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专题12:七上课内古诗词阅读精练-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专题12:七上课内古诗词阅读精练-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上传人:1520377**** 2025/5/16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专题12:七上课内古诗词阅读精练-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专题12:七上课内古诗词阅读精练-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原卷版 】是由【152037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专题12:七上课内古诗词阅读精练-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原卷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12:七上课内古诗词阅读精练
一、(2023·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有同学一直将“洪波涌起”错误地背诵为“波浪涌起”。请你给这位同学简单讲解原句描绘的景象与“波浪涌起”的不同。
2.《经典咏流传》准备为本诗配乐。请你推荐下面的一种乐器给栏目组,并说说理由。
笛子  古筝  唢呐  编钟  二胡
二、(2024·陕西商洛·三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予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小语注意到本诗以描写“杨花”“子规”两种事物起笔,她搜集到这两种事物的相关知识,做成知识卡片,请你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知识卡片杨花: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诗人常借之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4.小文了解到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大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他很疑惑本诗的这一特点体现在何处,请你向他答疑解惑。
三、(2024·陕西宝鸡·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班级摄影小组请你做导演,把这首诗拍成微电影,你选择哪些意象取景拍摄?并简要阐述理由。(列举其中两种即可)
6.我们曾学过李白的另一首赠别诗《赠汪伦》,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这两首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认识。
四、(2024·北京·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7.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本诗首句写景,描绘了一幅① 的画面,第二句叙事,“龙标”“五溪”写出了② ;后两句由写景言事转为抒情。
8.本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的都是对朋友或亲人的深厚情谊。请结合诗句内容,任选一位诗人,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五、(2023·云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10.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六、(2024·河南周口·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下面诗句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哲理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D.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12.“归雁洛阳边”与“衡阳雁去无留意”都写到了“雁”,二者写“雁”的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七、(2024·北京顺义·二模)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各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3.这首诗首联交代了人物前行的情景: ,字里行间流露出羁旅之情,与尾联的“ ”“ ”两个词语遥相照应。
14.中国明清时期学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此诗的“风正一帆悬”“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请结合诗歌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描述“风正一帆悬”这一句展示了怎样的小景,又体现出怎样的大景。
八、(2024·湖南邵阳·模拟预测)小文在阅读下面作品时遇到了问题,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散曲的作者马致远几乎一生都过着困窘不得志的生活,他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作品,曲中的“断肠人”指的就是他自己。
B.前三句没有提到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是他眼中所见,处处提示着他的存在。
C.“小桥流水人家”是点睛之笔,句子中表现出的温馨幽静的画面暂时缓解了“断肠人”的悲伤。
D.“夕阳西下”点名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16.同样是表达乡愁,这首散曲和《次北固山下》,哪一首的愁绪更浓重一些?
九、(2024·湖北恩施·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链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7.试对“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简要赏析。
18.两文有很多相同点:(1)描写对象相同: ;(2)开头两句每两个字都是一种独立事物,表现的情感也相同: 。(每空填2字)
19.白朴《天净沙·秋》的基调与刘禹锡的《秋词》有相似之处,白朴的曲中用“飞鸿”,刘禹锡的绝句用“鹤”, 他写道:“ , 。”
十、(2024·河南周口·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一首曲,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下面诗句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抒发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C.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D.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21.“小桥流水人家”描写温馨恬静的景象,似乎与前后句子不协调,作者写此句有何用意?
十一、(2024·甘肃武威·一模)班级拟制作一期以“唐代诗人李白”为内容的美篇,以下是小组收集、整理的相关材料,请你参与探究并完成任务。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上三峡巫山夹青天,
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
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
三暮何太迟。
三朝又三暮,
不觉鬓成丝。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辞亲远游, 游峨眉山, 出三峡所作。
注:因永王李璘案受牵连流放夜郎, 途径三峡所作。
注:诗人流放途中遇赦返还时所作。又名《下江陵》。
22.小组在讨论《峨眉山月歌》美篇时,设计了如下文案:一张照片:峨眉山月倒影图;一张船票或行船路线图: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请你代表小组解释这样设计的理由。
23.三首诗歌都写到了过三峡的经历,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十二、(2023·陕西西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4.【甲】诗流露出诗人的伤感忧愤之情,而颈联笔锋一转,既蕴含着 的人生哲理,又表现出 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沉郁中见豪放,堪称酬赠诗之上品。(填上恰当的理解)
25.两首诗都是诗人历经世事变迁后的有感而发之作。结合两首诗中的画线诗句,分别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十三、(2024·云南昭通·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6.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登高”二字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
B.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
C.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
D.第四句描写战场,表现诗人渴望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
27.诗人借“故园菊”这一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十四、(2024·云南曲靖·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8.对这首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散入春风满洛城”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本诗中的“折柳”指汉代名曲《折杨柳》,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
29.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和本诗在题目中都写到“闻笛”,“笛声”分别触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十五、(2024·江苏无锡·三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夜上受降城闻笛                         【乙】春夜闻笛
李益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30.两首诗都写“闻笛”,但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1.小语将【乙】诗“洞庭一夜无穷雁”中的“雁”误写成了“燕”。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及以下诗句,帮她分析不能这样误写的原因。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十六、(2024·云南玉溪·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2.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内容判断是一首边塞诗,主要写的是诗人登上受降城的所见所闻。
B.诗歌第二句描写了受降城外正下着霜,通过边城环境描写,渲染了夜晚冷清凄苦的气氛。
C.第三句写在寂静的夜里,夜风送来凄婉幽怨的芦笛声,“不知”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
D.整首诗前两句写景,第三句写声,末句写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和铺垫。
33.本诗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同为边塞诗词,请分析两首诗词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十七、(2024·云南昆明·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的一、二句奠定了本诗“悲秋”的感情基调,运用对比的手法赞美秋天。
B.诗歌前两句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表达出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C.“排”是“排开、推开”之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白鹤冲云破阻的图景。
D.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以鹤自喻一飞冲天的豪情,借勇敢的鹤表明心迹。
35.本诗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同为刘禹锡被贬谪期间所作,均体现积极乐观的精神,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十八、(2024·陕西渭南·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6.请根据诗中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不超过30字)
37.学校校刊进行“经典诗歌”征文活动,小亮在学习《次北固山下》和《夜雨寄北》后,准备撰写一篇读后感投稿,但他不知道选择校刊的“故乡情深”栏目还是“想象空间”栏目,请你帮他选择并结合两首诗的内容阐明理由。
十九、(2024·陕西西安·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8.清代王尧衢说:“此诗内复用‘巴山夜雨’,一实一虚。”虚实结合一直以来就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写作手法之一。下列诗句中,同样运用该手法的一项是(   )
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B.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D.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39.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诗人“今夜”的心境。
二十、(2023·湖北恩施·一模)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0.根据你对全诗的理解,说说诗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4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二十一、(2023·湖北恩施·模拟预测)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42.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
B.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给全诗增添了一种静态美。
C.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
D.诗人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43.第二句诗展现了一个空旷辽远的境界,请你展开想象进行描写。
二十二、(2023·福建·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潼  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4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从视觉角度,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景象。
B.第二句从听觉角度渲染出寂寥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C.第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山峦起伏,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
D.诗人把自己的精神投射给高山、大河,这两个意象是其心态与胸怀的外化。
45.诗中的“犹嫌束”“不解平”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最近更新

2025年度国内旅游合同——高端定制游服务合同.. 10页

2025年度园林绿化养护洒水车租赁长期合作协议.. 10页

2025年观察生物日记(共8篇) 9页

2025年度回迁房交易税费代理服务合同 9页

2025年度商铺转让放弃及租金补偿协议 7页

2025年度商铺转租及租赁税费承担协议 9页

心力衰竭专项知识 44页

2025年度商铺租赁合同法律依据与实际应用 8页

2025年见习行长竞聘演讲稿(共篇) 51页

2025年覆卮山的秋天作文(集锦29篇) 23页

2025年要怎么说才好随笔(合集篇) 15页

2025年西门豹课文教学教案(集锦篇) 68页

2025年西财财务管理专业考研指导(共3篇) 7页

2025年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典台词(.. 16页

癫痫临床教学专家讲座 78页

英语语言学专题知识 20页

2025年西塘的作文600字(锦集篇) 18页

2025年裱板培训工作总结(共篇) 43页

2025年度品牌合作返利协议书 9页

2025年裂痕叙事作文(集锦篇) 21页

2025年被忽略的幸福优秀作文(共21篇) 26页

2025年被人误会的滋味高中作文(推荐24篇) 24页

2025年度员工分红股激励与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9页

急性心肌梗死新版 62页

入团考试知识大全 20页

主播试播合作协议 11页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生设计作品图文材料全 5页

干选机安装方案 22页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25页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8课《端午节》.. 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