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富源县胜境街道多乐小学教学综合楼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施工单位: 富源县圣汇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编制时间: 2018年8月15日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规范
1。1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招标答疑及工期要求。
2、施工图纸资料.
3、本公司《工程项目管理规定》及其它相关规定、制度、程序文件。
4、国家及地方相关的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
5、公司人力配备、资源情况和施工能力以及以往承建的同类型工程的施工经验。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0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96)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59—99)
1。3 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工程合同要求和本合同中承诺的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顺序,保证各项施工活动相互促进、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加快施工进程。
2、用流水作业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安排施工进度计划,以保证施工连续性、均衡地、有节奏地进行,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
3、合理安排季节性施工,农忙季节保证工程施工的连续性。
4、贯彻“节材、节能、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原则,充分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工程成本。
5、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减少各种临时设施的投入。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尽量避免二次搬运,做到文明施工。
6、遵循目标管理的原则,对分部分项工程设定目标,做好各个
环节的检查控制,以每个分项设定目标逐项实现来保证整个工程目标
的落实。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富源县胜境街道多乐小学教学综合楼工程;㎡,建筑层数为三层,层高3。60m,建筑高度11。25m,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耐火等级为二级,非承重外墙及隔墙采用M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b5。0专用砂浆砌筑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楼地面水磨石地面.
施工技术方案
一、施工测量
一、测量总则
本工程的轴线测放、标高控制及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的进行,主要以业主所提供的总平面图、定位图上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为依据.
二、测量使用仪器
序号
名称
型号
精度要求
数量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1
激光经纬仪
TM5100-M
平盘:±2″
垂直:±6″
1
2
水准仪
AT—G2
±
2
3
钢卷尺
50m
±10mm
5把
4
钢卷尺
5m
±
10
5
塔 尺
5m
3
注: 以上仪器均通过技术监督局计量测试单位检定合格。
三、测量人员
组长由项目总工担任,组员包括项目工程师、专职质量员、测量员等。
四、测量精度的标准及控制
1、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中误差±5″以内,总误差±10″以内;
2、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3、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
4、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1mm以内,层高垂直偏差在±2mm以内,
总高度垂直偏差在±10mm以内.
五、定位放线
1、本工程根据业主提供的城市坐标网中的坐标控制点,结合总平面定位图,主控轴线一次性测定完成,然后固定在建筑物的四周龙门桩上,形成现场测量控制网。经业主、规划单位核验办妥定位验收记录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本工程总体测量均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定位,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控制原则,在施工现场设置矩形控制网,矩形控制网由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组成,并根据建筑物的规模确定。土方开挖前做好引桩,作为平面控制的依据,引桩应该设在距基坑边线1—1。5m的地方,至轴线交点的距离应为1m的倍数。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平面控制及垂直度控制决定采用外控法.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六、内控法定位做法
1、采用内控法时,每个单体都在底层楼面上预埋四块200×200mm钢板,.
主体结构楼层水平放线时,可选用N1、N2、N3、N4中任意三点进行控制,然后再用剩余1个点进行复核。
楼层放线时,在需放线的楼层上任选其中三点,假如选N1、N2、N3三点,则将经纬仪置于N1点上,后视N2,顺时针旋转90度后,根据N1N2和N1N3之间距离定出N1N2和N1N3;最后将镜置于N4上,
后视N2,逆时针旋转90度,弹出线得N4N3',复合N4N3和N4N3’
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2、轴线沿高度传递:2层以上楼层以内部测量控制网点为控制点,通过在楼面板上预留的俯视孔(200×200mm),采用天底法垂直测量,逐层传递,并予以复测闭合后,据此进行楼层细部放样测量。
3、垂直度控制:外围墙柱分别挂2㎏线坠进行控制检查,第2层以上采用J2经纬仪通高检测一遍,减少误差积累.
七、定位测量记录
控制网测完后,要经有关人员(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现场复查验收。定位记录要有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代表审核签字做为施工档案归档保管,以备复查和做为交工资料。
八、标高控制及垂直传递
1、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将建设单位给定的城市高程点引测至施工现场,经精测、复核准确无误后,在现场设置施工水准基准点,作为施工中高程的控制依据,基础完成后,将高程引测至柱、梁边缘。施工水准基准点应设置在不受基础、土方工程施工变形影响及建筑物沉降影响范围以外。水准基准点埋设深度应低于自然地面以下0。6m,其做法采用钢筋砼预制桩现场埋设。水准基点的高程数据自高程基准点引测得到,为了水准基点间互相校核,考虑到本工程建筑规模,拟在建筑物周围布设6个水准基点,并对水准点定期进行高程闭合检测,以保证高程控制的准确及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2、基础施工阶段深度的控制,从现场水准基准点测引至基坑内钉设
的临时木桩上,并用红线标出。
3、垫层施工时,应先设置水平桩。垫层浇好后,基础支模时,要在主控制线上端外侧处标出水平标记,1层结构浇好后,要在轴线控制位置同时标出统一水平标记,以便于主体施工时丈量标高。
4、主体以上各层水平标记,按不同设计层高,计算后用钢卷尺丈量。每层都应在周围外角主控制轴线处,先用水平仪复核每层丈量后的标记是否水平,经复核无误,然后再在其它轴线处或柱头处加密水平标记,包括中间柱头插筋处等,以便于各层标高的控制,高程闭合差不得超过±2mm,取其平均作为该楼层的标高控制点.
九、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布设在建筑物四周。沉降观测点设在室外-,式样为六角形2cm对角线粗铜棒,具体在±0。00结构完成后设置。基础施工完、主体施工时,每完成1层楼面后,进行沉降观测1次,装饰完成观测1次,在竣工后继续观测1次.
2、观测时先从水准点开始,逐点观测,前后视使用同一支水准尺,每个测站上读完各沉降点读数后,再观测后视读数2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得大于1mm,沉降观测后再进行观测记录的整理,检查各项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乎要求,然后计算各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再计算本次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最后将荷载情况同时记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
3、保证沉降观测正确性的措施:
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2)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及塔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计划表
施工完成部位
观测情况
基础砼完成
初始沉降点设置、第1次观测
1层楼面砼完成
第2次观测
结构阶段
每增加1层,观测1次
砖砌体完成
观测1次
结构验收前
观测1次
装修阶段
每月测1次
竣工验收前
最后1次观测
竣工验收后
整理沉降资料交业主
二、土方工程
1、基础土方开挖
(1)、工艺流程
施工放线→弹性基础土方开挖(分层分段开挖)→检查轴线、标高→预留10—20cm土层人工修边清底→验槽.
(2)、土方开挖注意的质量问题
1)基底超挖:开挖基础(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要取得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的意见。
2)基底示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果
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10—20cm土层不挖,待
做基础时再挖。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3)施工顺序不合理:,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用排水。
4)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
5)土方开挖时,注意开挖线内是否有电线、电缆、给排水等管线,对其做好保护措施。
三、混凝土工程
(一)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
1、制定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整个浇筑过程有组织、有分工、连续有序的进行,现场浇筑实行分段分区挂牌负责。
2、机具准备及检查搅拌机、运输车、料斗、振捣器等机具设备按方案需要准备充足,并考虑发生故障时的修理时间,应有备用的搅拌机、振捣器。所用的机具场地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随时检修,检查混凝土浇筑设备的完好性。
3、浇筑混凝土期间,要保证水电不中断。为防备临时停水,搅拌站处设一砖砌蓄水池,以能满足一台搅拌机5h最大搅拌用水量为准,每台强制式搅拌机旁设2m×1。5m×1。5m钢板水箱一个为防备停电,准备
两路电源,一路电源为现场变压器提供;另一路电源接至备用发电机
电源。
4、掌握天气季节变化情况;加强与气象预测预报的联系,在混凝土施工阶段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
5、检查模板、钢筋、预埋管和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预埋件、预埋管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在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word版)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三检”合格后,请监理人员进行隐蔽验收。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6、在地基或地基土上浇筑混凝土,应清除淤泥和杂物,设置排水、防水措施.
7、准备好坍落度桶,按规定检查混凝土坍落度,并做好记录。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
1、梁、柱、板混凝土施工
(1)先浇柱混凝土,后浇梁板。
(2)柱浇筑宜在梁板模安装完毕,梁板钢筋未绑扎前进行,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便于上部操作,同时不至于破坏梁板钢筋.
(3)墙的施工缝留置在底板以上300mm处及楼板底下20~30mm处;梁的施工缝留在跨度的中间1/3 范围内。
(4)在浇筑柱、梁与主次梁交接处,由于钢筋较密集,要加强振捣
以保证密实,必要时该处可采用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浇筑,采用片
式振捣棒振捣或辅以人工捣.
(5)浇筑过程中应有专职人员负责检查支撑系统的稳定性,随时观测支撑体系是否变形或下沉、模板有无漏浆等情况.
(6)混凝土的振捣浇筑技术,对混凝土质量起至关重要的保证作用,振捣由专业人员操作,并事先进行技术交底,振捣时实行定人定位操作,并由施工管理人员现场旁站监督。
(7)浇捣楼板时,应控制其厚度及平整度,可在柱筋上预先测设控制点,并在中间组成间距2m的控制网。中间控制点可予制标准块,或用水平仪直接测量.
(8)砼表面处理做到:
1)首先按标高用煤铲铲平、拍实,并用长刮尺刮平;
2)然后用1m长滚筒碾压密实、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