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支气管镜常规检查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支气管镜常规检查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支气管镜常规检验
内五科
赵智东
支气管镜常规检查
第1页
简 介
支气管镜检验是将细长支气管镜经口或鼻置入患者下呼吸道,即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病变,并依据病变进行对应检验和治疗。广义上包含经支气管镜病灶活检、支气管粘膜活检、经支气管镜透壁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Biopsy,TBLB)及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TBNA)。大多数肺部及气道疾病,如肿瘤、间质性肺病、肉芽肿性疾病以及一些感染性疾病需要经过经支气管镜活检术来确定诊疗,这是最惯用一项检验项目。
支气管镜常规检查
第2页
支气管镜发展史
1897年德国科学家Killian用食管镜从气管内取出异物,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硬质内镜进入气管支气管进行硬质支气管镜检验。今后,硬质支气管镜沿用了快要70年,因为硬质支气管镜检验范围有限,且需全身麻醉下操作,其临床应用有限。
伴随光导纤维发展,逐步出现了可弯曲内镜。1964年日本OLYMPUS企业池田设计了进入气管各分支内镜,制成标准光导纤维支气管镜,1967年正式命名为可弯曲纤维支气管镜(flexible bronchofibroscope),它能直接进入所需检验病灶部位,采取病变组织和细胞学检验。因为可弯曲纤维支气管镜柔软,患者在仰卧或坐位均可检验,患者无需全麻,镜体细长且可抵达气管支气管及其更远端,因而在气道病变诊疗和治疗中含有显著优势。
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电子技术发展,一个新可弯曲支气管镜应运而生,即电子支气管镜。它是将电荷耦合器(CCD)安装在内镜前端代替原来内镜头,由电缆代替纤维束传像,而不是经过棱镜或光导纤维传导。1987年2月,世界第一台电子可弯曲支气管镜上市。电子支气管镜操作时医生不再对着目镜进行,而是对着显示器,其图像更清楚、画面更逼真,操作愈加方便。当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已经使用电子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镜检验。不论是用纤维支气管镜还是电子支气管镜进行操作,统称为支气管镜检验。
支气管镜常规检查
第3页
可弯曲支气管镜优点
1、可完整观察支气管树腔内结构。
2、镜体直径小,可随生理弯曲改变。
3、麻醉简单,患者适应征广泛。
4、搬运方便,受场地原因影响小。
5、操作简单,易掌握。
支气管镜常规检查
第4页
可弯曲支气管镜缺点
1、管腔狭窄,操作器械受限。
2、吸引孔道易阻塞。
3、质地较软、易受外力破坏。
支气管镜常规检查
第5页
操作部: 角度控制钮、吸引控制阀、活检工作孔道入口、内镜控制开关
插入部: 电缆线、微型电荷耦合器(CCD)、操作孔道
电子支气管镜
支气管镜常规检查
第6页
纤维支气管镜
操作部: 角度控制钮、吸引控制阀、活检工作孔道入口、目镜
插入部: 玻璃纤维导光束/导像束、操作孔道
支气管镜常规检查
第7页
支气管镜基本结构
图像→数字信号→监视器/图像采集软件
支气管镜常规检查
第8页
支气管镜基本结构
支气管镜常规检查
第9页
支气管镜检验适应征
用途:
1、诊疗性应用
2、治疗性应用
支气管镜常规检查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