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2025年诗经和楚辞并称为(合集7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54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诗经和楚辞并称为(合集7篇).docx

上传人:平平库 2025/5/14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诗经和楚辞并称为(合集7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诗经和楚辞并称为(合集7篇) 】是由【平平库】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诗经和楚辞并称为(合集7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诗经和楚辞并称为(合集7篇)
篇1:《诗经》、《楚辞》比较
《诗经》、《楚辞》比较
诗歌是人类艺苑中最先萌发的种子,是人类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优良文学传统的伟大国家,其中诗歌是一份极为丰富的遗产。在我国长达数千年的诗歌发展史上,诗人辈出,诗作浩如烟海,特别是题材之丰富、范围之广泛,风格、流派之迥异,这些诗人及其伟大作品,其影响之深远巨大,更是难以尽述。单是先秦时期,我国诗坛上就有《诗经》、《楚辞》这样两颗璀璨夺目的珍珠。人们常常把唐诗、宋词誉为“中国文学双璧”,其实,从历史悠久和影响巨大深远等方面来认识和考虑,《诗经》、《楚辞》才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学双璧”,这里,笔者试图用比较的方法向大家做一简要的介绍。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时期以我国文明的主要和重要发祥地之一的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文化产物,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光辉起点,主要反映了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5间多方面的社会生活。而《楚辞》则是战国后期以我国文明的另一个主要和重要发祥地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文化产物,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主要代表的文人诗歌集,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源头。《诗经》的作者多达上百人,可惜这些诗人的姓名大都早已湮没不可考了。
而《楚辞》则是我国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和他的后学者的作品集,甚至可以说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个人专著诗歌集。比较具体、详细地说,《楚辞》的作者,除屈原外,还有宋玉、唐勒、景差等有着真实姓名的著名诗人。不过,宋玉等人的作品在《楚辞》中保存得很少,因而现在流传下来的也比较少(在屈原之外的《楚辞》诗人群里要数宋玉比较著名,成就和影响也较大),而屈原的作品理所当然地占了《楚辞》的绝大部分。
《诗经》原称《诗》,或者《诗三百》(因为收录了当时的诗歌305篇,取其整数而得名),西汉时期为提高其地位被列为经典而正式命名为《诗经》。《诗经》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人们把这些诗按音乐(或者说是按照其体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表现手法常用“赋”、“比”、“兴”。人们习惯上把《诗经》音乐方面的“风”、“雅”、“颂”及表现手法上的“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风”是地方乐调,指的是周南、召南、邶风、豳风、卫风、魏风、秦风、郑风、桧风、唐风、齐风、陈风、曹风等十五国风,主要就是这些地方的`“土乐”即民间歌谣,俗称民歌,也就是当时劳动人民的歌曲;“雅”是朝廷所在地的音乐,分为“大雅”与“小雅”,多为奴隶主贵族所作;“颂”是天子和诸侯祭祀宗庙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而“赋”是铺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托物起兴。










《诗经》不仅有着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在结构上喜用重章叠句、反复吟咏的形式,在句式上多用四言句而又富于变化,词汇丰富,用语精练生动,在韵律上,为后世诗歌开创了丰富多彩的韵例。所有这些都表现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的巨大艺术成就。而《楚辞》主要来源于屈原以前的楚国民间的祭歌。当时由于时代的限制,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知识的落后等方面的原因,人们还相信祭神可以求得神对他们生产和生活的佑护。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楚国的这些民间祭歌的基础上,经过修改加工终于创造出了一种新颖而独特的骚体诗,使之成为我国古代诗坛上光芒四射、影响深远的伟大作品。
《诗经》的流传与影响相对而言特别是在西汉以前肯定要比屈原和《楚辞》大得多,因为在西汉伟大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司马迁写作他的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巨著《史记》(在《史记》里有《屈贾列传》可以证明在此之前屈原和他的《楚辞》基本上没有什么名气,而《史记》将屈原与贾谊并称也足见当时屈原和他的《楚辞》的地位之低)之前,屈原和《楚辞》肯定是无人问津的,大而言之其流传和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孔子这样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奠基人也对《诗经》有极高的评价,并且亲自删改过《诗经》。










《诗经》、《楚辞》在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或者是直接来自民间,或者是吸收民间文学的滋养,这方面它们有着相同之处。但是《诗经》的句法一般是以四言为主,当然也兼有杂言,而屈原等诗人却打破了四言诗格式,创造了句法参差不齐,灵活多变的骚体新形式,有利于诗人比较灵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楚辞》还在篇幅上发展了《诗经》的短篇为中长篇,这也更有利于诗人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手法上,屈原还丰富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
《诗经》的比兴大都比较单纯,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还是独立存在的客体,例如《关雎》中的“关雎”,《硕鼠》中的“硕鼠”;而《楚辞》中的比兴却与它所要表现的内容合二为一,具有象征性质,比如《涉江》中的“奇服”。特别是屈原大量使用珍奇丰富瑰丽的想象、奇美的比喻与大胆奇特的夸张来塑造形象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更是质朴写实的《诗经》所少有的。
《楚辞》表现了对理想政治的不懈追求,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无比憎恶,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热爱,感情充沛,因其洋溢着满腔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诗经》和《楚辞》长期以来都是历代诗人学习的典范。比较而言,《诗经》比较通俗易懂,《楚辞》则比较深奥难懂。《诗经》在春秋末期经过儒家学派的编订、“正乐”,作为一门必读课程在无数的门徒中传习,特别是在后来漫长的科举制时期,《诗经》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广泛重视,成为学子必修、科举必考的内容,其重要性更是《楚辞》根本无法比拟的。
篇2:《诗经》和《楚辞》










《诗经》和《楚辞》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在浩瀚广袤的中国文学璀璨星空中,闪烁着两颗明亮耀眼的星斗,它们分别是《诗经》和《楚辞》,可以说,这两部著作是国学的精髓。虽然时光流逝已然数千年,但其伟大思想艺术光辉却丝毫不减,伴随着历史车轮的轰然前行,不断放射出更加亮眼的光芒。
《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共收集诗歌305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风俗、文艺等诸多方面,广泛反映当时社会生活,被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从文艺美学的角度看,《诗经》富有现实主义精神,首推《国风》中的两周民歌,其次是《小雅》、《大雅》中的文人讽喻诗。它们在内容上的主要特征是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和批判现实;在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文风朴素,语言简洁,比兴巧妙,人物形象真实、自然而生动,生活画面亲切感人等。《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现实的广阔性,是其思想特点之一。《诗经》中的诗来自广大的地区和阶层,作者有奴隶、自由民、士兵、流亡者、乞丐、思妇、弃妇,也有从统治者内部分化出来的受打击、排斥的贵族。他们从不同的地位、遭遇和生活感受,从各个不同社会侧面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展示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的`生活,时间跨度之长,背景之广阔,内容之丰富,是后来许多诗集都难以比拟的。《诗经》反映现实的深刻性,是其思想特点之二。作者大多能站在被剥削者的立场,揭露统治者贪得无厌的本质和压迫人民的罪行,也反映了奴隶们的悲惨命运及奴隶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反抗过程。《诗经》通过这些描写,真实地勾勒出周代怎样由全盛走向崩溃没落的历史。










《楚辞》是中国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韵文形式。战国时代,纵横家奔走游说,十分活跃。他们“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余波流衍,渐及文苑,繁辞华句,固已非《诗》之朴质之体式所能载矣。”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的论述,正确指出战国纵横家华丽铺张的文辞对《楚辞》形成的影响。 当然,“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辨骚》)。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具体说来,又离不开伟大诗人屈原的创造。传说中,岳麓书院悬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之名联。此乃一副典型的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则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传说清嘉庆年间,时任山长袁名曜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惟”在这里是个语气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说“楚国出人才,而这里的人才又最为兴盛”。与《诗经》来自民间、经过提炼加工不断臻于完善一样,楚辞也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成熟起来,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由于地理、语言环境的差异,楚国一带自古就有其独特的地方音乐,古称南风、南音;也有独特的土风歌谣,如《说苑》中记载的《楚人歌》、《越人歌》、《沧浪歌》。更为重要的是,楚国有悠久的历史,楚地巫风盛行,楚人以歌舞娱神,使神话大量保存,诗歌音乐迅速发展,使楚地民歌中充满原始的宗教气氛。所有这些影响,使得楚辞具有楚国特有的音调音韵,同时具有深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浓厚的巫文化色彩。
篇3:诗经楚辞取名










静姝——《诗经•静女》:“静女其姝”于飞——《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刿刿其羽”。羽飞——《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雨霏——《诗经•国风•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思远——《诗经•国风•鄘风•载驰》:“视尔不藏,我思不远”。婉如——《诗经•野有曼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样 ”。明哲——《诗经•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卉迟——《诗经•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卉字属木。济桓——《诗经•泮水》:“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石玉——《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乔木——《诗经•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欲求超脱高雅,可取乔木。另如:长庚、思成、邦宪、维汉、其琛、闻天、梦熊、烈文、自牧、洵美、高冈、琼瑶、锡爵、令仪、令德、万年、大任、淑君、白华、公刘、则虞、常棣、柔嘉、凯风、小宛、华棠、斯年、宜之、作人、绥之、维群、纯德、仁美、秉均、其陈、启明、龟蒙、维高、其馨、徽音、友声、绳武、翘楚、辑熙、白驹、鹤鸣 等名字也都出于《诗经》。
名人取名著名建筑学家、古建筑研究与保护专家梁思成及其夫人林徽音,这对志同道合之夫妇的名字都取之于《诗经》。思成,见《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徽音,见《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徽音,美誉也。词学专家唐圭璋之名源自《诗经•大雅•卷阿》“颙颙邛邛,如圭如璋”;“圭璋”是珍贵的'玉器,比喻人品高尚,为世所重。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杨周翰之名源自《诗经•大雅•崧高》“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周翰”意为:“周朝首都的垣墙”;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材。哲学家邢贲思之名源自《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贲然之思”;“贲思”意为:“疾驰而来。”美学家蒋孔阳之名源自《诗经•豳风•七月》“载玄载黄,我朱孔阳”;“孔阳”意为:“十分鲜明耀眼。”文艺理论家郑朝宗之名源自《诗经•小雅•沔水》“沔波流水,朝宗于海”;“朝宗”意为:“百川归海。”古文字学家裘锡圭之名源自《诗经•大雅•崧高》“锡而介圭,以作尔宝”;“锡圭”意为:“赐给大块宝玉”,比喻难得的人才。楚辞取名










思博——屈原《楚辞·离骚》:“思九州之博大兮”。清翔——屈原《楚辞·九歌》:“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艾荪——屈原《楚辞·九歌》:“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荪字属木。望舒、纤阿——屈原《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王逸注:“望舒,月御也。”洪兴祖补注:“《淮南子》曰:‘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ē)。’”望舒又名“纤阿”。“纤阿”,御月者。另外,源于《楚辞》的名字还有:保真、琳琅、曼远、扬灵、佩琼、灵均、秋兰、佩兰、木兰、蕙芷、灵修、成言、兰畹、芳芷、芳菲、修常、维圣、维哲、中正、修远、琼枝、荣华、兰芳、翼翔、九韶、辛夷、自慎、保璐、怀德、自珍、德辉 等。
名人取名诗人翻译家戴望舒,其名出自《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望舒”是神话传说中为月神驾车的人,含有“光明的前驱”或“迎取光明”之寓义。文学研究专家、作家朱自清,考上北大后为自己改名为“自清”,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意为:保持自身的廉正清白。原《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沈兹九,其名出自《离骚》“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兹九”含有“培育人才”之寓意。戏剧教育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于上沅,其名出自《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含有“溯流而上,追求真理”之寓义。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之名出自《离骚》“苟余情其信芳”;意为:情志真正芳洁。论语&诸子百家取名
学思——《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殓”。如斯——《论语》“逝者如斯夫”。从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浩然、养浩——《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若云——庄子《逍遥游》“其翼若垂天之云”。高博——苟子《劝学》“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名人取名王朝闻——著名美学家,“朝闻”出自《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孑撑思——“学思”语出《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李宗仁,字德邻——取自《论语》“里仁之为美” “德不孤,必有邻”。李彭年——唐代人,“彭年”出自《庄子·逍遥游》中记载彭祖的事迹。斐冲天——“冲天”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则惊人”。纪鹏飞——“鹏飞”引用《庄子·逍遥游》:“大鹏展翅飞万里”句。陈三省——三省”语出《荀子·劝学篇》:“吾日三省吾身”。于省吾——“省吾”出自《苟子·劝学篇》:“吾日三省吾身”。周易取名










健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上经》)。天泽——《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周易•上经》)。名人取名唐代茶圣陆羽,字鸿渐,其名、字出于《易经》:“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无产阶级革命家张太雷,幼名张泰来,泰来是他外祖父据《易经》中“否极泰来”之意取的名。后来他取谐音表明宏大的抱负,愿把自己化做巨雷,冲破旧罗网。其他取名
易家言——“家言”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阙,成一家之言”。马三立——著名相声演员,“三立”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衰,此之谓不朽”。蒋经国——“经国”出自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这盛大事”。周三余——“三余”指的是三国魏董遇谓冬、夜、阴雨正是人们可利用来读书的余暇时间。语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思行”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盈克——《左传》“彼竭我盈,故克之”。民川——国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知之——《大学》“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至诚、天诚——《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国祥——《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福祥”。诚明、明诚——《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读,谓之敖”。自成、道城——《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博文——“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得我以礼”。张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思明、思聪、思文——“君子有几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玉润——“玉在山而草水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见光、见明——“天见甚明,地见其充,君子贵其金也”。昆玉——李斯《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逸群——《三国志》“犹未及髡之绝伦逸群也”。










篇4:《诗经》《楚辞》名词解释
《诗经》《楚辞》名词解释
1、风骚: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2、政治美刺诗:是指《诗经》中由周朝贵族卿大夫所创作的,对统治阶级进行颂美赞誉和讽喻怨刺的诗歌。如《假乐》、《板》等。
3、《九歌》:是屈原吸取楚地民间的神话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写成的一组风格清新优美的抒诗,共十一篇。
4、采诗说:先秦古籍中并没有明确提出,但是根据相关的记载,可以推断采诗制度是存在的。在古代言语不通、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这种有目的的采集,《国风》、《小雅》中那些遍布黄河、长江流域的民歌才能够汇集到王廷中来。
5、孔子删诗说: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将古《诗》三千篇删至305篇。这种说法影响很大,但是我们已经有很多有力的论据证明孔子虽然对《诗经》的完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未曾删诗。《诗经》的最后删选编订者应该是周朝的乐官。

最近更新

2025年赞美家乡的作文二年级(共23篇) 27页

2025年赞叹的词语解释及造句(共6篇) 14页

2025年度旅游景区围墙设计与施工合同 11页

纳米医学医学知识培训 28页

2025年贴牌加工承揽合同范本(集锦篇) 73页

2025年贪玩的弟弟作文600字(共篇) 19页

2025年货物买卖合同标准格式(共篇) 50页

2025年度新能源项目股东入股协议 7页

2025年财务部门年度总结报告(共5篇) 15页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销售渠道居间服务合同 8页

2025年谢谢你自己诗歌作文(通用29篇) 42页

2025年谎言带给我的什么范文(共篇) 25页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合.. 10页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范围开放合作协议.. 10页

2025年度新能源技术知识产权授权与合作开发协.. 9页

2025年课文《日记》课堂实录(精选篇) 46页

中国云签可信电子合同服务平台介绍 4页

2025年度新型车库抵押贷款服务合同 10页

2025年度文化用品销售提成分配协议 10页

2025年读书伴我行六年级作文(精选27篇) 45页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用工合同 9页

邦普SF305000A冷水机控制器 16页

人身伤害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7页

风电项目风机基础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 9页

成都市2023年生物初中毕业会考题 8页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测试卷(含答.. 10页

GBT 13912-2020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 17页

客情关系的有效维护ppt课件 16页

修井一大队《修井队管理手册》 92页

助念往生仪轨(索达吉) 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