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是由【guwuta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遵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根据甲骨卜辞,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天上的至上神则称为帝。王每每出师征讨,必先卜帝是否授佑。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B. 家国一体 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 王位世袭
2. 汉朝以前,端午节俗主题为祈福裱灾。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已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泪罗日”的活动。唐代,竞渡成为规模盛大的祈福和娱乐活动,唐诗有“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据此可知
A. 龙舟竞渡源于汉代纪念屈原的活动
B. 唐代社会有推崇竞争与力量风尚
C. 荆楚文化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D. 端午节俗演变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
3.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据此可知,当时
A.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 佛教已开始传入中国
C.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4. 唐代以前,耕犁需要两头牛才能牵引,对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水田来说难于使用。唐代以来,耕牛和牛耕具逐渐被长江下游地区的农民所接受。该变化受益于唐代
A. 耦犁普及到长江流域 B. 筒车用于农业灌溉
C. 耕犁技术进-步发展 D. 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5.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古典主义 D. 现代主义
6. 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什么类别?
A. 风俗画 B. 文人画 C. 山水画 D. 人物画
7.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8.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沿海通商口岸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如: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特征是
A. 采用机器生产 B. 清朝官员经营管理
C. 政府投资兴办 D. 资金雄厚发展迅速
9. 19世纪末,在学习西方的历程中,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要求改革封建专制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其代表人物是
A. 林则徐 B. 魏源 C. 康有 D. 孙中山
10. 原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在回忆录中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这一仗”
A. 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B. 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 取得了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D. 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11.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新中国下列外交原则、方针及政策最能体现该理念的是
A. “一边倒”方针
B. “另起炉灶”方针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不结盟政策
12. 徐中约《中只有一种务实意识,为了能改革成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不无相似之处。”材料表明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共同点是( )
A. 与时俱进 B. 实事求是 C. 群众路线 D. 独立自主
13. 与儒学化的大--统的汉朝相比,同期罗马行省自治权大,民族形态多样,然而其不断成熟的罗马法却通行于全国,推动罗马帝国的形成。这种对比说明
A. 两国的治理方式存在差异 B. 罗马法是帝国形成的关键
C. 罗马的统一程度低于汉朝 D. 国家治理方式有优劣之分
14. 与希腊诸城邦不同,罗马公民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安东尼努斯颁行了著名的“卡拉卡拉敕令”,规定凡是居住在罗马帝国范围之内的自由人全部享有罗马公民权。这一敕令旨在
A. 扩张罗马帝国的统治范围 B. 适应民主制度的发展需要
C. 扩大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 D. 使罗马法形成完善的体系
15. 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
A. 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 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 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 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16. 法国大革命期间,革命者引用孔子的一句格言来宣扬“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这句格言应该是
A. 道不同不相为谋 B.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7. 1701年,英国颁布《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且把包括王位继承和大法官的任命等重大问题的决定都掌握在议会手中。这一法令的颁布
A. 激化了国王和议会的矛盾 B. 调整了中央权力机构
C. 进一步扩大了议会的权力 D. 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18. 历史学家使用“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约”、“华约”等词汇来表述
A 新兴力量兴起
B 多极化趋势加强
C. 欧洲走向联合
D. 两极格局的形成
19. 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
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 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20. “在作家叙述的故事里,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温情常常是主人公不幸的主观根源,而金钱和权力则是构成不幸的社会根源。”材料中作家所属的文学流派与下列作品一致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 阅读下列图片及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日:“克已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自《论语》
材料二
材料三 18世纪的法国出现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持续了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家,即曾被恩格斯所称赞的“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因而人们一般把18世纪称作法国的“启蒙世纪”或“哲学家的世纪”。
——摘自黄淳《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特点》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的基本思想主张,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是指什么?
(2)材料二的几位历史人物分别代表了欧洲思想史上的哪三次运动?这三次运动的核心思想各是什么?
(3)卢梭的思想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请列举先进的中国人为建立民主政治先后开展了哪些斗争?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世纪'所倡导的思想主要有哪些?
22.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内涵在不断转换的重要词语。不同时期,“中国”一词的内涵也是不同的。如下表所示。
——据史宏波《近代以来“新中国”名词的历史考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一词的内涵”,(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遵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解析版)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根据甲骨卜辞,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天上的至上神则称为帝。王每每出师征讨,必先卜帝是否授佑。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B. 家国一体 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 王位世袭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天上的至上神则称为帝”“王每每出师征讨,必先卜帝是否授佑”,可知商朝统治者信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C正确;秦朝以后才有皇帝制度,商朝不存在皇权,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家国一体的内容,B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王位世袭的内容,D错误。
2. 汉朝以前,端午节俗主题为祈福裱灾。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已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泪罗日”的活动。唐代,竞渡成为规模盛大的祈福和娱乐活动,唐诗有“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据此可知
A. 龙舟竞渡源于汉代纪念屈原的活动
B. 唐代社会有推崇竞争与力量的风尚
C. 荆楚文化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D. 端午节俗演变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已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的活动”“唐代,竞渡成为规模盛大的祈福和娱乐活动”体现的是端午节俗演变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龙舟竞渡起源于南北朝,A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汉以后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C排除。故选D。
3.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据此可知,当时
A.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 佛教已开始传入中国
C.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事迹”体现的是儒佛道出现融合的趋势,A正确,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B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4. 唐代以前,耕犁需要两头牛才能牵引,对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水田来说难于使用。唐代以来,耕牛和牛耕具逐渐被长江下游地区的农民所接受。该变化受益于唐代
A. 耦犁普及到长江流域 B. 筒车用于农业灌溉
C. 耕犁技术进-步发展 D. 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不方便使用两头牛牵引的耕犁,因此结合所学可知,唐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民之所以接受耕牛和牛耕具主要是因为耕犁技术取得了进步,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故选C;耦犁是汉代出现的两头牛牵引的耕作技术,与题意不符,排除A;筒车属于灌溉工具,排除B;铁犁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故选C。
5.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古典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A
【解析】
材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手法再现瀑布的雄伟、壮观,充分体现浪漫主义风格,故
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6. 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什么类别?
A. 风俗画 B. 文人画 C. 山水画 D. 人物画
【答案】B
【解析】
《墨兰图》表达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这属于文人画特点,故B正确;风俗画没有以诗题画,抒发情意的特点,故A错误;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描绘对象,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人物画以描绘人物为主要特点,也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B。
7.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江宁织造局的生产由政府派人主持,应该属于官营手工业。而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不投放市场,全部供皇室使用,故C正确。
8.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沿海通商口岸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如: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特征是
A. 采用机器生产 B. 清朝官员经营管理
C. 政府投资兴办 D. 资金雄厚发展迅速
【答案】A
【解析】
【详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都是近代企业,采用机器生产,A正确;洋务企业是清朝官员经营管理,而且是政府投资兴办的,排除B、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有限,D不是共同点,排除。
9. 19世纪末,在学习西方的历程中,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要求改革封建专制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其代表人物是
A. 林则徐 B. 魏源 C. 康有为 D. 孙中山
【答案】C
【解析】
注意题干的关键词“19世纪末”“器物”“君主立宪制度。林则徐和魏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排除AB;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的代表,19世纪90年代主张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C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20世纪初主张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排除D。
10. 原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在回忆录中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这一仗”
A. 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B. 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 取得了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D. 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民国二十九年”可知,这是1940年,涉及到的人物“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 毛泽东、朱德”,由此可以判断这是国共合作背景下的一次战役。根据材料“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结合所学可知,这次战役的百团大战,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选项A正确;选项B是武汉会战的影响,排除;台儿庄战役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排除C;选项D是淞沪会战的意义,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通过题干信息判断出这是百团大战,之后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11.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新中国下列外交原则、方针及政策最能体现该理念的是
A. “一边倒”方针
B. “另起炉灶”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