在国内,任何一个尊重事实的人都不能不承认,我们的儿童正普遍处于一种受逼学习的状态……儿童健康的、有活力的成长与发展有一个根本前提,那就是他必须处于一种主动的、自由的状态。”
独立性
独立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核心特性。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完整word版)《有效教学十讲》
“我能学”.
独特性
四、意义性
有意义学习则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身体的、心理的,认知的、情感的,逻辑的、直觉的,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善。所以,有意义学习是一种发展人的学习。
交往性
交往的认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
促使知识增值
活跃学生思维
“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
交往的心理意义:
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
发展学生分享和利他性的品质
体验性
强调身体性参与
重视直接经验
重视感性因素
问题性
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
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探究性
创新性
第九讲 校本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
在校本研究中,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的三个核心要素。
第十讲 校本研究的三种基本类型
教学型教研 研究型教研 学习型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