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2025年高考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特点(精选6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42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高考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特点(精选6篇).docx

上传人:文档百货 2025/5/17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高考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特点(精选6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高考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特点(精选6篇) 】是由【文档百货】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高考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特点(精选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高考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特点(精选6篇)
篇1:高考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特点
高考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特点
1、比喻: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2)拟物:①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朱自清)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就醉了。
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7、设问: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暗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排比、对偶、拟人、夸张、反问……
13、联想:也就是想象。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14、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如:“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15、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6、顶针: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17、互文: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18、回环: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例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星岛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篇2: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作用:(1)能将要表达的资料说明得生动、形象、具体、逼真(2)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作用:能使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
3、夸张――作用:(1)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增加语言感染力。(2)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4、排比――作用:(1)加强语言气势一气呵成。(2)使富有节奏感。(3)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比较――作用:(1)能使语言色彩鲜明。(2)使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6、对偶――作用:(1)形式整齐匀称、声韵和谐。(2)好处简练、醒目。(3)比较鲜明。
7、反复――作用:(1)强调思想资料。(2)突出思想感情。(3)描述事物情态。(4)摹写声音和颜色。
8、反问――作用:(1)加强语气。(2)增强语言力量。(3)激发了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9、设问――作用:(1)标题与开头用设问,能启发读者深思。帮忙读者领会文章的主题。(2)段与段之间使用设问,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结尾处用设问,既可点明主旨,又能增加回味。
10、引用――作用:(1)使论据确凿、充分、有力。(2)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3)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篇3: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一、知识梳理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夸张、拟人、反复、对偶、引用、比较、反问、设问、借代、互文。
二、定义及作用
1、{比喻}(明谕、暗喻、借谕)
(定义):描述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作用):用比喻来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表述,帮忙人们深入理解,用比喻阐明道理,能够把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使语言形象化。
[举例]如: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温矗立的小山。
③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
2、{拟人}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举例]如:油蛉在那里低唱,蟋蟀们在那里弹琴。
3、{夸张}
(定义):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举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对偶}
(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好处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起来。
(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举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5、{排比}
(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资料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方式。
(作用):排比往往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能够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能够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
[举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6、{反复}
(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分类):连续反复、间隔反复。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在说理文、记叙文中运用反复,能起到加强论点,分清条理的作用;在文艺作品个性是诗歌中运用反复,能表达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增强旋律美的作用。
[举例]如: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最近更新

行政办公室工作总结15篇 35页

精选护士年终工作总结模板汇总6篇 12页

煤矿安全演讲稿珍重安全通用版5篇 8页

有关财务部门工作总结3篇 6页

有关会计年终工作总结汇总10篇 20页

春季开学关于梦想校长的讲话稿4篇 7页

常用化学试剂瓶图片 5页

房地产人员的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11页

幼儿教师大班上学期个人的工作总结(精选5篇).. 9页

师德师风个人工作总结(精选6篇) 9页

小学班主任个人年终工作总结3篇 5页

小学三年级教师开学讲话稿范文3篇 7页

实习工作总结4篇 14页

学校安全教育演讲稿资料4篇 9页

地震安全教育演讲稿400字5篇范文 10页

医生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精选4篇) 7页

初三尖子生家长校长讲话稿5篇 16页

内科护士年终工作总结集合8篇 20页

关于德育工作总结合集7篇 18页

健康教育工作总结模板集锦9篇 17页

交通安全国旗下讲话稿最新的5篇 7页

个人帮扶工作总结(精选17篇) 21页

【精选】办公室工作总结模板汇编9篇 25页

【推荐】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锦集6篇 12页

【实用】幼儿中班工作计划模板汇编6篇 10页

2025教师年度政治思想工作总结范文(通用6篇).. 11页

2025大学军训心得笔记精选9篇 9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专家讲座 71页

二零二五年文化旅游项目借款合同示范 15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35页