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诗经·邶风·谷风赏析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是由【读书百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诗经·邶风·谷风赏析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诗经·邶风·谷风》赏析
作品概述
《谷风》是《诗经。邶风》中的一首弃妇诗,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女主人公对狂怒不已的丈夫的劝说,但愿他不要遗弃自已;第二章写被弃的女主人公回忆自已辛勤经营起来的家,迟迟不忍拜别;第三章是女主人公对自已被弃的辩解和愤怒之情,以及对子女已不能顾及的悲伤;第四章写女主人公回忆自已婚后在夫家历来勤勉持家和友爱四邻;第五、六章写女主人公回忆丈夫对自已今昔不一样的态度。
诗经·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适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如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茶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龟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讎。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鞠,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 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 伊余来墍。
沚
注释 1
习习:和暖舒适的样子。谷风:东风。
黾(min)勉:努力,勤奋。
葑、菲:蔓菁、萝卜一类的菜.
不以:不用。下体:根部。
德音:指夫妻间的誓言。违:背,背弃.
迟迟:缓慢的样子。
中心;心中。违:恨,怨恨。
伊:是。迩:近。
薄:语气 助词,没有实义。畿(ji):门坎。
荼(tu):苦菜。
荠(ji):芥 菜,味甜。
宴:乐,安乐。
泾:泾水,其水清澈。渭:渭水
注释2
湜湜(Shi):水清见底的样子。沚:止,沉淀。
不我 屑以:不乐意同我亲近。
梁:河中为打鱼垒成的石堤。
发:打开。笱(gou):打鱼的竹笼。
躬:自身。阅:容纳。
遑:空闲。 恤:忧,顾念。
方:用木筏渡河。舟;用船渡河。
丧:灾祸。
匍匐(pufu):爬行。这里的意思是竭力而为。
慉(xu):好,爱。
讎(chou):同“仇”。
阻:拒绝。
注释3
贾(gu):卖。不售: 卖不掉.
育恐:生活在恐惊中。育鞠:生活在贫穷中。
颠覆:艰 难,患难。
毒;害人之物。
旨蓄:储藏的美味蔬菜。
洸(guang):粗暴。溃:发火。
既:尽
诒:遗留,留下。肄 (yi):辛劳。
译文
和熙东风轻轻吹, 阴云到来雨凄凄。 同心合力苦相处, 不该动辄就发火。
采摘蔓菁和萝卜, 怎能抛弃其根部。 相约誓言不能忘, 与你相伴直到死。
出门行路慢慢走, 心中满怀怨和愁。 路途不远不相送, 只到门前就止步。
谁说苦菜味道苦, 和我相比甜如荠。 你们新婚乐融融, 亲热相待如兄弟。
有了渭河泾河浑, 泾河停流也会清。 你们新婚乐融融, 从此不再亲近我。
不要去我鱼梁上, 不要打开我鱼笼。 我身尚且不能安, 哪里还能顾此后。
译文
过河遇到水深处, 乘坐竹筏和木舟。 过河遇到水浅处, 下水游泳把河渡。
家中东西有与无, 尽心竭力去寻求。 亲朋邻里有危难, 全力以赴去救济。
你已不会再爱我, 反而把我当敌仇。 你已拒绝我善意, 就如货物卖不出。
从前惊恐又贫困, 与你共同渡艰难。 如今丰衣又足食, 你却把我当害虫。
我处存有美菜肴, 留到天寒好过冬。 你们新婚乐融融, 却让我去挡贫穷。
对我粗爆发火火, 辛劳活儿全给我。 从前恩情全不顾, 你曾对我情独钟。
赏析一
作为一种社会问题,丈夫因境遇变化或用情不专而遗弃结发之妻,在《诗经》这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已多有反应,《卫风·氓》是一篇,这首《邶风·谷风》又是一篇。同样是用弃妇的口吻陈说被弃的痛苦,与《氓》相比,《谷风》中的女子在性格上不如前者决绝坚决,因此在回忆往事和述说情怀时怨而不怒,使人读后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然而在艺术风格上,则更能体现被孔子称道的温柔敦厚的诗教老式。 从全诗的叙说来看,这位女子的丈夫本来也是贫穷的农民,只是由于婚后两人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年轻妻子的辛劳操持,才使曰子慢慢好过了起来。不过这种生活状况的改善,反倒成了丈夫遗弃她的基因。这个负心汉不仅不顾念患难中的糟糠之妻,相反却喜新厌旧,把她当作仇人,故意寻隙找岔,动辄拳脚相加,最终终于在迎亲再婚之曰,将她赶出了家门。诗中的弃妇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如泣如诉地倾吐了心中的满腔冤屈。 这首诗在抒情方面最可注意的有如下几点:首先是选用了最能令人心碎的时刻,使用对比的手法,凸现了丈夫的无情和自已被弃的凄凉。这个时刻就是新人进门和旧人离家,对于一种用情专一、为美好生活献出了一切的女子来说,没有比这一刻更让人哀怨欲绝的了。诗由此切入,非常巧妙地抓住了反应这一出人生悲剧的最佳契机,从而为整首诗的抒情展开提供了基础。而首先“宴尔新昏,如兄如弟”的热闹和亲密,另首先“不远伊迩,薄送我畿”的绝情和淡漠,形成了一种高度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被弃之人的无比愁苦,那种经典的哀怨气氛被渲染得十分浓烈。
赏析一
另一方面是借用生动的比方言事表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全诗共分六章,每章均有含蓄不尽的妙喻。如第一章入手便以大风和阴雨,来体现丈夫的常常无故发火;以采来蔓菁萝卜的根茎被弃,来暗示他丢了主线,视宝为废。这重要用于言事。第二章则转用食荼如荠、以苦为甜,来反衬人物在见了丈夫新婚时内心的苦涩程度,远在荼菜的苦味之上。这又是重要用于表情。另如第三章的“泾以渭浊,湜湜其浊”,是用泾水因渭水流入表面变浊、其底仍清,来比方自已尽管被丈夫指责却仍然不改初衷的清白;第四章以河深舟渡、水浅泳渡,喻写以往生活不管有何困难,都能想方设法予以处理;第五章用“贾用不售”比丈夫的嫌弃、“比予于毒”喻对已的憎恶;第六章又把自已往曰的辛劳比作御冬的“旨蓄”,将丈夫的虐待喻为湍急咆哮的水流。这些比方取喻浅近,无不切合被喻情事的特征,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和体现力。 最终,作品的一唱三叹、反覆吟诵,也是体现弃妇烦乱心绪和一片痴情的一大特色。从首章的“黾勉同心,不适宜有怒”、“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到二章的“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从三章的“毋逝我粱,毋发我笱”,到四、五章的前后对比,再到六章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在反覆的述写和表明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弃妇沉溺于往事旧情而无法自拔的复杂心理。顺着这一感情脉络的延伸展开,循环往复,人们更能靠近和触摸这个古代女子的善良和多情的心,更能感受到被弃带给她的精神创痛。至于作品在二、三、六章中一面再、再而三地出现“宴尔新昏”的句子,又在断续错杂的回忆和抒情中,突出和强调了丈夫背信弃义对她产生的强烈刺激,她无法忍受眼前出现的这一现实,更不能以平常之心来接受这一现实,因此反覆咏之,以示铭心刻骨,难以忽忘。 由此可见,这首诗在抒写弃妇哀怨方面是很有特色的。它的出现,表明古代妇女在爱情和婚姻生活中,很早就处在弱者的地位,充当着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的牺牲品,她们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尽管作品没有直接对负情男子作明确的谴责,但最初的信誓旦旦和最终的弃如脱靴,仍为此作了有力的点示,具有深刻的警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